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做猪狗不如的父母 [2022/09]
- 充分利用家庭Wi-Fi系统 [2022/10]
- 国际歌— 一首令今天的恶豪贪官听了胆战心惊的歌 [2022/02]
- 长者传奇:是是非非江泽民 (精品转发) [2024/01]
- 人间怪象 [2022/03]
- 瞎说天下大事 [2022/10]
- 搬家(5) [2022/02]
- 梦录 (2) — 地猪(土拨鼠) [2022/11]
- 人类未来的命运可能掌握在几个科技公司手里 [2022/11]
- 由99岁老妇被性侵。。。想到的 [2022/02]
- 幸福感在哪里? [2022/11]
- 入幼儿园的第一天 [2022/07]
- 我们是否过于依赖互联网? [2022/01]
- 逃?必由之路? [2022/09]
- 党鞭与酷吏:王岐山的没落(转发) [2024/01]
- 百听不厌---极其优美的手风琴演奏 [2022/01]
- 恶劣天气出行必备 [2022/01]
- 老了咋办? [2022/02]
- 搬家 (1) [2022/02]
- 购物的思考 [2022/06]
- 时间是世界的主宰 [2022/02]
- 有感于百听不厌 [2022/01]
- 特色的华人海外生活 [2022/11]
- 搬家(3) [2022/02]
- 草民是草,舆论是风! [2022/03]
- 终究躲不过! [2022/10]
温阁
上课了
入学报到,一切都安顿好了,马上给父母写信报平安。 估计家里父母也是翘首以盼。在那个没有电话,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这是唯一的长途通讯方式。
九月的第一个礼拜一,正式的上课学习生活开始了。 齐老师给同学们发了课程表和校园地图,告诉同学们哪节课在哪里上。很多同学在前两天的入学活动中都买了校徽,带上校徽的感觉很好!
理工科大学的第一年都是基础课。不论是哪个系或哪个专业,基础课的部分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高等数学,高等基础物理,高等基础化学,电工学,英语等。所以这个时候的课不分专业,不分班级,一律是大阶梯教室大课堂。大阶梯教室类似于小型电影院。一个课堂有时是二三百人。
这是一个约有六千人生活的校园,面积很大。一条东西方向的大道横贯校园。我们的宿舍在西山,最远的基础部教学大楼在东山。早晨的第一节课在基础部大楼。凫儿吃完早饭,收拾书包就去上课。从西山到东山需约走二十分钟。一路经过学校的新华书店,商店,图书馆大楼,水利系大楼,造船系大楼,无线电系大楼,然后就到了基础部。因为各门课程分布在不同的大楼,所以我一路和同学们一起走着聊着,同时心里记着各个大楼的位置,以便下一节课知道去哪里上课。
第一天的课比较轻松,主要是课程内容介绍,老师同学们认识,并准备买教材课本等。我是学习委员,班里领教材的事就落在我身上了。中午吃完饭,我拉着朗军,韩战,和吴东一起去教材科取教材。因为没有车,我们几个人每人搬一大箱教材,扛回宿舍,一个个累的一身汗。下午三点之后没课了,班里的同学们纷纷去我们宿舍领教材。
二十八本厚厚的高等数学教材很快就剩两本了,因为先来的同学自然是拿完好无损的课本,剩下的两本书皮略有破损。所以凫儿只能拿这个了。最后来领课本的是薛桐。
薛桐来自四川泸州,个子不高,胖乎乎的,一双大眼睛明亮而透着聪明机灵。印象最深的是他给同学们传授在街上买东西时如何砍价的技巧。尽管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他能把街边老农卖一毛五一斤的柑橘砍到一毛一斤,然后兴高采烈地买一兜回来给同学们吃。别看他是班里年龄第二小的,同学们都挺佩服他的聪明。
薛桐看到课本的封面有破损,很不高兴,不要。让我给换一本。可是我也没有啊,我说,“要不你拿我这本吧”。薛桐一看我的那本也是封面破损的,说“不行,你那个也是破的”。“能不能找教材科换一本?”,我说 “行,我去试试”。
我带着两本书,跑去教材科询问能不能换,教材科的职员查看了教材仓库,然后回来说 “非常抱歉,这教材已经发完了,没办法换” 。 于是我无奈地回来了。把情况告诉了薛桐。薛桐一听,虽是无奈,但仍是很不高兴。嘴里嘟嘟囔囔地埋怨我。这让我也不高兴了,就说 “我的也是破的,我咋办? 你不高兴也没办法!就这样了,爱咋咋!” 大概是我的最后一句 “就这样了,爱咋咋” 让他更不高兴了。差点和我吵起来。
事后回想起这事,觉得虽然当时事出有因,但自己最后那句话说的确实不够体谅人,毕竟那时我们都是十八九岁的孩子,都期待新的完美的课本,那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后来找了个机会和薛桐道歉。大家又和好如初。
这件事让我体会到,人和人之间的相处,说话的语气方式极其重要。同样一件事,不同的语言语气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一个人,人缘的好坏,很大程度地取决于自己待人处事的态度,特别是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不见得说一定要对人低三下四,委屈求全,但让自己做到不卑不亢,语言中肯,态度热情,解决问题并让人感觉舒服。这的确是一门值得深入学习和领会的人生艺术。
第一个周末到了,同宿舍的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要出去逛街。要尽快地熟悉新的学校,新的城市,还要去买一些急需的日常用品。我们四五个人一伙,吃过早饭就出发了。先在校园内的商店,邮局,新华书店逛了一遍。然后又去校园门口附近的凌水河农贸市场转了一圈。
凌水河市场是个比较热闹的地方。卖什么的都有。小到歌曲卡片,喇叭裤(当年最流行的服装),电子表(当年最时髦的电子产品),大到双喇叭录音机。最多还是海产品,比如海参,海蜊子,海红 等。苏小明的【军港之夜】的歌声在市场的空中飘荡,还有电影【甜蜜的事业】的主题曲。凫儿兜里比较干净,所到之处就是看,看,看。。。看着也高兴!免费的,不看白不看!
我们的学校离大连市中心约三十多里。中午吃过饭后,我们坐着二路公共汽车进城了。二路公共汽车的始发地点就在南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