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天道酬勤”---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2014/06]
- 酸奶中yoghurt與 kefir的區別 [2015/06]
- 東陵大盜孫殿英:我為什麼要盜掘慈禧的墓? [2014/06]
- 男人手如棉,女人手如薑 [2014/07]
- 亡國悲痛凝成的不朽詩詞 [2014/11]
-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奇事! [2014/08]
- 不能进微波炉的13样东西 [2014/06]
- 94岁德文郡公爵夫人去世,她的庄园有半个伦敦市区那么大 [2014/09]
- 中國最美的禪詩 [2014/06]
-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斗米養個仇人 [2014/07]
- 張子強為啥沒綁架李嘉誠? [2014/10]
- 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受益匪浅) [2014/06]
- 酒精(包括啤酒、葡萄酒) — 人類致癌物 [2015/04]
- 瀟灑的上海話 [2014/12]
- 上海人口中的二百五,十三點的由來 [2015/02]
- 梁實秋:饞不是罪 是有品位! [2014/11]
- 美國雞腳上的毛 [2014/11]
- “血色月亮” HK可看到,属大凶之兆! [2014/10]
- 英語翻成的上海話 [2015/04]
- 因為你心中沒有別人----余秋雨被拒租 [2014/09]
- 滬上一代美食家沈京似 [2015/02]
- 老鼠掉進了米缸 [2015/03]
- 粵語中的“水”字 [2015/01]
- 只要你不開口 [2014/11]
- 中國點鈔機的悲催 [2014/11]
- 博士 [2014/11]
- 一个流浪的人,一只流浪的猫 [2014/11]
- 您說對了! [2015/03]
每一個中國人,幾乎都或多或少浸染著儒釋道三家的思維,有人就說,中國人是“頭戴儒家冠,身穿道家袍,腳踏佛家鞋”,儒家的積極入世、道家的逍遙出世、佛家的看破人世,都在不同階段、不同際遇下影響著我們的精神。所以,在中國,不能不談佛學。
對於中國人來講,把佛學當宗教未免有些局限,把佛學當戒條未免太過沉重,把佛學當鬼神之說又未免太迷信。最好是能把佛學當做哲學看待,作為啟迪智慧、反觀人生、慰藉心靈的一種為我所用的思維方式。在中國古代,很多文人智者就正是這樣,把佛學論證為禪理。
這些禪理,又被他們精妙地寫作一首首禪詩。讀這些詩中的禪、禪中的詩,既是文學的享受,又是禪理的感悟。
我們今天,不妨抱著學習一門人生哲學的心態來看佛學,讀禪詩、染禪心、知禪理,懂一點兒禪的智慧。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唐•孟浩然
義公習禪處,結宇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
竹裡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晚春
宋•守璋
草深煙景重,林茂夕陽微。
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
悟道詩
宋•楊妙錫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禪悅
清•張問陶
門庭清妙即禪關,枉費黃金去買山。
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閑。
弘一法師偈語
民國•李叔同(弘一)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余何適,廓爾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