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上海之旅3)上海人的吃 [2015/10]
- 加航回温哥华飞机所见所闻 [2015/11]
- 安省重镇巴里一日游 [2012/08]
- 2015上海之旅4)四世同堂 [2015/10]
- 探亲上海归来 [2017/06]
- 上海之旅结束篇-上海话上海人上海菜 [2014/12]
- 2015上海之旅2)我的老家北外滩 [2015/10]
- 中了六四九后 [2013/10]
- 温哥华夏季的海滩 [2012/07]
- 2015上海之旅1)我住的旅馆 [2015/10]
- 扬州懒散游第一天:火车上扬州,入住丹桂苑 [2012/06]
- 终于可以在加拿大提取国内养老金了! [2014/11]
- 一对基督徒的婚礼 [2012/05]
- 勇敢地上了手术台 [2011/10]
-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一定大胆对你说 [2012/08]
- 我在上海的绿地之家 [2012/06]
- 上海杂事杂景杂感(上) [2012/06]
- 十一朵玫瑰和一束百合 [2012/01]
- 就要见到亲爱的老爸了 - 老爸故事之一 [2012/04]
- 看到这些照片,我竟然哭了!!!! [2013/03]
- 虚度花甲,真情感恩 [2012/03]
- 同桌三载牵挂数十年 [2012/01]
- 七年之痒 [2011/12]
- 上海杂事杂景杂感(下) [2012/06]
- 俺家哥哥版本的《网恋成真》 [2012/02]
- 悉尼趣事 [2011/11]
- 和病友XIZI66分享抗癌经历 - 与癌共舞 [2012/07]
- 夏令营摄影:我眼中最美的小帅哥-孙宝宝诞生啦~~~~ [2012/07]
有身居国外的上海同乡建议贴点正宗的上海菜,馋色忒了。
对于我这个不喜欢烹调也不是吃货更不是吃客的人来说, 只要有吃,就是美味,不管正宗不正宗。
啰嗦一下,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样样凭票供应时,上海人有两帮,主吃还是主穿。
主“吃”的一方大张旗鼓理直气壮:“阿拉钞票才(全)是吃光额,吃光好,吃在肚皮里,才(全)是自家的”。结束了还不忘贬一下主“穿”的:“穿在身上拨(给)宁家(人家)看,呒啥意思。”
主“穿”的不声辩什么,只是穿出来给大家看。不是那种买来的衣服。成衣店的东西样式千篇一律、颜色只有数得清的几种。手巧的女孩女人,从布店扯来料 子,给衬衫镶条花边,裤脚小个半寸,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我有个女同事,连“风雪大衣”也敢做。一家人外出从头到脚光光鲜鲜,赚回头率也是一种荣耀的满 足。
穿的支出比重大了,吃的方面当然少些内容了。不过关起门来的事,有时候也会暴露,那些对你穿着鲜亮心存嫉妒的邻居,会猛不丁推门进来看看(那时候还没买房呢,邻居比现在的亲人关系还随便):“夜到(晚上)吃啥啦?噢哟!嘎(这么)节省啊?”
现在好了,吃穿都可以放开,只要不穿真名牌不每天上馆子。 国内的人也明白了,朋友们出国后都会变小气的。我这次回去,都是亲朋好友请客的,吃的时候高兴一阵,抹嘴巴的时候惭愧一下。
至于价格,没有一位主人认为是贵的。我习惯于算绝对值,觉得每顿恶巨呀!
上面一张照片是外企老同事请客,两人量,吃到了久违的呛虾(以前公司聚餐每次都点的)。餐馆属于大众级别+,五个菜一碗面三百元不到,老同事连呼合算。
以上是十人餐,包房。久违的上海味道!忘了拍环境拍每个菜,扫了差不多才拍剩菜。结账850,旁人还是说合算,那是我四分之一养老金。
这个是在浦东的一家饭店,装潢富丽堂皇,抵得上大温哥华任何一家中餐馆。四人餐,因为都是同龄人,点的清淡,吃的舒坦。
这次是黄浦区的一家饭店,包房。餐前红酒。
醉鸡是我的最爱。
拼盘和炒菜上台了,非常艺术。
大闸蟹的时候未到,海蟹常有。
餐后通常都有水果送。大温哥华中餐馆送的是“糖水”就是赤豆汤绿豆汤百合汤之类的。六人餐近千元,主人还是说不贵。
进了饭店,被家乡菜美味吸引,把国外媒体说的“地沟油,农药水果”全部置之脑后了。饭店里的水果如果从大超市进货就亏了,估计是街面店的。
一 向崇尚西方生活方式的上海,咖啡店如雨后春笋到处林立。建筑宏伟装潢高大上, 星巴克更是高级会客地方。想想温哥华除了市中心,星巴克或Tim Hortons其实就是上海以前的油条豆浆小摊那么平民,赶着上班的工薪族,沿街放一个盒子的乞丐们都可以进去落脚,化几个硬币喝上热咖啡和甜麦圈。
与日本旅人在星巴克的建议午餐。总价忘了,只记得咖啡是近三十元一杯,不可续杯的。
吃中餐因为太享受热闹亲热的气氛、丰富喧哗的聊天,和每个菜的好味道,往往忘记拍环境。西餐则不同,有一种幽静和悠闲,慢慢吃,轻轻聊,也有时间拍照和欣赏。
西式午餐套餐,每人一百八十元,上面是前菜、饮料和边菜,很不错。
主菜三文鱼和牛排,少的一笃笃,难看味道也差远(我当然没表露),吃个氛围和友情,最重要了。
除了被请客外,其余中晚餐在父母家吃,由护理阿姨烧。 四人基本上三荤三素一汤,比我和老公俩在温哥华的菜肴丰富多了。护理阿姨没时间跑去大超市买菜,就地室内小菜场室外小摊解决。
酒 店提供自助早餐,不贵,中式十五元,豆浆油条粥包子;西式四十五元,面包牛奶咖啡。我吃自助基本不合算的, 就去了街上小店附近下海庙素斋店一家家吃下来。血糯米粥包子鸡蛋腐乳那套只要五元五,小笼包油豆腐粉丝汤也差不多这个价。最好吃的是东来面馆的青菜面加荷 包蛋七元五,比下海庙素斋面馆便宜一半。不过东来面馆的餐巾纸是挂在门上的厕纸。
从上海回到温哥华的家,一称,两个礼拜重了一公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