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天道酬勤”---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2014/06]
- 酸奶中yoghurt與 kefir的區別 [2015/06]
- 東陵大盜孫殿英:我為什麼要盜掘慈禧的墓? [2014/06]
- 男人手如棉,女人手如薑 [2014/07]
- 亡國悲痛凝成的不朽詩詞 [2014/11]
-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奇事! [2014/08]
- 不能进微波炉的13样东西 [2014/06]
- 94岁德文郡公爵夫人去世,她的庄园有半个伦敦市区那么大 [2014/09]
- 中國最美的禪詩 [2014/06]
-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斗米養個仇人 [2014/07]
- 張子強為啥沒綁架李嘉誠? [2014/10]
- 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受益匪浅) [2014/06]
- 酒精(包括啤酒、葡萄酒) — 人類致癌物 [2015/04]
- 上海人口中的二百五,十三點的由來 [2015/02]
- 瀟灑的上海話 [2014/12]
- 梁實秋:饞不是罪 是有品位! [2014/11]
- 美國雞腳上的毛 [2014/11]
- “血色月亮” HK可看到,属大凶之兆! [2014/10]
- 英語翻成的上海話 [2015/04]
- 因為你心中沒有別人----余秋雨被拒租 [2014/09]
- 滬上一代美食家沈京似 [2015/02]
- 老鼠掉進了米缸 [2015/03]
- 粵語中的“水”字 [2015/01]
- 只要你不開口 [2014/11]
- 中國點鈔機的悲催 [2014/11]
- 博士 [2014/11]
- 一个流浪的人,一只流浪的猫 [2014/11]
- 您說對了! [2015/03]
"仁"是做人的基礎,人做得好與不好,首先要看他是否有"仁"。
有一天,孔子最得意的門生顏回問孔子何為仁德,孔子說:"約束自己,使言論行動都合乎禮儀就是仁。一旦堅持做下去,天下的人都會推崇你為仁人。實踐仁德,全憑自己,還憑別人嗎?"顏回道:"請問行動的綱領。"孔子答:"不合禮制的事不看,不合禮制的話不聽,不合禮制的話不說,不合禮制的事不做。"顏回說:"我顏回雖然遲鈍,但一定要把您剛才講過的話當成座右銘。"(先秦《論語•顏回》)關於仁德,孔子還對另一個名叫子張的弟子說過這樣的話:"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子張問他哪五者,孔子說;"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先秦《論語•陽貨》)
由此看來,孔子宣導的"仁"包含諸多方面,其中包括知廉恥、知善惡、自重自愛,有強烈的榮辱感,還包括為人真誠、博愛、寬厚待人等等。
孟子說:"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先秦《孟子•離婁下》)孟子的話,又對孔子關於仁的觀點作了補充。
孔子十分強調做人要仁,並且嚴格區分"義"和"利"。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就是要行義而不謀利,即"推己及人"。在中國,這種仁者愛人的思想一直傳承到現在。人們普遍認定仁是做人的基礎,也就是一個人的本質,一個人的所有的德性。仁與不仁,是衡量一個人品德修養優劣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