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子弹飞》原型全解密(升级版) [2013/03]
- 爆料:中国超级富豪的美丽家园 [2012/09]
- 惊世预言《推背图》第四十象解读 [2012/01]
- 加入《世界超人类文明协会》同时获得“超人族”等级称号 [2012/04]
- 第三次国共合作 [2012/10]
- 2012年看500年后的人类 [2011/01]
- 《世界超人类文明协会》钻石会员名单 [2013/01]
- 好色猫 [2012/10]
- 祝《世界超人类文明协会》全体会员春节快乐 [2013/02]
- 青天白日满地红 [2012/10]
- 郭家婆婆:薛蛮子、性爱及道德小议 [2013/09]
- 《世界超人类文明协会》通告 [2012/10]
- “薄尸来精神病院”海外揽活 [2012/04]
- 孙文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2012/10]
- 第三次国共合作起步 [2013/08]
- 121钻石族员资格获得者名单 [2012/04]
- 左转还是右转? [2011/08]
- 宗教将在未来超人社会消亡吗? [2011/08]
- 巫婆的唯物论陷阱(一) [2012/07]
- 家乡的风景 [2011/08]
- 雨艳和董哲定情之地——欧式小镇 [2011/12]
- 花山植物园和山上的教堂 [2011/12]
- 花城雨艳10 [2011/11]
- 创建“世界超人类文明协会”公告 [2012/04]
薛蛮之:“价格绕价值波动”是十足的谬论
谬论往往金表其外、败絮其中。
劳动价值论所谓“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理论,是典型谬论。
一、
有史以来,有哪个商品推向市场时,是按照所谓抽象劳动定价的?
从来没有!也无法做到!
现实生活中,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上下浮动,谁能说出,区间内哪一个价格与所谓抽象劳动的价值一致?
谁都不能!只能空谈。不信的话,谁来试试看。你有来无回。
把不存在的事当做真实事物,戴上科学头冠,顶礼膜拜,无论如何都是荒唐的行径!
二、
仔细推敲你会发现,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谬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使得“按劳动量等价交换”的理论无地自容。
比如:以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一产品的劳动量价值是200元,生产商以这个价格到市场上出售,其他人以相同劳动量的其他产品与其交换,或者支付200元购买,这是所谓等价交换。
然而,由于供求关系急剧变化,该产品严重供不应求,价格涨到80000元。于是他人必需以80000元劳动量的其他产品与其交换,或者必需支付80000元货币购买该产品。
这种事情时有发生。
但以200的劳动量换80000的劳动量,如果这还叫按劳动量等价交换,就是十足的笑话了。
如果哪个劳动价值论者想狡辩,说“等价交换”仅指“等‘价格’交换”,那么他又让劳动变得毫无意义了。
反正横竖都是笑话。
三、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谬论,可以比作一个变态监狱。
在这个监狱中,价值是狱警,价格是囚犯。
监狱的离奇之处在于它的变态规定:
其一,狱警只能在监狱内工作、生活,只要做一天狱警,就绝对不准出监狱的门。
其二,囚犯允许自由进出监狱。既可以把监狱当做家和工作场所,每日在里面吃饭、干活、睡觉;也可以出监狱,满世界乱跑。如果囚犯在周游世界的过程中途径监狱,则欢迎进来喝杯茶、吃顿饭、喝点小老酒,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在监狱小住几晚。
面对这种怪诞的狱规,人们不禁要问:这种情形到底谁是警察、谁是囚犯?
不言自明,没有自由的才是真正的囚犯。
与变态监狱相似,如果商品价格上下波动的区间十分巨大,象底特律的一栋楼房,价格最高时数十万美元,最低时一美元,而且纯理论的极端波动区间可以无穷大,那么,显然其中所谓的劳动价值对价格根本不起什么决定或约束作用。
而只有不存在制约关系,才不会发生制约作用。也就是说,所谓的价值源泉——劳动——不能制约价格,说明它根本不是价值的决定因素。
毫无疑问,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一说,完全无稽之谈。
四、
这个谬论还把工人阶级也推入“不劳而获”的窘境。
比如:
玉石雕刻厂每月产量均等,按所谓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每个兼做采矿业务的技工,每月的劳动量转换成价值的货币形式是200美元,这也是起初的产品销售价格。
某年开始,社会对玉产品的需求大增,但玉产品产量不变,因此供不应求,销售价格暴涨。平均到每一技工身上的,在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每月依然是200元劳动量价值的产品,对应的销售价格偏离价值,上涨到80000元,并成为长期稳定的价格。
赚来的钱大部分被资本家合法占有了,而资本家为稳定职工,又把技工的工资提高到每月9000元。
但问题来了,玉价上涨后,技工每月价值200元的劳动量,在工资提高到9000元之后,其中8800元是超出其劳动价值的,按劳动价值论,这部分钱的收入,很无奈地成了不劳而获!
又因货币没有增发,社会价值总量没有变化,那么,这8800元的出处在哪里呢?
劳动价值论说得毫不含糊——当然是其他企业的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由于玉产品价格上扬远远偏离了价值,使玉石雕刻厂以较小的价值量,换得巨大的价值量,造成严重不等价交换。而且有能力购买昂贵玉产品的都是资本家,在货币未增发、社会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他们是通过克扣工人的工资,即加大“剥削”工人的劳动,换得玉产品的。
这么一来,玉石雕刻厂工人就变成通过间接方式,不劳而获地占有其他企业工人的劳动!!! 这不成了变相参与剥削了吗?
这让资本家发现“同伙”,窃喜。
而玉雕厂工人被这种理论弄得面露羞色、心情复杂、矛盾纠结。
那么,是否应该让玉雕厂工人把这部分钱吐出来呢?工人阶级不答应!因为理论上所有行业的所有商品都有价格上扬的机会。
如果谁敢如此要求,等着挨揍吧!
五、
谬论的症结在哪里?
问题出在劳动价值论者和之前一些学者一样误入歧途,认为价值是在商品交换之前,已经凝结在商品中了。
有人在商品的具体使用价值中寻找,但因不同使用价值没有可比性,碰壁了。
剩下唯一有共性的东西是劳动,许多人——包括马克思——如见救命稻草,把它视作可以畅游的价值泳池,一头扎了下去。可惜个个头破血流。因为那不过是水泥地上反光的镜子,十足的假象。
价格根本不买劳动的账。
只有当你把价值的决定方向反过来,抛弃交换前已经存在价值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市场决定价值的事实,看清价值的本质是商品所代表的人的社会合作效用,价格是价值的货币形式,价格曲线体现价值曲线,一切就能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