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温哥华名中医邱木白君的劝降书 [2013/05]
- 温哥华唱红颂毛事件闹大:大幅毛像今天上了当地主流英文报纸封面头... ... . ... ... ... [2014/01]
- 中国签证新规出台的三处硬伤 [2012/05]
- 加拿大华人头上两把刀:炒房+双非婴,都是祖国同胞玩残海外同胞 [2016/08]
- 论“信用制度”可能崩塌 [2014/01]
- 阻击土豪,守卫家园:温哥华华人侨社向“土豪移民和不法中介”开炮 [2014/04]
- 温哥华“唱红颂毛事件”再遭社区炮轰 [2014/01]
- 骆家辉致信芮成钢 [2011/10]
- 温哥华唱红颂毛引发侨社质疑 十问举办者腾达主席 [2013/12]
- 为温哥华大奶们正名 [2012/03]
- 温哥华全城紧急有奖寻找毛粉 [2014/01]
- 写给美加当年拿六四血卡的弟兄们 [2014/05]
- 新移民:有一种懊恼叫矫情 [2012/07]
- 痛说温哥华“非典型移民”--在大温5.10六四民主沙龙上的演讲摘要 [2014/05]
- 海外“唱红”还是悠着点 [2013/12]
- 解读庄则栋临终”绝笔“ [2013/02]
- 偷鸡摸狗的事儿咋都是我们华人干的? [2012/01]
- 加拿大新移民六大纠结--------华人社区观察之一 [2012/08]
- ABC事件看海外一些同胞的差距----脱口秀辱华事件评述之三 [2013/11]
- 钱文军(大陆著名学者):揭揭那些抗议ABC者的底儿 [2013/11]
- 童言无忌与成人不宜--ABC辱华事件评述之一 [2013/11]
- 朝鲜白眼狼不欠我们啥,就剩下欠抽! [2013/02]
- 万人抗议ABC,难道是盲人协会组织的? [2013/11]
- 北京和世界的差距就是一场雨 [2012/07]
北京下了暴雨,一个老外正在游过马路,路上行人纷纷拍照。
北京暴雨,前说30年难见,后说60年未遇。死亡人数,前说10人不测,后说37人遇难。排水系统老旧、预警机制空转、灾后反映迟缓、公民意识淡薄,北京和世界的差距还是“老天”说了算。
衡量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国家是否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光鲜亮丽,台湾作家龙应台有过一个标准,她认为:“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北京这场豪雨,虽然24小时内的降雨占了全年的1/3,但无疑也让这座国际化的都市显出了原形。
一场几乎把北京泡在水里的大雨,居然在气象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没有做任何的预警和防范,2000多万人口的城市对这场暴雨没有做任何准备,导致死亡的37人中溺死的就达到25人。毕竟暴雨灾害不像地震,完全有足够时间应对,至少不至于溺毙。然而,北京防汛指挥部总工程师刘洪伟在接受媒体采访中,竟然还在给政府贴金,说此次暴雨做到了三个非常到位:预报非常到位、预警非常到位、预案非常到位。脸皮赛过长城上的城砖的厚度。
此次北京暴雨除了反映出国家机器对自然灾害的手足无措,还暴露了这些机构治政的缺失和行为的猥琐,等于向市民交了张白卷。北京居然没有开放一家如体育馆、政府机关礼堂等场所供群众避灾,相反,北京机场高速收费站暴雨中仍然坚持收费,导致拥堵不堪;北京市交管部门的协警更倾巢出动,一丝不苟地对滞留雨中的车辆拍照贴罚款单,大发灾难财。北京的政府首脑没有一个在救灾现场,人们看到的镜头是第二天这伙人在救灾指挥部指手画脚的画面。不过,人们还看到的是官媒诸如《暴雨中闪光的“北京精神”》这样的肉麻文章。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但因为在地下,不见阳光,镜头无法捕捉,人群难以发现,拉动不了GDP,妨碍不了大国崛起。况且北京本身处在沙漠边缘,年均降水量500-600毫米,所以政府在这个环节是有“科学发展观”的。然而,城市的下水道设计,不在盲目投入,而在设计科学。巴黎、东京巨大的下水道设施沿用的也是古老的排水系统,北京在急吼吼充任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也真的有必要静下心来,好好地梳理一下和民生相关的许多细节问题,下水道只是其中的一种。
假若你只有世界最庞杂的维稳机制,却没有科学的排水系统;假若你能举办别人永远无法企及的竞技体育大赛,却无法挽留暴雨下灾民的生命。这就是差距!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应该经得起暴风骤雨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