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的故事:真假习明泽 [2015/04]
- 在美国如何免费看电视:ROKU好用吗? [2013/10]
- 有史以来最蠢的哈佛学生? [2013/12]
- 华为思科的血海深仇是怎样结下的? [2018/12]
- 付不起学费?美国上大学的省钱之道 [2013/09]
- 纽约哈莱姆区探秘 [2015/05]
- 在美国养个娃有多贵? [2015/01]
- 学钢琴有用吗? [2011/09]
- 卡梅尔:寻找张大千在加州的足迹 [2019/01]
- 斯坦福直线加速器SLAC探秘 [2015/09]
- 我们应该为孩子买房吗? [2015/03]
- 加州湾区赌场开业,亚裔玩家蜂拥而至,是福还是祸? [2013/11]
- 529计划:最佳教育储蓄 [2015/02]
- 隐谷:斯坦福的私家花园 [2015/02]
- 又见疯狂:看华裔择校的误区 [2013/03]
- 如何计算在美国上大学的开支 [2012/08]
- 爱她恨她,诱惑难挡是宜家 [2012/11]
- 选择的负担:我们为什么要移民? [2014/10]
- 数学“诺贝尔奖”揭晓:又没中国人啥事 [2014/09]
- 中国教育是世界第一吗?从PISA考试谈起 [2013/12]
- 好男人都死哪儿去啦? [2016/09]
- 家有才女 大事不好 [2011/12]
- 假如我中了15亿美元 [2016/01]
- 美国大选:投了也白投,白投也要投 [2012/10]
- 进村一周年感言:桃源夜话 [2012/06]
孩子终于上了大学,家长是否可以松口气,享受一下空巢的乐趣呢?非也!对很多美国的中产阶级来说真正艰难的时候才开始。一到6-7月,很多大学生家长就开始焦虑,因为大学的账单要来了。存的钱够与不够,这一刻才知道。
美国同世界大多数地方不一样,上大学的开支很难预先算出。你要是问我在美国上大学要花多少钱,我会说,这个要看情况。影响开支大小的因素太多了:这取决于孩子进了什么学校,家庭收入和财产,资助的结构(奖学金还是贷款),每年学费的涨幅,孩子要几年才能毕业,等等。
大学的支出可能超过买房成为美国华人最大的一笔开支, 所以预算的事又不能不做。作为家长来说最不愿意发生的是:孩子考上了他的理想大学(dream school),家长拿到账单才说,“我们上不起这学校”。因此白露建议在你的孩子进入高中之后就应该进行至少一次大学开支的估算,这样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答案。有些事你可能还不能确定,但也应该把几种可能性都沙盘演练一遍。
私立还是公立
影响大学开支多少的最大的因素可能是进入私立还是公立学校。这里我们可以作一个对比。柏克利是加州大学系统的旗舰分校,它在加州乃至全美国公立大学中都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柏克利分校2012-13年度本州住校学生预期开支是 $32,631,包括以下:
学费(Tuition): $12,834;住宿(Room charge): $14,060;伙食(Board rate): $930;书本日用杂项(Estimated miscellaneous expenses): $4,811
这一数字适合于本州学生住校的费用。如果住在校外 (二年级后大多数学生住校外) 自己开伙可以省一些钱。如果是外州或外国学生,另加 $22,878 附加费 (Nonresident tuition & fees supplement)。这是因为加州大学部分预算来自州政府,外州或外国学生的家庭没有在加州纳税。
私立学校的开支一般比公立学校更贵。以下是某一常青藤盟校2012-13的预测开支:$54,780 (这个数字私立名校中有代表性)。
学费(Tuition): $38,650,住宿(Room charge): $6,950,伙食(Board rate): $5,680,书本日用杂项Estimated miscellaneous expenses: $3,500
要补充说的是学生的实际开支可能比这个数字还高。学校离家远需要坐飞机,以一年4-5次,平均票价是$500计算, 光车马费一年就要再加$2,500。所以基本上公立学校的开支是$30,000-$35,000,私立学校的开支在$55,000-$60,000。如果到外州去上公立学校,开支一般比上本州的公立要高。
家庭自付額 (EFC) 的计算
家庭自付額 (Expected Family Contribution) 是用来衡量家庭财务实力的一个指数,它是根据一个依法律设立的公式计算的。家庭的收入,资产(如房产,股票,生意等) 和福利(如失业或社会保障)都在公式的考虑之中。同时公式也考虑到父母亲年龄,家庭规模和家庭成员人数,年内将上大学或职业学校的人数等因素 (如果有几个孩子同时在上大学可以减少EFC)。
每年初家长都要根据前一年的收入和资产情况填写联邦学生援助(FAFSA)的表格。有孩子上私立学校的家长还要填写College Scholarship Service Profile (CSS Profile) 的表格, Profile的表格比FAFSA更加详细,这些信息被用来计算你的EFC的。学校使用EFC 来确定学生是否合乎联邦学生援助标准以及财政援助的数量。
