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温哥华名中医邱木白君的劝降书 [2013/05]
- 温哥华唱红颂毛事件闹大:大幅毛像今天上了当地主流英文报纸封面头... ... . ... ... ... [2014/01]
- 中国签证新规出台的三处硬伤 [2012/05]
- 加拿大华人头上两把刀:炒房+双非婴,都是祖国同胞玩残海外同胞 [2016/08]
- 论“信用制度”可能崩塌 [2014/01]
- 阻击土豪,守卫家园:温哥华华人侨社向“土豪移民和不法中介”开炮 [2014/04]
- 温哥华“唱红颂毛事件”再遭社区炮轰 [2014/01]
- 骆家辉致信芮成钢 [2011/10]
- 温哥华唱红颂毛引发侨社质疑 十问举办者腾达主席 [2013/12]
- 为温哥华大奶们正名 [2012/03]
- 温哥华全城紧急有奖寻找毛粉 [2014/01]
- 写给美加当年拿六四血卡的弟兄们 [2014/05]
- 新移民:有一种懊恼叫矫情 [2012/07]
- 痛说温哥华“非典型移民”--在大温5.10六四民主沙龙上的演讲摘要 [2014/05]
- 海外“唱红”还是悠着点 [2013/12]
- 解读庄则栋临终”绝笔“ [2013/02]
- 偷鸡摸狗的事儿咋都是我们华人干的? [2012/01]
- 加拿大新移民六大纠结--------华人社区观察之一 [2012/08]
- ABC事件看海外一些同胞的差距----脱口秀辱华事件评述之三 [2013/11]
- 钱文军(大陆著名学者):揭揭那些抗议ABC者的底儿 [2013/11]
- 童言无忌与成人不宜--ABC辱华事件评述之一 [2013/11]
- 朝鲜白眼狼不欠我们啥,就剩下欠抽! [2013/02]
- 万人抗议ABC,难道是盲人协会组织的? [2013/11]
- 北京和世界的差距就是一场雨 [2012/07]
上图为加国一人头税家属团体负责人周明辉先生要求政府给后人赔付。 下图为温哥华一人头说后人说起父亲当年缴纳人头税的苦难仍然泣不成声。
温哥华所在的加拿大卑诗省府正在就百多年前一段歧视华人的痛史寻求道歉,公听咨询会本月11日在温市华埠吸引了数百人参加。多位人头税家属激动陈词,要求省府除道歉外也应赔偿。主持咨询的卑诗国际贸易厅长兼专责亚太策略及多元文化厅长屈洁冰称,卑诗道歉将不涉金钱赔偿。我觉得省府的立场是恰当的。
“人头税”以及当年省议会“不允许华人有选举权、华人不能拥有土地权”等法例涉及种族歧视,这是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但是,无论当年收取人头税的霸道还是今天对那段历史的忏悔,和钱干系不大。百年前省府和加国政府一样,并非要从这些“苦主”身上搜刮钱财,唯一的目的只是想提高居留在加拿大的难度。哪知这个“高门槛”没吓倒华人,于是,人头税从几十元上窜到500元,直到最后政府撕破脸推出了禁绝华人入境的恶法。
“人头税”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没有今天那些后人们说得那么悲痛惨绝。毕竟没有一分钱是政府雇用黑道用手枪逼着你解缴的。究竟是什么力量令华人完全不顾如此奇耻大辱,纷纷昼夜劳作心不甘情不愿但又争先恐后地奉上银两呢?是因为要逃避那个笼罩在饥饿和贫困阴霾下的兵荒马乱的中国。不跑,命也没了。花钱消了大灾,加国之于这些“苦主”既是“仇人”更是“恩人”。今天加国政府乃至卑诗省府勇敢面对这段历史,不仅仅体现了华人寻求正义精神的顽强,更体现了一个民主政体面对历史和未来的博大胸襟。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华人展现高风亮节的最佳方式,就是只寻求正义的回归不涉及款项的赔付。
严格意义上来讲,那些人头税的“苦主”们在缴纳了一笔巨款,并熬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二、三十年之后,大都都迎来了有尊严的生活的春天,是加拿大宽阔的胸怀改写了他们人生的轨迹,他们的后人绝大多数都成为加国主流社会的一份子,其中的佼佼者还进入了政坛,成为“人头税”群体中的精英。当年这些得以逃脱战乱和贫困的“人头税”缴纳者,甚至还被认为是苦难中国的一群“幸运儿”。如今,摇身一变,他们的后人都成了“苦主”,这就如同爷爷买了张高价船票达到目的地后,儿子却当场反悔那样令人费解。我这里绝无鼓吹“人头税”的合理,我只是想说,用现在的眼光来细究当年历史的细节,我们没有办法让心情平复。我认为,真正的“苦主”是那些交不起“人头税”,被迫从加国回到家乡以及无法从家乡前来和亲人团聚的那么一拨人。他们的骨肉分离、妻离子散难道逊于“人头税”家属吗?可是,他们又找谁来赔偿呢?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得理不饶人”,从2006年到现在,一些华人和团体在“人头税”问题上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怕只怕再纠缠下去,砸了咱华人这块本就不够光鲜的牌子。扪心自问,加拿大还真不欠我们太多。我在7年前的《环球华报》曾经写过一篇《从人头税到黑五类》的文章进行过阐述。我常常从“人头税”联想到文革中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俗称的“地富反坏右”,这些人当年家被抄、人被关、财被夺,不少人还丢了性命,论惨烈,”人头税“的苦主不及“黑五类”九牛一毛。可 “苦主”和他们的后代今天所享受待遇全然不同:一边是冤有主、债有头,乘胜追击。一边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苦酒自饮。
卑诗省对华人道歉的问题已经走出了积极的一步,不管是将那段历史编入教科书也好、立碑也罢,都是一座警示牌,但唯一不需要做的是对人头税“苦主”的赔偿,那些“人头税”的后人早就从他们先辈的付出中得到了巨大的补偿,他们缺的只是公义的回归和精神的慰藉。况且加国政府2006年已经给健在的当事人以及配偶作出了象征性的赔偿。任何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款来满足少部分人不恰当利益的行为,和“人头税”一样丑陋。因为,没有赔偿的道歉有的时候显得更加富有正义。
附录 关于人头税:人頭稅(poll tax或head tax)是一種向每一個人課相同、定額的稅種(有別於所得之百分比)。在19世紀時,此稅曾為許多國家的重要稅收,但是現在已非如此。歷史上有幾個著名的人頭稅例子。在美國部份地區,人頭稅曾被用來當投票資格;主要目的為排除非裔美國人、美洲原住民及非英國後裔白人的投票權(但同時又設立祖父條款來保障貧困白人的投票權)。英國岡特的約翰和撒切爾夫人也曾分別於14及20世紀徵收人頭稅。加拿大也曾於1885年通過1885年華人移民法案,向所有進入加拿大的華人徵收$50人頭稅。其用意在阻擾低層華人在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完工後繼續向加拿大移民,但加拿大仍歡迎負擔得起人頭稅的華人富商移民。在發覺人頭稅並不能有效扼止華人移民之後,加拿大政府將稅額在1900年和1903年分別加到$100及$500。該稅到1923年被更嚴厲的排華法所取代。
2006年6月22日,加拿大政府百多年前向華裔移民徵收人頭稅,正式道歉,預料將會賠償受害人及遺孀。據估計,曾經付過人頭稅的華人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