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嫂-室外设计:我的花园(续) [2020/05]
- 牧嫂-室外设计:我的花园 [2020/05]
- 牧嫂-室外设计:我的后花园 [2020/06]
- 牧嫂-室内设计:颜色的选择 [2020/05]
- 惊闻阎润涛先生去世! [2020/11]
- 哈德良留下的罗马(下) [2021/01]
- 牧嫂:我的圣诞装饰-写在2020 Pandemic year [2020/12]
- 情迷亚平宁 - 梵蒂冈国 [2014/01]
- 从希腊公投说起 [2015/06]
- 加拿大是不是接收了太多难民? [2019/10]
- 塞维利亚-教我如何不想她? [2015/10]
- 侃侃大英图书馆里的宝贝 [2020/01]
- 丧家狗与哈巴狗 [2016/01]
- 百变妖姬科莫湖 [2017/10]
- 美元霸权行将就木? [2019/08]
- 战后总统大比拼 [2017/04]
- 抗武肺,哪个国家做的最好? [2020/04]
- 江启臣的当选标志“九二共识”寿终正寝 [2020/03]
- 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认为《查理周刊》的记者“活该”? [2015/01]
- 第三只眼看川普(3)杰克逊美国的起义 [2018/04]
- 支持奥巴马的控枪总统令 [2016/01]
- 第三只眼看川普(一)美国国际政治的基石 [2018/04]
“我实在走不动了,你背我走吧”,牧嫂一手扶着路边的护栏,气喘吁吁地对牧人说。
“非投诉那个优步司机不可!”,牧人则甩着发疼的右臂、恶狠狠地想着。
从开始就不顺。先是司机找不到我们住的地方,上车后司机玩儿过山车,吓得牧嫂双手紧紧抓着牧人的手臂,最后到了一条大街,前面封路了!
“对不起,我不能开了、你们自己走过去吧。”,司机操着捷克英语、结结巴巴地说。
“她穿着高跟鞋,怎么走?”,牧人指着碎方砖路,向司机抗议。
“对不起,对不起…”,司机连声道歉,但是坚决拒绝开车。
“算了”,牧嫂知道抗议也没用,不情愿地下车。
架着牧嫂跌跌撞撞地来到布拉格市民会馆Obecní dům(又称人民宫),还有35分钟开场,牧人长嘘了一口气。
布拉格市民会馆Obecní dům
市民会馆:小伙伴们横穿马路
Obecní dům虽然奢华不及巴黎歌剧院、名气不及老城广场,但在布拉格人心中其地位丝毫不亚于这两处名胜:
| 火药塔守望下的市民会馆 |
布拉格市民会馆斯美塔那音乐厅
今晚是德沃夏克的《Symphony No.9 自新世界》。
1891年9月,布拉格的德沃夏克收到来自美国的一封信。“一定是哪位粉丝表达倾慕”,德沃夏克想。
刚刚过了五十岁生日的德沃夏克早已蜚声世界。这位butcher的儿子已经是卡尔斯大学的荣誉博士,经常受邀去柏林、莫斯科、伦敦和维也纳讲学演出,最近开始任卡尔斯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意得志满。
“亲爱的安东尼,我邀请您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纽约,像是另一个世界,我可不去,太远了”,德沃夏克摇了摇头。
“如果您能接受这个邀请,我不胜荣幸。您的年薪将是15,000美元”。
“什么什么!”,德沃夏克使劲揉了揉眼睛。在布拉格,他薪俸优厚,不过那也只是600美元啊!
“快打点行李,我们要去美国了!”,德沃夏克向夫人大喊。
大师就是大师啊!到纽约仅仅六个月,德沃夏克就写出了e大调第九交响乐,并应赞助人、萨尔伯夫人的请求将这首交响乐加上美国特色的副标题《自新世界》(原来“Z国特色”竟是米国哥伦比亚发明的,不怪老共啊)。
1893年12月16日,纽约爱乐乐团在卡内基音乐厅首演了这部交响曲,它先震撼了这座举世闻名的音乐厅、其后又震撼了纽约城乃至整个世界。特别是它的第二乐章,管乐组用天鹅绒般柔和的和声拉开静溢的夜幕,在加弱音的小提琴呜咽声中、定音鼓轻轻叩击听众的心瓣,“咚咚、咚咚!”;在听众心灵最脆弱的时候,英国管奏出悠长的《念故乡》,顿时观众席唏嘘一片。
《Going' home/going home》 by Sissel
《自新世界》让德沃夏克从国家级的作曲家成为世界级音乐大师,其后布拉格将德沃夏克出生的九月定为德沃夏克国际音乐节。
鲁道夫音乐厅Rudolfinum,德沃夏克国际音乐节主馆
当牧问牧嫂在布拉格听什么音乐会的时候,“《自新世界》” !牧嫂向来凭感觉、黑白分明斩钉截铁。
今晚在市民会馆上演的《自新世界》由北捷克Karlovy Vary 卡罗维发利交响乐团演奏,指挥是意大利人Alfredo Sorichetti。
开演前牧人留心了一下听众。有一千多座位的斯美塔那音乐厅只坐满了80%,观众中竟有1/4是亚洲面孔;听说《念故乡》在日本及其普及,估计亚裔观众中中日听众占了大多数。
开演前
交响乐一开始就由弦乐、定音鼓和管乐竞相奏出快捷的节奏,忙碌而诙谐,间或中插入的低音管、双簧管和圆号为紧张的生活增加了一丝甜美,恰如其分地反应了纽约这个新的大都市的生活。
接下来就是期盼已久的第二乐章。
牧人第一次听到第二乐章时刚刚过二十岁,中国管乐团演奏。那个时候牧人年少气盛志满意得,美国还是一种向往、一种奢望,依旧阻不住奔淌而下的泪水。三十多年来这段乐章已经听过无数遍,今晚在布拉格音乐圣殿亲耳聆听捷克音乐家们演奏的《念故乡》更加触景生情,很多人开始揉眼睛,牧嫂紧紧抓着牧人的右臂、强抑泪水(不然就成了大花脸了 嘿嘿)。
《From The New World:2nd Movement》 卡拉扬指挥 维也纳爱乐乐团
第四乐章部分重复了第二乐章的旋律,然而一改凄婉的形象、代之以宏大的气势穿插进来,再加上大提琴的广阔无垠,将整个交响乐推向高潮。奏毕听众无一例外起立,指挥不得不三次出场谢幕。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演奏的《自新世界-第四乐章》,捷克指挥家库贝利克指挥
散场后在波希米亚大酒店Grand Hotel Bohemia广场吃宵夜时,牧嫂喋喋不休地说起二十多年前我们初到美国时的情景:
那是深秋狭裹在绿白山中上州峡谷【注2】色彩斑斓的枫叶和静静流淌的康涅狄格河,那是安静悠闲的美国最美小镇汉诺威和对面走来行人的微笑,那是达特茅斯校园里随处可见的乔治美式殖民Georgian American colonia建筑【注3】和隆冬时节屋檐下倒挂的冰瀑;但是最让人难忘的却是那股刻骨铭心的思乡和对留在故乡的牧童的牵挂。
泪流满面。
【注】斯美塔那 Smetana,捷克音乐之父,其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感动了全世界。
【注2】上州峡谷Upper Valley 位于佛蒙特的绿山和新罕布什尔的白山之间,著名步道AT自其间穿过,著名赏枫胜地之一。
【注3】汉诺威被CNN Travel 列为2007美国最美小镇第二名;达特茅斯学院是美国常春藤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