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藏心法五步法則 三、“定、慧”訣

作者:huazang12841  于 2011-5-27 02:5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三、“定、慧”訣

高度入靜,自然調動你的思維,調動你的大腦思維信息和能量,讓這些信息通過你高度入靜,很自然地在思維中呈現出來。這是入靜的一個深度,是一個靜的概念,但還不是“定”的境界。

為什麼定慧兩個法則相連?因為“定”能生“慧”。能激發出高能量的智慧,能激發出潛在的功能。平常練功中入靜不好,會感動時間過得那麼慢,肌肉發酸,心情煩躁。如果入靜,到了“定”這個境界,往往練功時覺得是一刹那,收功時發現,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所以“定”字訣這個概念可以超越時空,就是佛教說的“山上方七日,山下幾千年”。如果以定字訣概念來衡量時空,不難想像確實是這麼回事。

練功高度入靜的時候,就會自然感到時空概念發生變化,沒有時空的存在。在你的思維中已經沒有時空概念了,練功一瞬間,收功時幾個小時過去了。從“靜”到“定”這個境界是怎樣的呢?練功到“靜”這個層次,思維和肉體雖然處於高度入靜,但思維、意念還不是真正定在某一點,思維還會出現其他一些信息和念頭,這是很自然的。這時候雖然是靜,在靜中回歸自然,還其本性或自我的真面目,會很自然的從你的靜中和你的思維,靈感中會呈現以前或以後,過去或未來的某些人、某些事物的景象。因為你高度入靜,自然調動你的思維,調動你的大腦思維信息和能量,讓這些信息通過你高度入靜,很自然地在思維中呈現出來。這是入靜的一個深度,是一個靜的概念,但還不是“定”的境界。

到“定”的時候,可以把你的一切生物功能和心理狀態,以及思維中存在的時空概念定在某一點上,定在當時的境地。“定”使人的生理、心理,也就是身心超越時空,達到延年益壽。

到“定”的時候,可以把你的一切生物功能和心理狀態,以及思維中存在的時空概念定在某一點上,定在當時的境地。練功有素的人,歲數比較高,較長壽。還有神話中的高能量的大師,壽命都很長。達到“定”的境界,人的生理上的消耗就會完全停止,這時候時空概念也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了。一個人從生到死,就是一個不斷地消耗能量的過程。到最後精氣枯竭的時候,他就走向死亡。然而“定”的境界可以讓你的一切,包括思維、生理上的消耗完全定在當時的時空點上。這就不難想像那些大師,能活那麼大的歲數,能夠那麼長壽,其實是“定”的法則在起關鍵作用。

從以上這個道理,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定”使人的生理、心理,也就是身心超越時空,達到延年益壽。

進入“定”的境界,為什麼身心能超越時空呢?這個道理很淺顯,如果一個人當時是三十歲,他練功定他十天、二十天;這十天、二十天就沒有消耗,就沒有時空概念,身心沒有消耗,還是十天、二十天以前的他。從這裏可以看出,“定”字訣可以讓人的身心超越時空,從而達到延年益壽。

“定”為什麼可以生“慧”?有不少這樣的例子。許多大師,在修煉中出現“閉關”,在一定的時間內靜坐,不吃、不喝、不睡、不動,少則一兩天、多則幾十天。為什麼能這樣?就是因為這時他已回到他的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宇宙的本元,化生萬物,了斷生死。在如如不動中會遇到“化生”這一概念,便能夠了斷生死。而這個了斷生死,就是我們說的知道它的過去以及未來。我們時常碰到一個極普通但一般人難以解答的問題,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認識周圍一些人,是不是真正認識呢?其實我們並不是真正認識,只能說認識他們的表面,甚至連你自己也不認識自己。

通過“定”字訣,回到我們原來的本性,就是一念未動之時,萬物化生之際。這時才是自己的真正的本性,沒有虛假的真正的“我”。元神是一種虛擬、模糊、看不見但又確實存在,固有的永恆生機的一種物質。用我們的元神和本性來判斷世界的萬事萬物,要比現在的人的思維高出多少倍。

如果你認識自己,就應該從裏到外,首先看到自己的五臟六腑,皮肉筋骨。然後在看其他人。接下來,我們就應該知道生從何來,死從何去。這個人生的過程是怎樣經歷的,是怎麼走過來的,就一目了然了。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認識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認識自己,他只認識他的外表,只認識他的一部分,很片面的一小部分,不是一個全面。我們要通過“定”字訣,回到我們原來的本性,就是一念未動之時,萬物化生之際。在“定”字訣中,有一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它概括了我們人的本性。一種虛擬、模糊、看不見但又確實存在,固有的永恆生機的一種物質,這就是我們的元神。我們的精神思想,我們看不到。但是我們所想的一個問題確實存在,而這些我們無法看清楚,為什麼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天成象”是說一種恍恍惚惚的物質,它可以化生萬物,化生任何事物。我們現在的思想,思維是後天的,是背離本道的,是人為的,不是我們先天的本元,不符合道。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思維能夠指導我們完成一件事情。到最高層次,我們本來的元神、道和生命比我們現在的認識能力要高級得多。用我們的元神和本性來判斷世界的萬事萬物,要比現在的人的思維高出多少倍。這就是經過修煉開發的大智大慧,比平常人高超的智慧。 這種高超的智慧潛能,我們人人都有,但要經過修煉,按照華藏五步法則,由“戒”到“靜”到“定”,從“定”字訣回到如如不動,這種潛在的功能就能激發出來。問題是,人們沒有經過修持,這種潛在的功能被掩蓋了。如如不動的本元,被後天認為的思想掩蓋了。這就造成了你所做的一件事,你的念頭,決定你要去做。同時,還有一個念頭在衡量,究竟去還是不去?對一個人,從你的語言,從友情,從人際關係,你對他特別和氣、特別和睦。但是你的內心往往對所做的並不是真正的願望,這就出現了兩個自我。其實這兩個自我都是虛假的,真正的“我”還沒有呈現出來。比如突然來了一個遠方的朋友,從交際這方面要去看望,要去應酬,而內心並不願意這麼做,此時,你已經失去你本來的面目。

我們強調“定”字訣,通過“定”字訣達到一念未生之時,如如不動之際。這時,才是自己的真正的本性,沒有虛假的真正的“我”。你看到的一切,得到的一切,全是真正的。這些都是我們所說的大智大慧潛能所在。在“定”字境界中,可以達到“法眼通”。六通中有一種叫宿命通,為什麼叫宿命通。就是剛才說的一切事物,它的生死過程,能一目了然。沒有達到這個高智慧,用人為的思維判斷思考,用邏輯的方法去分析,往往不是十全十美,往往分析錯了。因為你站在一個角度,沒有看到另外一個角度。

“定”字訣和“慧”字訣,這兩個訣是相關的。真正進入“定”,就必然大智大慧了,必然能超越時空,回歸自我,智慧也就隨之而來。“定”和“慧”是在“靜”的基礎上形成的。如果沒有達到“靜”,就不能達到“定”;而“靜”又是以“戒”為基礎的。“戒”為一切的根本,“戒”的基礎打不好,就難以達到“靜”,“靜”的基礎打不好,就很難進入“定”。這就是說,只要大家在“戒”上打好基礎,那麼“靜、定、慧、法”都會隨之而得。

在華藏體系中,最高層次是“法”字訣,也就是“佛眼通、漏盡通、神足通”。這是我們共同追求的高境界。“戒”字基礎打好了,符合“戒”字法則,你就自然隨之進入“靜、定、慧”,最後達到“法”的境界。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9 05:5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