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菜的滋味 [2015/07]
- 千万富翁的穷日子 [2017/09]
- 上海杂感(二) - 养老 [2018/11]
- 归国杂感(一)- 看不懂的上海 [2013/01]
- 上海杂感(三) - 学前教育 [2018/11]
- 上海人与苏北人 [2013/01]
- 归国杂感(二)- 不想再去的香港 [2013/02]
- 贪官与污吏 [2016/07]
- 野菜的滋味 [2017/10]
- 中国佬在美国的一天生活 [2012/11]
- 一百年前的政论文 [2013/11]
- 亲眼见识国人的购买力 [2014/05]
- 春日尝鲜 [2018/04]
- 我所知道的钱钟书(下) [2016/06]
- 上海杂感 - 点赞与吐槽 [2018/10]
- 归国杂感(四) - 听国人评论习李新政 [2013/02]
- 我的祖母 [2013/11]
- 前尘往事 - 歪打正着(下) [2011/12]
- 六四和Bonus Army有可比性吗? [2013/06]
- 从保险箱里取出一份残破的书画珍品(附照片几帧) [2013/04]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二)祸根在哪里? [2013/03]
- 乐在加州作野樵 [2013/04]
- 将欲胜之,必先学之 [2013/07]
- 洛杉矶村友聚会,热闹过年 [2013/02]
- 对对联儿 [2013/01]
我对审判薄熙来没有什么兴趣,官场夺位,本是很残酷的事,愿赌服输,怨不得任何人。今天休息,读了一会儿《周易》,突然看到一段《系辞》,不禁跌足叹道:“薄熙来如果懂一点儿易理,何至于走到今天身陷囹圄的地步!”
《周易∙解卦∙上六》爻辞:“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系辞传》引用孔子的话解释这句爻辞的意义:“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解卦》的上六爻,用来比拟薄熙来曾经身处的地位,实在太贴切不过了。解卦的象征意义是“纾解危难”,而上六爻在最高位,处震荡之极,为纾解危难的王公之象。薄熙来不甘心终老于西南王,问鼎之心强烈。而居大位的胡温在先,习李在后,当然也感受到他的威胁。两相争权,渐趋激烈。站在薄的立场,无论是胡温还是习李,都是他实现雄心的最大障碍,也就是《解卦》上六所说的那只“隼”。
要如何射隼高墉,一发而获呢?孔子说了三个条件:第一,藏器于身。也就是说,你本身要有能力,要有本事。眼高手低者,先不先第一条就不符合。第二,待时而动。要看准时机,才能发动。时机不到,切不可妄动;时机不属于你,切不可蛮取。第三,动而不括。一旦发动,不可有任何拖泥带水,方能“无不利”。
第一条“藏器于身”,薄熙来是完全符合的,他的政治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相较于胡温习李,毫无逊色。
第二条“待时而动”,则是他的大败笔。他未能从商务部长更上一层楼,被外放西南边陲,仕途小挫,已是上天示警。可惜他不知自省,含锋内敛,反而高调唱红打黑,俨然逼宫之势。这便是不识时务,不知道自己当下处在哪一个位置上。时未至而不愿意等待,而一味妄动,不败何待?倘若他懂得“待时而动”的道理,在重庆着力于塑造自己勤政爱民的形象,以他红二代的人脉背景,进入中央常委当是题中之义。进去之后再行角力,恐怕济南法院的被告席要换一个人坐坐。
第三条“动而不括”,他也是败笔连连,尤其震怒之余掌掴王立军,随即罢黜他,将这个奴才逼到角落上作困兽之斗,都显出薄熙来还缺乏人君应该有的气度和盘算。三条中缺了两条,光“藏器于身”,一身本事又有什么用呢?
《周易》是老古董,为现代人所不屑。尤其像薄熙来这样的无产阶级斗士,崇奉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从来都没有想过老祖宗那里还有一些智慧可以汲取。今后在秦城监狱,有空翻翻《周易》,如果看到这条,或许有三复而叹的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