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儿(25)

作者:longislander  于 2022-1-12 00:1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小说|通用分类:原创文学

温阁
第一次班会
我的宿舍是西山宿舍七楼201 室。这是一个约二十五平米的大房间。房间在筒子楼的头上,门开在靠楼的外墙的位置。宿舍的四面墙边共摆了五张上下两层的床。我的床是靠南面的床的下层。
宿舍里住十个人。同学们互相介绍了自己的名字,来自何处。初到一起,大家都很亲切。同学吴东按每个人的年龄,给我们排了大哥,二哥,三哥。。。老七,老八,老九,截住。(“截住”一词来自当年姜昆的一个关于计划生育的相声)。 凫儿是老六。从此大家就这样叫着。
九月二号,入学的新生报到基本结束了。我们班的排号是化学工程系化工三班。全班28名同学,其中5名女生。同学们都到齐了。
我们的班主任是齐老师。齐老师刚从部队转业,三十多岁,个子高高的,人很瘦,脸上有有很多青春痘。说话总是笑着,让同学们感觉很亲切。
下午,齐老师让我们班的同学们到我们宿舍开会。这是第一次全班同学一起开会。同学们来到我们宿舍,互相问候。我们从隔壁房间借来凳子,大家坐下。齐老师先点了全班同学的名字。然后让每个同学自我介绍。
第一个站起来自我介绍的是崔星,福建莆田来的同学 “哦叫崔星,哦来自佛间蹼谭”。 这是我从未听过的口音,完全听不懂他说什么。后来才知道,他说的是 “我来自福建莆田”。然后有“呼兰”(湖南)的同学, “贺南”(河南)的同学, 新疆乌鲁木齐的同学,江苏的,四川的,黑龙江的。。。同学依次自我介绍。二十八名同学中,有五名同学是来自凫儿的家乡赤峰市的。这让我们几个赤峰的同学成了班里最大的老乡帮。班里年龄最小的是17岁的卫坤, 最大的是26岁的张桓荣。大家都叫他张大哥。
因为都是新生,齐老师根据自己了解的学生们的情况,临时给我们任命了班干部。二哥张震任班长,朗军任体育委员,凫儿当学习委员。。。这样班里的事就有人召集了。
北方的同学都很容易习惯大连的气候,但南方来的同学就很不适应。 特别是福建来的崔星。崔星的随身行李只有单衣,床单一样的被子。穿着卡丫瓣拖鞋。进入秋季的大连,早晚已开始凉了,这让那些南方来的又没有准备秋冬季衣服的同学很不舒服。班主任齐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凑钱给南方的同学们买了秋冬季节的衣服和被褥。让南方来的同学们倍感温暖。
吃饭的第二学生食堂就在我们宿舍的后面。同学们每人准备一个饭盆和小饭盆,一个不锈钢汤匙,用一个小布袋或毛巾袋装起来。吃完饭就把饭盆袋子挂在食堂的墙上。因此经常有饭盆被别人拿走的时候。
那时候,国家提供的助学金不错,我们当时分为三个级别。一等助学金每个月二十四块钱,二等二十一块钱,三等十八块。凫儿因为父亲是国家职工,所以给了三等助学金。这足以够凫儿每月吃饭了。而且远比在农村家乡时吃的好。
学校的早餐一般是一个二两的玉米窝头,一碗大米粥,一点咸菜。中午饭一般是四两一个的大馒头,或四两米饭,加一勺菜。这对于正在长身体的我们,略显不足。晚饭和中午饭差不多。
十个人一个宿舍,晚上十点宿舍熄灯。晚上睡觉基本是一出南北呼噜交响曲! 东西汗酸脚臭大杂烩。 打嗝放屁说梦话。。。头几个晚上都没睡好。后来慢慢习惯了。
这就是革命的集体生活!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8 13:1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