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上海之旅3)上海人的吃 [2015/10]
- 加航回温哥华飞机所见所闻 [2015/11]
- 安省重镇巴里一日游 [2012/08]
- 2015上海之旅4)四世同堂 [2015/10]
- 探亲上海归来 [2017/06]
- 上海之旅结束篇-上海话上海人上海菜 [2014/12]
- 2015上海之旅2)我的老家北外滩 [2015/10]
- 中了六四九后 [2013/10]
- 温哥华夏季的海滩 [2012/07]
- 2015上海之旅1)我住的旅馆 [2015/10]
- 扬州懒散游第一天:火车上扬州,入住丹桂苑 [2012/06]
- 终于可以在加拿大提取国内养老金了! [2014/11]
- 一对基督徒的婚礼 [2012/05]
- 勇敢地上了手术台 [2011/10]
-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一定大胆对你说 [2012/08]
- 我在上海的绿地之家 [2012/06]
- 上海杂事杂景杂感(上) [2012/06]
- 十一朵玫瑰和一束百合 [2012/01]
- 就要见到亲爱的老爸了 - 老爸故事之一 [2012/04]
- 看到这些照片,我竟然哭了!!!! [2013/03]
- 虚度花甲,真情感恩 [2012/03]
- 同桌三载牵挂数十年 [2012/01]
- 七年之痒 [2011/12]
- 上海杂事杂景杂感(下) [2012/06]
- 俺家哥哥版本的《网恋成真》 [2012/02]
- 悉尼趣事 [2011/11]
- 和病友XIZI66分享抗癌经历 - 与癌共舞 [2012/07]
- 夏令营摄影:我眼中最美的小帅哥-孙宝宝诞生啦~~~~ [2012/07]
写下这个标题,就是承认自己老了。只有上了年龄才爱回
忆过去。可是,老了又怎样呢,回忆又何妨呢?有人建议,为保持年轻的心态,最好避免回忆。我则认为,人类既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就应该顺其自然,不惧老
去,不畏死亡。要抒发雄心壮志就豪言壮语,要缅怀年往事就挖掘记忆深处。
话归正传,屈指算来,半个多世纪来自己住过的地方不多 - 不到十处,写一写,权当自娱其乐吧。
据老妈说,我出生在上海南市区老西门尚文路附近的弄堂里。我爸爸的姐夫是比较有名的奉帮裁缝,有街面房屋一栋,相当于西方的城市屋(Town House从乡下出来暂住在我姑妈家,婚後租了附近的弄堂房子,生下了我。但是我对那一带的环境毫无印象,因为一岁半时,老爸单位分给他一间房,在南京东 路靠近外滩的一幢楼里。那幢楼解放前叫兹索(近音)大楼。我们搬进去的时候,改名为海运局干部宿舍。 对于那幢楼,我只有两个印象。一是我家饭桌靠着窗口,我边吃饭边看窗外,一个邻居进来,用近乎诘问的口气说我妈妈:“你怎么不做规矩,让孩子用手抓饭吃 呢?”我妈年轻,很不好意思地笑笑。从老妈羞惭的表情中,我虽不知道“养不教谁之过”的说法,但领悟到吃饭不应该用手抓的。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不知为什么我一个人到了楼下,大楼门口有两个小皮匠,我不小心把他们放在地上装水的铁罐踢翻了,那水好像是清洗擦皮鞋的布条。小皮匠佯装生气,追我,我吓得拔腿就逃。第二天妈妈带我出去,出了电梯走出大门,我怕小皮匠认出我,心嘣嘣乱跳。
1955年,那幢楼被市政府收去做对外宾服务的友谊商店。海运局干部宿舍楼的所有人员一部分搬迁到提篮桥附近的长阳路花园洋房,另一部分到上海监狱後门的安国大楼。
之所以知道准确的年份,因为搬到那里第二个月,我大妹就出生了,她比我小三岁又一个月。
安国路在上世纪50年代算是很偏僻的地方,再过去五六条街就是农田了,也就是如今繁华的杨浦区商业中心。年少时,每次逛南京路,总要对友谊商店行注目礼:那是我曾经住过的地方。后来,友谊商店业务扩展搬迁到北京东路附近去了,兹索大楼成了当时上海最大的新华书店。
^_^ 给国内的亲友们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