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菜的滋味 [2015/07]
- 千万富翁的穷日子 [2017/09]
- 上海杂感(二) - 养老 [2018/11]
- 归国杂感(一)- 看不懂的上海 [2013/01]
- 上海杂感(三) - 学前教育 [2018/11]
- 上海人与苏北人 [2013/01]
- 归国杂感(二)- 不想再去的香港 [2013/02]
- 贪官与污吏 [2016/07]
- 野菜的滋味 [2017/10]
- 中国佬在美国的一天生活 [2012/11]
- 一百年前的政论文 [2013/11]
- 亲眼见识国人的购买力 [2014/05]
- 春日尝鲜 [2018/04]
- 我所知道的钱钟书(下) [2016/06]
- 上海杂感 - 点赞与吐槽 [2018/10]
- 归国杂感(四) - 听国人评论习李新政 [2013/02]
- 我的祖母 [2013/11]
- 前尘往事 - 歪打正着(下) [2011/12]
- 六四和Bonus Army有可比性吗? [2013/06]
- 从保险箱里取出一份残破的书画珍品(附照片几帧) [2013/04]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二)祸根在哪里? [2013/03]
- 乐在加州作野樵 [2013/04]
- 将欲胜之,必先学之 [2013/07]
- 洛杉矶村友聚会,热闹过年 [2013/02]
- 对对联儿 [2013/01]
上个月去伦敦讲学,顺道游了巴黎,塞纳河两岸的旖旎风光端的令人赞叹。这方面的游记,家里领导正在陆续推出,我就不抢锋头了,捡一点零碎的有趣话题聊几句吧。
塞纳河不宽,比泰晤士河至少窄一半,也不能同上海的黄浦江相比,但是因了雨果的如椽之笔而闻名世界。不过河两岸的文化积淀,实在是无与伦比。荦荦大者如罗浮宫、巴黎圣母院、协和广场、奥赛博物馆,令人目不暇接;而不起眼的细微处,却也折射其文化的特点,那就是河畔的旧书摊。
清晨漫步在塞纳河畔,只见水泥的防波堤上骑坐着一排排暗绿色的大木盒子,不知什么用途,倒是挡住了观赏河水的视线,颇煞风景。
将近中午,木盒子纷纷被人打开,原来是一个个旧书摊。卖一些巴黎的小纪念品,更多的是卖旧书,或旧画。
我不懂法文,没有进一步的了解。只看到各式各样的旧书陈列着,居然还有列宁、斯大林的画像,也有毛泽东涂着口红的“美丽”照片,同玛丽莲梦露并排微笑着。
按现时我们国人的观念,塞纳河畔是黄金地段,可是蝇头微利的旧书摊却被允许占据一席之地。没有问过法国人,不敢妄测,感觉是他们不那么功利。
高科技时代,亚马逊一类的网络书店正以汹涌之势取代传统的书店,美国的Barns & Nobel 一类书店巨擘纷纷关闭了市肆店面。倒是在巴黎的小巷子里,还看到不少微型旧书铺依然开张着,与塞纳河畔的旧书摊相映成趣。
法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执着的坚持,也许从旧书摊的遗留中可见一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