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菜的滋味 [2015/07]
- 千万富翁的穷日子 [2017/09]
- 上海杂感(二) - 养老 [2018/11]
- 归国杂感(一)- 看不懂的上海 [2013/01]
- 上海杂感(三) - 学前教育 [2018/11]
- 上海人与苏北人 [2013/01]
- 归国杂感(二)- 不想再去的香港 [2013/02]
- 贪官与污吏 [2016/07]
- 野菜的滋味 [2017/10]
- 中国佬在美国的一天生活 [2012/11]
- 一百年前的政论文 [2013/11]
- 亲眼见识国人的购买力 [2014/05]
- 春日尝鲜 [2018/04]
- 我所知道的钱钟书(下) [2016/06]
- 上海杂感 - 点赞与吐槽 [2018/10]
- 归国杂感(四) - 听国人评论习李新政 [2013/02]
- 我的祖母 [2013/11]
- 前尘往事 - 歪打正着(下) [2011/12]
- 六四和Bonus Army有可比性吗? [2013/06]
- 从保险箱里取出一份残破的书画珍品(附照片几帧) [2013/04]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二)祸根在哪里? [2013/03]
- 乐在加州作野樵 [2013/04]
- 将欲胜之,必先学之 [2013/07]
- 洛杉矶村友聚会,热闹过年 [2013/02]
- 对对联儿 [2013/01]
这次南美游,旅行社最着力推介的是巴西的桑巴舞嘉年华会,说是一年一度,全世界游客蜂拥而至,旅行社好不容易买到包厢票,错过机会实在可惜云云。巴西的桑巴舞与足球一样驰名全球,看过嘉年华的照片,真可谓目迷五色。有机会亲眼目睹,确实也挺向往。
从利马飞到里约热内卢,这是巴西最大的城市,曾经是首善之区,后来京城迁到巴西利亚,但里约仍是全球游客最愿意光顾的旅游胜地。
游览了基督山,巨大的基督像高30米,基座8米,基督张开的两手手指尖之间宽28米,站在像下,确实给人仰之弥高的感觉。这是用巴西的一种肥皂石雕刻的,为什么叫肥皂石,导游也语焉不详。据说日晒雨淋,石像反而越见滋润。基督的面容慈和肃穆,长袍的衣裾线条简洁流畅,很见雕刻家的匠心。这位圣人俯瞰的山下,既有非常现代化的豪华建筑,也有极其破烂的贫民窟,富者益富,贫者益贫,这恐怕是自基督以来两千余年,谁也无法解决的难题吧?
巴西的嘉年华盛会,既有官办的桑巴舞最后决赛前六名的游行,也有各个社区自发组织的街头桑巴舞活动。旅行社组织参观的,便是前六名的盛大游行观礼。游行从晚上九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晨六、七点左右,名副其实的通宵狂欢。我们乘坐的大巴士提前两个钟点就从旅馆出发了,说是四十五分钟的车程,宁可时间留得宽裕一点。谁知车子走走停停,东也封路,西也封路,事先亦没有通知,开不过去了再掉头。最后到达,已经是两个半小时以后了。导游再三打招呼,说巴西人就是这般慢吞吞,没有办法。好在游行也不准时,我们落座时,音乐大起,第一队才刚起步呢!
这是一条宽约20米,长约2公里的大道,两旁搭建了足球场一般的看台,下面几层是包厢,上面是统座。据说总共可以容纳9万人。我们到达的时候,确实已经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了。嘉年华会政府放假10日,可是民间庆祝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了,我们到达的是最后一日,过了这个决赛得奖者大游行,盛会才算真正落幕。
第一个出场的是第六名,然后依次向前,等到冠军队伍现身,应该将近清晨五点了。旅行社安排了12:30一班,2:30一班和最后结束的末班车,实在熬不了夜的游客可以提前回旅馆休息。
我们兴致勃勃地等着看第六名的出现,那是几百人的庞大队伍,前后总共有大约五六辆花车。一路大喇叭震天价响着,奏着南美的民族音乐,气势雄壮地蜂拥而来。
在我的想象中,嘉年华的桑巴舞表演一定是几十位衣着鲜艳的桑巴女郎,丰乳纤腰翘臀长腿,精力四射地扭动着,踢踏着,展现着美和力的完美结合。可是,我们眼前的表演大队,真正跳桑巴舞的女郎,只有三四位,分别走在每个方阵的前面她们也并不是一直在跳舞,偶尔跳个十几秒钟,就往前走了,再跳个十几秒,再往前走。花车上倒是有很多桑巴舞女,但是她们只是扭扭身子,并不真跳,想来是因为花车很高,有安全的顾虑吧。
方阵中的绝大多数,是穿着奇装异服的壮汉子,或者大爷大妈们,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的,也看不出什么身材来。他们是主力军,兴高采烈地唱着,跳着,走着,慢慢地向前行进。
看台上的观众倒是high到顶点,几乎每个人都手持一罐啤酒,跟着音乐唱啊跳啊扭啊,忘我地狂欢着。
第六名过去了,休息片刻,第五名上场。第五名结束了,再休息片刻,第四名上场。每一名表演的形式都是一样的。大队人马,三两桑巴女郎,五六花车,狂吼狂跳,high到极点。
我们这一团大多数是老人家,莫说不会扭屁股,就是会扭也扭不动啊!夹在如此沸腾的人群中,确有些格格不入。
夜色渐渐深了,倦意悄悄袭来,向导游打听,说是即便第一名上场,表演形式没有区别,只是跳得更好看一些。说实话,连续四五个钟头沉浸在震耳欲聋的音乐和歌唱中,真有点难乎为继了。于是,我们便随着2:30的一班车打道回府了。
车行半途,远远听见歌声嘹亮,人声鼎沸,导游说那是街区自发组织的狂欢。我猜,那种街头的狂欢恐怕才是真正的桑巴舞嘉年华精髓。不过那种狂欢适宜于本地人,对于外国游客而言,恐怕不是那么安全,所以导游连带大家去瞄一眼的想法都没有。
这次南美三国游,行前宣传,桑巴舞嘉年华是第一位的,可是畅游归来,我觉得完全言过其实。我的建议是,南美三国值得一游,山水名胜皆可留恋,但完全不必去挤一年一度的嘉年华(价钱要贵好多)。要看桑巴舞,从电影里看,清楚得多多。巴西人以此自豪,完全可以理解,这是他们的民族特色。可我们外国人化了大把银子,飞几千英里,赶过去看那些大爷大妈的肥身材,确乎有些倒胃口。我们洛杉矶每年元旦有花车游行,虽然没有桑巴舞,但花车的精致程度,铜管乐队的雄壮气势,都远过之而无不及。
桑巴舞是巴西人的骄傲,但不知为什么他们似乎惜舞如金。最后一夜导游安排了巴西BBQ舞蹈秀,边吃边看。一个半小时的节目,真正跳桑巴舞只占最后压轴十来分钟。什么道理,我也说不清楚,感觉是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