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菜的滋味 [2015/07]
- 千万富翁的穷日子 [2017/09]
- 上海杂感(二) - 养老 [2018/11]
- 归国杂感(一)- 看不懂的上海 [2013/01]
- 上海杂感(三) - 学前教育 [2018/11]
- 上海人与苏北人 [2013/01]
- 归国杂感(二)- 不想再去的香港 [2013/02]
- 贪官与污吏 [2016/07]
- 野菜的滋味 [2017/10]
- 中国佬在美国的一天生活 [2012/11]
- 一百年前的政论文 [2013/11]
- 亲眼见识国人的购买力 [2014/05]
- 春日尝鲜 [2018/04]
- 我所知道的钱钟书(下) [2016/06]
- 上海杂感 - 点赞与吐槽 [2018/10]
- 归国杂感(四) - 听国人评论习李新政 [2013/02]
- 我的祖母 [2013/11]
- 前尘往事 - 歪打正着(下) [2011/12]
- 六四和Bonus Army有可比性吗? [2013/06]
- 从保险箱里取出一份残破的书画珍品(附照片几帧) [2013/04]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二)祸根在哪里? [2013/03]
- 乐在加州作野樵 [2013/04]
- 将欲胜之,必先学之 [2013/07]
- 洛杉矶村友聚会,热闹过年 [2013/02]
- 对对联儿 [2013/01]
朋友从中国回来,聊起国内的房市。他说二三线城市的房市很不乐观,不断有人因不堪按揭重负而放弃房子(大概相当于美国的法拍屋)。但是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超级大都市的房价却持续飙涨,没有停下来的趋势。朋友认为,北上深的房价目前是不会停下来的。他讲了一些房地产市场的内幕,真正匪夷所思,令我瞠目结舌。
为了打压房价,中央政府早已出台政策,不准银行再大量贷款给房地产商,只能贷款给买房的个人,同时要求贷款向制造业倾斜。为了应付上头的政策,房地产商是怎么施展妙招的呢?他们先用资金完成30%的工程,因为政策规定必须至少完成30%才能预售房屋。
然后,老板命令公司的五百员工人人上交身份证,老板为这五百位员工一人买一套自己公司正在开发的房子,手续文件一应俱全。
然后,老板拿着这五百份购房合同去找银行,为这五百位业主申请个人购房贷款。银行审查一切符合政策规定,便同意贷出70%的款子给五百位购房者。
然后,老板拿着这70%的资金,替自己的五百位员工付着按揭,并且气定神闲地开始二期工程的开发,所谓手中有钱,心中不慌。
然后,老板宣布五百套房屋已经全部售罄,开始“饥饿销售”的策略。
然后,老板时不时放出三五套房子来,欲购房者想起不久前“全部售罄”的盛况,拼命抢购,房价自然又上一个台阶。
然后,老板手里的流动资金越发充足,他又信心满满地去开发第二个五百套房屋的项目。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只看见北上深的房价越打压越飙升。
我好奇地问:“难道银行不知道老板在玩什么把戏吗?” 朋友答:“银行当然知道,但是银行要完成贷款指标啊!制造业目前根本不需要这么多贷款,贷给房地产商政策又不允许,那叫银行怎么办?大家只好心照不宣啰。”
这个过程没有任何违反现行政策的地方,甚至也没有任何贪腐交易参与其中(当然也许有,但我们不知道),贷方与借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结果是中央打压房价的重拳被轻松地化解于无形,比金庸小说中任何一种武功都来得厉害。
很多国外的经济学家屡屡预测中国经济行将崩溃,但事实是中国经济不但没有崩溃,反而屡创新高,那些经济学家却落得个灰头土脸,被中国的爱国者们嘲笑。原因就在于那些洋经济学家完全不了解中国人的玩法,他们用自己的玩法为基准去预测中国的经济走向,岂能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再比如最近流行的为了抢购房子而排队办离婚手续。这是不是妙招且两说,但绝对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奇招啊!深深地体现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与众不同啊!洋经济学家们又怎能不屡屡跌破眼镜呢!
我又问:“那北上深以外的城市,房地产商为什么不照着这个套路玩呢?” 朋友举起一个手指,为我解惑。(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