EFC的计算有两种公式:联邦方法(Federal Methodology)和学院方法(Institutional Methodology)。这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可能接近也可能差的很远,取决于家庭财产情况。
FM是用来计算学生获得联邦资助,佩尔助学金(Pell Grants)和大多数州里的资助的资格,它被大多数公立大学所采用。许多私立高校和奖学金计划则使用IM 来确定申请学生的资格。
家庭自付額,顾名思义,就是预计你的家庭一年可以支付的起这个数目的学费。比如说,孩子大学开支是$35,000,你家的EFC是$20,000,那你每年需要资助的部分就是$35,000-$20,000=$15,000。大学会通过各种方法来帮你填补这$15,000的差距。但如果你说我实际上连$20,000块钱也出不起,那你就得自己想办法了。
计算EFC的公式相当复杂,但网上有不少免费计算器(EFC calculator)。我比较喜欢的是College Board 的计算器,它给出IM和FM的计算结果。家长可以用这个计算器来进行估算。
奖学金,助学金和贷款
在我们自己上大学的时候有奖学金和助学金之分。奖学金奖给某一方面优秀的学生的,而助学金是奖给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 (这两种都是不需要还的)。那美国是不是也有这种分别呢?有的。中国的奖学金同美国的 Merit Based scholarship (基于成就奖学金)含义接近,助学金则同美国的 Need Based Scholarship (基于需求奖学金)类似。
基于需求奖学金 – 大多数学校都提供基于需求奖学金。是否获得这种奖学金只取决于家庭条件,与学习成绩,才艺,体育表现等无关。要注意的是所有常春藤盟校(八所)和斯坦福,MIT,加州理工只有基于需求奖学金,没有基于成就奖学金。
基于成就奖学金 – 部分大学提供这类奖学金,这包括:约翰霍普金斯,杜克大学,南加州大学,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等。学生通常需要额外申请这一类的奖学金 (写申请作文,提供推荐信等),这些年经济不好,这类奖学金的竞争异常激烈。所以家长最好不要假设孩子一定能得到,即使他是十分优秀。维持这一类奖学金常需要保持一定的成绩 (GPA)。
当学生被大学录取之后,会收到来自校方的资助信 (Financial Aid Package)。通常的资助是根据EFC计算的。如前面的例子:大学开支是$35,000,你家的EFC是$20,000,那你每年需要资助的部分就是$15,000。这部分钱可能包括 $2,500 Work Study (勤工助学),$5,000 University Grant (Grant是不用还的),再加 $7,500 Loan (贷款当然是要还的)。贷款也有很多种,有些是毕业之后才开始计息,有些是马上就开始计息,利息也差别很大。
只有很少财大气粗的大学可以完全不需要用贷款来当作资助,大多数学校都要在package加入数目不等的贷款。不少大学讲我们满足所有学生的财政需求,这话并没有错: 学校帮你搞到贷款也算是满足学生的财政需求,只是这部分钱以后要还要外加利息。
学费涨价和EFC波动
这几年公立学校学费的快速增长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较少人注意的是私立学校的学费也在不断攀升。我每年付学费,对这个身有体会。2011-12年度四年制私立非营利院校每年的平均费用为$38,589,这比五年前增加了14%。根据大学理事会 (college board), 在此期间,四年制公立大学本州学生平均成本上升20%,到达 $17,131。(这些数字是美国的平均价,华人孩子常去的学校要更高)。
私立和公立学校开支的增长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最新数据,同一时期2006年和2010年之间家庭平均收入下降了6%,降到 $67,530 (数据是通胀因素调整后)。除了收入下降,这几年美国大多数家庭财产也在缩水(房价,股票跌了),那么是否能得到更多资助呢?也不一定,别忘了学校也缺钱。
最新的趋势是奖学金和助学金也更难获得。根据最大的私人学生贷款机构Sallie Mae的统计, 在2011-12年度,只有35%的家庭使用的奖学金,低于前一年的45%。这是因为学校越来越多的运用贷款来做为学生资助的方法。
坏消息接连不断,家长面临的是三重打击:第一学费攀升,第二家庭收入下降,第三学校减少给予奖学金,转而给予贷款。 如果你的孩子还小(愿上帝保佑你),在计算大学开支是一定要把学费涨价算进去。
结论
虽然人人都在叫苦但学费依旧年复一年的增长,完全没有停止的迹象。这样的情况下对大学的开支做一个较为准确的评估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而评估的要点是计算家庭自付額 (EFC)。如果能支付全部的学费当然好,退一步家长至少应该存够支付四年EFC的钱 (这部分钱大学认为家庭应该能支付的)。
如果存的钱不够就要应该考虑一下后备的方案,这时需要同孩子进行一次开诚布公的讨论 。白露历来主张孩子负担一部分上学的开支,这毕竟是他自己的教育。中国父母为孩子的牺牲已经够大了,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学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