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随笔(26): “国脸”宋祖英 [2014/10]
- 音乐随笔(30): 汤灿这个人 [2015/01]
- 音乐随笔(40): 咄咄逼人军报剑指何人? [2015/04]
- 堂叔脱口秀:张成泽被处决的真相解密 [2014/01]
- 俺对女同学进行性教育:难忘的美国校园生活(八之七) [2011/10]
- 房产重新贷款:忽悠你没商量 [2012/10]
- 堂叔脱口秀(八):宋祖英的脸;男人精液是个宝 [2014/03]
- 音乐随笔(三):“金氏唱法”是福还是祸? [2014/01]
- 堂叔脱口秀(四):春晚到底是什么;全美男人阳具大小排名 ... ... ... ... ... ... . [2014/02]
- 堂叔脱口秀(五):CCTV的柿子;大肉棍男人的烦恼 [2014/02]
- 毁誉参半外长李肇星:没做满任期就下台 到底是为什么?ZT [2011/12]
- 做鬼也风流:西门庆死前是如何折腾的(成人读物) [2012/10]
- 俺的屋子成了妓女窝 [2011/11]
- 堂叔脱口秀(六):情妇反腐系统工程化;阴道举重的优缺点 [2014/02]
- 堂叔脱口秀(七):”两会”新气象;王志文被强奸 [2014/03]
- 纽约接待倍可亲网友国际集团公司(非牟利)即将成立 [2012/07]
- 有奖评判:关于“异性知己”定义的描述 [2012/02]
- 捍卫美国价值:死老鼠和陈光诚的故事 [2012/05]
- 俺的捂紧钱包之旅:神州游补遗(二) [2012/02]
- 骡耶马耶:秀一秀俺的书法近作 [2013/02]
- 同志们永别了,俺将悲壮地死去。。。 [2012/01]
- 诚恳请求无为村姑做俺的红粉知己 [2012/06]
- 一次可以载入倍可亲历史的政治辩论 [2012/05]
- "造反有理" :与美国朋友David先生商榷 [2012/06]
- 再读鲁迅兼评蜻蜓 [2012/05]
- 再调侃一把:寻找稀有动物---爱国者 [2012/07]
- 发誓不找LV女友:堂叔的大麻烦 [2012/05]
胖子不是一口吃出来的----- 民间谚语
唱歌原来是逼出来的-----纽约堂叔
纽约堂叔
我这一年来恢复歌唱的同时,也结交了一些热爱音乐的朋友。最近有朋友和我聊天是提到,都说他的嗓子条件不错,也都跟老师学习唱歌很久了,但是水平提不上来,基本上是"原地踏步", 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我问他每天都用几个小时练习声乐。他说主要是在周末找时间唱几个小时。我就告诉他,唱歌和歌唱不是一回事,两者有本质区别。据我所知,音乐院校的学生主要是靠自学,老师给你布置的作业就是歌唱练习,每天得关在房间里长时间练习,到毕业时就学会了几十首歌。一些流连在舞台上的职业歌手,如果没有演出任务,也是每天都要练唱练声的。所以,他的问题是,根本没有进入歌唱的状态。
40多年前年轻的堂叔,喜欢声乐,有幸跟大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学习歌唱和声乐(见我的博文《一个人的历史》3)。老师要求我每天唱4个小时,我当然无法做到,但2个小时是有了。但两个小时以外,也会抓紧零星时间琢磨声乐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设法做到“曲不离口” ,因此这一年多的时间还是给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差不多学会了20首歌。况且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录音机,连老母鸡也没有。
记得老师给我的作业中有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我很怕唱这个歌。因为这个歌比较长,音量要求大,气息和换气的要求都比较严格。都知道唱歌要靠气息,有力才有气,可是偏偏没有力,为什么?因为那时候的人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我也不例外,年轻时的堂叔看上去就像一根豆芽菜,要是和林妹妹走在一起,到是蛮相配的。因此,即使是为了老师,我总是设法要让自己在上课前吃饱一些,以便有足够的力气对付老师的要求。这些故事,对今天50多岁以下的人来说,大概就像是天方夜谭了吧。
一晃就是40年与歌唱无缘,一个人的良好的愿望就此被雪藏起来了,其中的原因,其实大家都懂。
从去年5月起,一个偶然的机会,又重燃了我歌唱的欲望。对此,我的家人是支持的,这样可以免于成天睡懒觉;连微信都说了,睡懒觉少活3到5年。
不过,这年头,歌唱的条件是昔非今比了,除了什么录音机,卡拉ok机,手机,还可以每天来一只老母鸡。总之,一大堆机器可以帮你唱。网上发表歌曲,动不动就有成千的人收听,有时比出版唱片的效果还要好,而且分文不取,为什么不利用呢。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堂叔我已经是近七旬的退休耆老了。
既然要唱,就认真努力,先把上帝的召唤忘了,甩开膀子唱。此时面对我的问题和要求是:
1,重新认识自己的声音。把已经“忘记”了的东西拾回来;
2,通过足够的歌唱练习使自己的歌唱器官进入持续的歌唱状态;
3,确定声乐的范围和方向,改变唱法;
4,遴选曲目。
对其中的第三条,我做了一些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我周围的,喜欢音乐的人们,有不同种族,教育,年龄。结果发现,约90%的人喜欢通俗或流行音乐。对于古典音乐,他们表示,主要的问题是听不懂,所以也就谈不上喜欢。虽然也会跟着别人鼓掌,但并不知道为什么。
我始终认为,歌唱并非个人的事情,唱给别人听,让人家喜欢,是所有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
其实,流行音乐也是分门别类的,有精华也有糟粕。我所遴选的曲目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中英文歌曲,格调要高,不搞怪,不盲目跟潮流。
