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温哥华名中医邱木白君的劝降书 [2013/05]
- 温哥华唱红颂毛事件闹大:大幅毛像今天上了当地主流英文报纸封面头... ... . ... ... ... [2014/01]
- 中国签证新规出台的三处硬伤 [2012/05]
- 加拿大华人头上两把刀:炒房+双非婴,都是祖国同胞玩残海外同胞 [2016/08]
- 论“信用制度”可能崩塌 [2014/01]
- 阻击土豪,守卫家园:温哥华华人侨社向“土豪移民和不法中介”开炮 [2014/04]
- 温哥华“唱红颂毛事件”再遭社区炮轰 [2014/01]
- 骆家辉致信芮成钢 [2011/10]
- 温哥华唱红颂毛引发侨社质疑 十问举办者腾达主席 [2013/12]
- 为温哥华大奶们正名 [2012/03]
- 温哥华全城紧急有奖寻找毛粉 [2014/01]
- 写给美加当年拿六四血卡的弟兄们 [2014/05]
- 新移民:有一种懊恼叫矫情 [2012/07]
- 痛说温哥华“非典型移民”--在大温5.10六四民主沙龙上的演讲摘要 [2014/05]
- 海外“唱红”还是悠着点 [2013/12]
- 解读庄则栋临终”绝笔“ [2013/02]
- 偷鸡摸狗的事儿咋都是我们华人干的? [2012/01]
- 加拿大新移民六大纠结--------华人社区观察之一 [2012/08]
- ABC事件看海外一些同胞的差距----脱口秀辱华事件评述之三 [2013/11]
- 钱文军(大陆著名学者):揭揭那些抗议ABC者的底儿 [2013/11]
- 童言无忌与成人不宜--ABC辱华事件评述之一 [2013/11]
- 朝鲜白眼狼不欠我们啥,就剩下欠抽! [2013/02]
- 北京和世界的差距就是一场雨 [2012/07]
- 万人抗议ABC,难道是盲人协会组织的? [2013/11]
海外的华文纸质媒体因为人手关系常常头版缺“料”,于是就炮制了很多唬人的新闻,只要是关于大陆富豪的,基本都是假消息。
先说说这几天的一则,温州人又组团来温哥华抢房了。报道是这样写的:“温州商人组团来温哥华考察和买楼,他们一天连看4个楼盘,锁定西温价格约500万元的海景单位,希望自住兼投资,显示温州炒楼资金已进驻大温。有一个姓钱的温州客看到西温哈尔斯顿街的大豪宅只要500万加币,连声说只要5000千万人民币,真是太便宜了。”报纸还配发了一张“看房照片”,一叠一叠的百元加币的前面,朦朦胧胧地看到有几个人在某个公寓里拍照。
这是太让人莞尔了。先不说现在买房谁还背着一麻袋钱去,这是三十年前万元户的做派。报道中新闻的五个W至少缺少两项,而且就寥寥几句的“新闻事实”怎么就能得出“温州炒房团资金进驻大温”的结论呢?另外,讲“几千万太便宜了”这种酒话的,大凡都是讲话不托下巴的二愣子,今天的大陆富人确实很多,但财富再多,几千万人民币也是个天文数字,不至于这样口无遮拦当众胡扯,别把来自穷国的富豪都搞成智商有问题,他们的钱不一定干净、心眼不一定健康,但神经绝对没有问题。
如果真是来抢买楼盘,那就需要和移民的意愿和进度、购房后的看护和管理、学区的确定、抵埠的时间等等挂钩,不会有买家傻到砸钱买房旋即走人的地步。再说中国的富人大多比较抠门,不要说买房这种大事情,就是买个茶壶都要货比三家无数次。而且,富人大多都像个人精一样,不把房产经纪的汽车里的油跑掉三箱一般是不会签约的,是不是最后连经纪也甩了还难讲。过去媒体爆炒过“大陆富豪购房团”来温哥华抢房,结果完全是经纪人和媒体搞得一场把戏。在现今的大陆,基本上只要读过小学的都已经知道其中的猫腻。因为大陆的商人素来喜欢炒作概念,这种概念由如下几个基本元素组成:能把客人吸引来、能够最大程度地收费、能够有新闻效应、能够带来潜在的商业利益。“大陆富豪购房团”全部符合这些条件,但这还不算“圆满”,最关键的是看客买不买账,或者说当地人傻到哪种程度。反正是骗一次算一次的行当,不求“天长地久”但求“隆重经过”。
现在挺怀念大陆宣传部的,这样的假消息在海外就是没人管啊,搞得温哥华房价呼呼地和上海浦东房价一样往天空云端冲去。利用媒体制造假消息,利用华人的从众心理抬高房价,在温哥华已经屡试不爽。
温州人被恶意丑化也不是第一回了,基本给大家的印象是有钱没脑,逢“物”必炒。温州人组团炒过的东西确实不少:煤炭、房产、水电,直至声名狼藉,目前又把触角转向海外也是事实。但是,老实讲温州人实际上不具备推动海外房产市场的巨大能力,民间游资在大陆只是因缺少投资品种才以整体优势进行集团购买,所发生的冲击波不在实际的经济层面而是看客的心理层面。如今,温州的“炒房团”更多是一种概念,一种被房产商们拿来刺激市场的“摇头丸”,一旦人们的购买行为被商家利用,基本上没有任何真实可言。温州人不幸成了这场闹剧的悲情人物,不幸海外华文媒体成了不法地产商的“托”。
假消息,害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