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菜的滋味 [2015/07]
- 千万富翁的穷日子 [2017/09]
- 上海杂感(二) - 养老 [2018/11]
- 归国杂感(一)- 看不懂的上海 [2013/01]
- 上海杂感(三) - 学前教育 [2018/11]
- 上海人与苏北人 [2013/01]
- 归国杂感(二)- 不想再去的香港 [2013/02]
- 贪官与污吏 [2016/07]
- 野菜的滋味 [2017/10]
- 中国佬在美国的一天生活 [2012/11]
- 一百年前的政论文 [2013/11]
- 亲眼见识国人的购买力 [2014/05]
- 春日尝鲜 [2018/04]
- 我所知道的钱钟书(下) [2016/06]
- 上海杂感 - 点赞与吐槽 [2018/10]
- 归国杂感(四) - 听国人评论习李新政 [2013/02]
- 我的祖母 [2013/11]
- 前尘往事 - 歪打正着(下) [2011/12]
- 六四和Bonus Army有可比性吗? [2013/06]
- 从保险箱里取出一份残破的书画珍品(附照片几帧) [2013/04]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二)祸根在哪里? [2013/03]
- 乐在加州作野樵 [2013/04]
- 将欲胜之,必先学之 [2013/07]
- 洛杉矶村友聚会,热闹过年 [2013/02]
- 对对联儿 [2013/01]
我们那儿的政治,是希望全国人民拥护追随的,所以领导者的政策都由负责宣传的官员缩略为琅琅上口的短语,以期宣传推广时老百姓容易记住。
伟大领袖在世的时候,这种做法已见端倪,所谓“三面红旗”,所谓“老三篇”,即是例子。现在的年轻人,问他三面红旗是哪三面?老三篇是哪三篇?恐怕一脸茫然。如果不去“谷歌”一下,村里的年轻网友恐怕也说不齐全。只有像翻老、堂叔、老阿姨以及我这样的老头老太太,可以随口便告诉你。
改革开放之后,这种做法越来越流行,就我记忆所及,至少有以下数条: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四项基本原则”
“五讲四美”
“八荣八耻”
“叶九条“
“江八点”
“胡六点”
宣传部的官员在台上慷慨激昂,唾沫横飞,琅琅上口,台下的百姓倒也耳熟能详。但是,如果问一下,到底哪一个中心?哪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具体是哪四项?五讲讲什么?四美美在哪四处?哪八条应该引以为荣?哪八条必须引以为耻?叶、江、胡各提出什么样的九条、八点、六点?休说老百姓不晓得,就是宣讲的官员,我可以打包票十个有九个交白卷!
谓予不信,不妨做个小测验:请村里的网友不要查资料,也不要“谷歌”,单凭记忆所及,你能回答几条?恐怕也是十之八九交白卷。
我读四书五经,还能背出不少,可是党中央的重要政策,却怎么也记不住。可见高度概括,简略上口并不是办法。不过话说回来,也没有几个人将这些劳什子当真,甚至江书记、胡书记自己也记不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