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天道酬勤”---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2014/06]
- 酸奶中yoghurt與 kefir的區別 [2015/06]
- 東陵大盜孫殿英:我為什麼要盜掘慈禧的墓? [2014/06]
- 男人手如棉,女人手如薑 [2014/07]
- 亡國悲痛凝成的不朽詩詞 [2014/11]
-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奇事! [2014/08]
- 不能进微波炉的13样东西 [2014/06]
- 94岁德文郡公爵夫人去世,她的庄园有半个伦敦市区那么大 [2014/09]
- 中國最美的禪詩 [2014/06]
-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斗米養個仇人 [2014/07]
- 張子強為啥沒綁架李嘉誠? [2014/10]
- 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受益匪浅) [2014/06]
- 酒精(包括啤酒、葡萄酒) — 人類致癌物 [2015/04]
- 上海人口中的二百五,十三點的由來 [2015/02]
- 瀟灑的上海話 [2014/12]
- 梁實秋:饞不是罪 是有品位! [2014/11]
- 美國雞腳上的毛 [2014/11]
- “血色月亮” HK可看到,属大凶之兆! [2014/10]
- 英語翻成的上海話 [2015/04]
- 因為你心中沒有別人----余秋雨被拒租 [2014/09]
- 滬上一代美食家沈京似 [2015/02]
- 老鼠掉進了米缸 [2015/03]
- 粵語中的“水”字 [2015/01]
- 只要你不開口 [2014/11]
- 中國點鈔機的悲催 [2014/11]
- 博士 [2014/11]
- 一个流浪的人,一只流浪的猫 [2014/11]
- 您說對了! [2015/03]
悠久的歷史文明,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諸子百家的思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在這種"潤物細無聲"式的滲透之下,形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做人做事的特點。
孔子姓孔名丘,出生於西元前551年的魯國。他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很有影響的教師,是創立私學的第一人。他的思想言論集《論語》,就是由他的學生們編纂而成的。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他以自己對道德的理解去詮釋經書,並在個人與社會、人與天、與其他人的關係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見解。
關於政治,孔子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關於品德,孔子強調仁和義,尤其是仁。孔子提出仁者愛人,一個人對別人懷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他作為人的使命。關於忠恕,孔子提出"己之所欲,施之於人",盡己為人謂之忠,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謂之恕。"忠"和"恕"的做人原則也就是"仁"的原則,一個人按照"忠"和"恕"的原則去行事為人,也就是在"仁"的方面的實踐。關於知命,孔子主張做自己認為應當做的事情,其價值也就在"做"之中,並不是為了要達到什麼目的。如果做了應當做的,在道德上便已釋然。能夠做到這樣,人就不會計較個人得失,"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關於心靈修養,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段話正好印證了孔子本人心靈修養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他在人生最後階段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孔子學派取古代文明之精華,形成了一個文明傳統,因此,他被後人尊崇為"至聖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