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天道酬勤”---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2014/06]
- 酸奶中yoghurt與 kefir的區別 [2015/06]
- 東陵大盜孫殿英:我為什麼要盜掘慈禧的墓? [2014/06]
- 男人手如棉,女人手如薑 [2014/07]
- 亡國悲痛凝成的不朽詩詞 [2014/11]
-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奇事! [2014/08]
- 不能进微波炉的13样东西 [2014/06]
- 94岁德文郡公爵夫人去世,她的庄园有半个伦敦市区那么大 [2014/09]
- 中國最美的禪詩 [2014/06]
-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斗米養個仇人 [2014/07]
- 張子強為啥沒綁架李嘉誠? [2014/10]
- 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受益匪浅) [2014/06]
- 酒精(包括啤酒、葡萄酒) — 人類致癌物 [2015/04]
- 瀟灑的上海話 [2014/12]
- 上海人口中的二百五,十三點的由來 [2015/02]
- 梁實秋:饞不是罪 是有品位! [2014/11]
- 美國雞腳上的毛 [2014/11]
- “血色月亮” HK可看到,属大凶之兆! [2014/10]
- 英語翻成的上海話 [2015/04]
- 因為你心中沒有別人----余秋雨被拒租 [2014/09]
- 滬上一代美食家沈京似 [2015/02]
- 老鼠掉進了米缸 [2015/03]
- 粵語中的“水”字 [2015/01]
- 只要你不開口 [2014/11]
- 中國點鈔機的悲催 [2014/11]
- 博士 [2014/11]
- 一个流浪的人,一只流浪的猫 [2014/11]
- 您說對了! [2015/03]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句話的關鍵字“道”是老子哲學的核心,是天地萬物遵循的自然法則。“幾”是“非常接近、達到、符合”的意思,可以理解成“達到、符合自然法則”“幾於道”與“上善”(美好品德)前後呼應,因此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福萬物卻與世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則。
為什麼老子說水是“上善”,由此而將水作為最受尊崇的美好品格的示範,宣導人們效仿呢?為此,兩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將水被崇尚為“上善”的原由,從功德、特徵、性格、行為、操守等多方面做了深層次的詮釋。孔子說:水有多種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養萬物,視為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長,遵循自然規律,視為有義;浩大無盡,視為有道;流向幾百丈山澗毫無畏懼,視為有勇;發源必自西向東,視為立志;取出取入,萬物就此洗滌潔淨,視為仁愛。水有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會感悟、效仿。
——厚德載物——
“厚德載物”一語出自《易經》,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前後呼應,闡述了才能與德行之間的對應關係,“蒼天高高在上,以強有力不可抗拒的運行法則影響世界,有才能的人應該不斷追求、進取、強壯自己。”這句話告訴我們:強者應該通過不斷的努力具備超凡的濟世才能。當我們理解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不得不嘆服華廈周文王被關在牢籠七年裡,居然能在所著的《易經》中喊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千古回蕩的豪言壯語。秉承父輩宏志,氣勢豪邁的大英雄周武王率領幾萬銳不可擋的軍隊,在“牧野之戰”高喊“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舉起你的戈、排好你的盾、豎起你的矛),將紂王的幾十萬商軍打得落花流水。
明白了這些,現在我們對“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更容易理解了,易辭雲“坤厚載物,德合疆”,意思是說:大地以寬廣深厚承載萬物,故能以好的品行造福萬物無所不包容。“君子以厚德載物”與前一句緊密相連,用大地的寬廣厚實來比喻人的胸懷氣魄。意思是說:君子應該像大地一樣以寬廣深厚的好品行來承載萬物、包容萬物、滋養萬物、造福萬物。這句話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相對應,告誡我們:君子不但要有與世不同的濟世才能,還要有高尚的品德,具有造福萬眾的奉獻精神。也就是要有才有德,德才兼備。“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表現了中華民族頑強進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則展示了中華民族胸懷寬廣、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原本毫無關聯的兩個詞語,隱含的寓意卻是相同的,所以人們習慣把這兩句話放在一起。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最美好的品格,最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以寬廣深厚的胸懷,好的品行來承載萬物,包容萬物,滋養萬物,造福萬物。由此我們不得不讚歎先人思想境界之崇高。難怪他們能夠在與大自然抗爭的遙遠歲月,逢災受難、歷經艱險,從“山頂洞”涉水到“河姆渡”,又爬上了“半坡村”,再走到“二裡頭”,繼後遍佈黃河長江流域。一次又一次從“山窮水盡”的困境中走出來,一次又一次從險象環生的民族生存競爭中生還。他們自強不息,生息繁衍,由弱到強,發展壯大,以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五千年文明延續,為他們的子孫後代在亞洲開創了一大片美麗富饒的生存空間。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正是因為有如此美德賦予了中華民族柔中帶剛,堅不可摧的強大生命力,由源遠流長的文化根基潛移默化而形成的中國魂,使得中華民族得以雄居世界的東方。環顧浩浩寰宇,面對動而不靜的世界,誰有理由說,具有如此美德的民族,不會再一次在世界崛起,光芒照耀朗朗乾坤?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作為中華民族美德的一種概括,歷來成為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讓我們領悟這兩句話的深刻含義,成為我們生活的座右銘,成為我們做人的準則。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出自《論語》,“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謝、厚報”的意思;“勤”即“勤奮、敬業”的意思。“天道酬勤”就是說:天意會厚報那些勤勞、勤奮的人。也就是說:上天會實現勤勞人的志願,有付出就會有回報,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們只要不懈努力、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就一定會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