- 杭州菜的滋味 [2015/07]
- 千万富翁的穷日子 [2017/09]
- 上海杂感(二) - 养老 [2018/11]
- 归国杂感(一)- 看不懂的上海 [2013/01]
- 上海杂感(三) - 学前教育 [2018/11]
- 上海人与苏北人 [2013/01]
- 归国杂感(二)- 不想再去的香港 [2013/02]
- 贪官与污吏 [2016/07]
- 野菜的滋味 [2017/10]
- 中国佬在美国的一天生活 [2012/11]
- 一百年前的政论文 [2013/11]
- 亲眼见识国人的购买力 [2014/05]
- 春日尝鲜 [2018/04]
- 我所知道的钱钟书(下) [2016/06]
- 上海杂感 - 点赞与吐槽 [2018/10]
- 归国杂感(四) - 听国人评论习李新政 [2013/02]
- 我的祖母 [2013/11]
- 前尘往事 - 歪打正着(下) [2011/12]
- 六四和Bonus Army有可比性吗? [2013/06]
- 从保险箱里取出一份残破的书画珍品(附照片几帧) [2013/04]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二)祸根在哪里? [2013/03]
- 乐在加州作野樵 [2013/04]
- 将欲胜之,必先学之 [2013/07]
- 洛杉矶村友聚会,热闹过年 [2013/02]
- 对对联儿 [2013/01]
贝壳村2012夏令营《舞文弄墨》
前尘往事 – 务农忆趣(七)
带什么回上海
每年回上海过春节,是件大事儿。那时候,毛主席他老人家鼓吹抓革命是真,促生产是假,弄得万物匮乏,民生凋敝。我们在崇明,能带一点农副产品回去,对家里过年也不无小补。因此,每到年底,大家都会去附近公社的农民家采购,什么黄豆、花生、蚕豆、白扁豆、糯米等等,多少带一些回家。
崇明有十个国营农场,十来万上海知青。每个人带一点,数量也颇可观。不知政府哪根筋搭错了,又想起来要管制。有一年,船码头贴出公告,不准带农副产品回上海,违者作投机倒把处理!我们这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政府,成立六十多年以来,专门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们也不是那么俯首帖耳做顺民的。
那时候在崇明,什么生活琐事都得自己干,譬如被子拆洗了要重新釘起来,衣服破了要缝补。有女朋友的帅哥自有妹妹们代劳,没有女朋友如鄙人者,就只好事必躬亲了。因此,我也学会了针线活,虽非女红精巧,但是粗针大线,倒也过得去。得知船码头要拦截农副产品之后,我便想出一条妙计来。将平时用的枕头套每隔五六公分宽缝起一条,一个枕套大约缝起五六条,把采购来的豆子花生慢慢地灌进每一条缝里,灌满了就将口子封上。在枕套外端缝上两根带子,用带子将两个枕套连在一起,一前一后背在身上,就像《水浒》中描写的“褡裢”一般,然后腰部再围上一圈,外面棉军大衣一罩,就伪装成功了。我一米七九的个子,又长得瘦,即便内藏这么多货物,穿着军大衣也还掩盖得过去。人家最多觉得这个小伙子挺魁梧,不会怀疑我夹带私货。
上船码头的时候,我昂首挺胸,故作镇静,工商管理局的检查人员见我手里只有一个瘪瘪的手提包,没说什么就放行了。要是他们像今天美国海关查恐怖分子那个查法,我早就露馅儿了。幸亏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和政府当时尚未提倡同国际接轨,工商管理局的那一班检查员还土着呢!
这种私货夹带法只能混短途,时间一长就会出纰漏。等我下得渡轮,再倒几条线路的公共汽车,回到家时,军大衣里面的枕套差不多都要散架了。进得家门,脱下大衣,妈妈一脸愕然,不解儿子这一身奇装异服所为何来。殊不知我跑单帮成功,正自得意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