为了避免主观,我不但尽可能听取别人,包括堂婶的意见,还给自己找了一个艺术总监。这就像从前的皇帝,特意为自己找来一批对自己提意见,唱反调的御史一样。那么,我的艺术总监是谁呢?她就是贝壳村大名鼎鼎的艺术才女老地雷。
今天发表在这里的《吐鲁番的葡萄》是我去年就开始练唱的歌曲。这首歌是已故杰出作曲家施光南的优秀作品,是女中音的喜爱。我早就心仪此歌,想用我的男低音来诠释一番。于是苦练了很久,唱法也在不断的修改之中,终于有一天觉得不错了,心里不免得意起来,就把它送给我的总监大人审查一番。不料,一下就被她枪毙了。原来,这个女御史也是个不怕死的主儿。
怎么办?麻烦是我自找的。在把它冷冻一段时间以后,又再度练唱起来。不过,还真是的,比以前流畅了,所以也就比较好听了。可见,胖子不但是吃出来的,有时还是逼出来的。今天把它发表出来,还是想听听”上帝“的意见,这个上帝就是所有听歌的人。
我的自嘲完了,下面请听《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用原调唱。
纽约堂叔
我这一年来恢复歌唱的同时,也结交了一些热爱音乐的朋友。最近有朋友和我聊天是提到,都说他的嗓子条件不错,也都跟老师学习唱歌很久了,但是水平提不上来,基本上是"原地踏步", 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我问他每天都用几个小时练习声乐。他说主要是在周末找时间唱几个小时。我就告诉他,唱歌和歌唱不是一回事,两者有本质区别。据我所知,音乐院校的学生主要是靠自学,老师给你布置的作业就是歌唱练习,每天得关在房间里长时间练习,到毕业时就学会了几十首歌。一些流连在舞台上的职业歌手,如果没有演出任务,也是每天都要练唱练声的。所以,他的问题是,根本没有进入歌唱的状态。
40多年前年轻的堂叔,喜欢声乐,有幸跟大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学习歌唱和声乐(见我的博文《一个人的历史》3)。老师要求我每天唱4个小时,我当然无法做到,但2个小时是有了。但两个小时以外,也会抓紧零星时间琢磨声乐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设法做到“曲不离口” ,因此这一年多的时间还是给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差不多学会了20首歌。况且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录音机,连老母鸡也没有。
记得老师给我的作业中有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我很怕唱这个歌。因为这个歌比较长,音量要求大,气息和换气的要求都比较严格。都知道唱歌要靠气息,有力才有气,可是偏偏没有力,为什么?因为那时候的人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我也不例外,年轻时的堂叔看上去就像一根豆芽菜,要是和林妹妹走在一起,到是蛮相配的。因此,即使是为了老师,我总是设法要让自己在上课前吃饱一些,以便有足够的力气对付老师的要求。这些故事,对今天50多岁以下的人来说,大概就像是天方夜谭了吧。
一晃就是40年与歌唱无缘,一个人的良好的愿望就此被雪藏起来了,其中的原因,其实大家都懂。
从去年5月起,一个偶然的机会,又重燃了我歌唱的欲望。对此,我的家人是支持的,这样可以免于成天睡懒觉;连微信都说了,睡懒觉少活3到5年。
不过,这年头,歌唱的条件是昔非今比了,除了什么录音机,卡拉ok机,手机,还可以每天来一只老母鸡。总之,一大堆机器可以帮你唱。网上发表歌曲,动不动就有成千的人收听,有时比出版唱片的效果还要好,而且分文不取,为什么不利用呢。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堂叔我已经是近七旬的退休耆老了。
既然要唱,就认真努力,先把上帝的召唤忘了,甩开膀子唱。此时面对我的问题和要求是:
1,重新认识自己的声音。把已经“忘记”了的东西拾回来;
2,通过足够的歌唱练习使自己的歌唱器官进入持续的歌唱状态;
3,确定声乐的范围和方向,改变唱法;
4,遴选曲目。
对其中的第三条,我做了一些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我周围的,喜欢音乐的人们,有不同种族,教育,年龄。结果发现,约90%的人喜欢通俗或流行音乐。对于古典音乐,他们表示,主要的问题是听不懂,所以也就谈不上喜欢。虽然也会跟着别人鼓掌,但并不知道为什么。
我始终认为,歌唱并非个人的事情,唱给别人听,让人家喜欢,是所有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
其实,流行音乐也是分门别类的,有精华也有糟粕。我所遴选的曲目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中英文歌曲,格调要高,不搞怪,不盲目跟潮流。
为了避免主观,我不但尽可能听取别人,包括堂婶的意见,还给自己找了一个艺术总监。这就像从前的皇帝,特意为自己找来一批对自己提意见,唱反调的御史一样。那么,我的艺术总监是谁呢?她就是贝壳村大名鼎鼎的艺术才女老地雷。
今天发表在这里的《吐鲁番的葡萄》是我去年就开始练唱的歌曲。这首歌是已故杰出作曲家施光南的优秀作品,是女中音的喜爱。我早就心仪此歌,想用我的男低音来诠释一番。于是苦练了很久,唱法也在不断的修改之中,终于有一天觉得不错了,心里不免得意起来,就把它送给我的总监大人审查一番。不料,一下就被她枪毙了。原来,这个女御史也是个不怕死的主儿。
怎么办?麻烦是我自找的。在把它冷冻一段时间以后,又再度练唱起来。不过,还真是的,比以前流畅了,所以也就比较好听了。可见,胖子不但是吃出来的,有时还是逼出来的。今天把它发表出来,还是想听听”上帝“的意见,这个上帝就是所有听歌的人。
我的自嘲完了,下面请听《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用原调唱。
http://k007.kiwi6.com/hotlink/js9ocg8vd9/8_.mp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