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国情怀总是吃:上海的各种美食(部分)(大量图片,没吃饭的勿进) ... [2013/07]
- Maple Syrup枫树糖浆 [2013/03]
- 向广大海外上海籍朋友墙裂推荐的一个小吃店,特别是翻老 [2013/07]
- 旧厂房的改造 [2013/07]
- 上半场顺利收场,下半场将草草了事 [2012/09]
- 薄熙来悬了 [2013/08]
- 这是一个淫乱的社会 [2013/08]
- 20亿的索赔和20万的捐款 [2012/02]
- 新天地,上海著名的拆旧造旧的仿石库门建筑旅游点 [2013/07]
- 田子坊 [2013/07]
- 上海踩踏事件 [2015/01]
- 一次注定不成功的调查 [2013/04]
- 标哥的闹剧 [2014/06]
- 上海的一家夜店 [2013/07]
- 苹果熟了 [2013/10]
- 同呼吸 共命运!!柴静耗资百万:雾霾调查《穹顶之下》(高清版) [2015/03]
- 我也来说说金星 [2015/07]
- 污染的不仅仅是空气(长文,慎入) [2013/01]
- 钓鱼岛是日本领土,对此我深信不疑 [2012/07]
- 从头到底还是专制,丝毫没有改变 [2012/09]
- 被美国电梯夹过的脑袋果然不同凡响 [2012/05]
- “新政”的破产 [2013/01]
- 公开抢钱了 [2013/03]
- 外交部发炎人的难处 [2012/10]
- 选举 [2013/03]
视频链接如下
看过视频以后,有些疑问和想法。
1、如此大规模的使用过期原料,纂改食品保质期,肯定不是一般的生产人员能够决定的,公司高层有共识。因为所有事件都有email来往,至于谁发出的email(指令)不得而知。
2、国内的食品药品监督形同虚设,在加拿大,食品安检人员在食品加工厂,随时要不通知的抽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停产,如果客人有举报,检查人员如临大敌,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日常工作是否失职。而国内这么明目张胆的食品安全事件,居然是记者暗访才揭露的,而已经不是一次二次了,食品安检人员的例行检查肯定是走过场的。片中连McDonald的人员检查也是事先通知的“参观式检查”。
3、在北美,这些食品公司如何对待生产上的“次品”,“二等品”,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在中国,把这些产品混入原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假设OSI集团美国总部的人不知情,说他们中国公司的人也不知情,谁也不相信,所以美国OSI公司的声明是一份入乡随俗的声明,只是一个姿态而已。
4、为什么在美、加能够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的企业(不仅仅是食品企业),到了中国却可以肆无忌惮的造假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在欧美经济不景气的时代,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分公司的利润占了总公司利润的大部分,现在看来这些利润是带血的利润,而中国人付出了几代人的生存环境,为别人做嫁衣却还沾沾自喜于鸡的屁老二的幻想中,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