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天道酬勤”---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2014/06]
- 酸奶中yoghurt與 kefir的區別 [2015/06]
- 東陵大盜孫殿英:我為什麼要盜掘慈禧的墓? [2014/06]
- 男人手如棉,女人手如薑 [2014/07]
- 亡國悲痛凝成的不朽詩詞 [2014/11]
-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奇事! [2014/08]
- 不能进微波炉的13样东西 [2014/06]
- 94岁德文郡公爵夫人去世,她的庄园有半个伦敦市区那么大 [2014/09]
- 中國最美的禪詩 [2014/06]
-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斗米養個仇人 [2014/07]
- 張子強為啥沒綁架李嘉誠? [2014/10]
- 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受益匪浅) [2014/06]
- 酒精(包括啤酒、葡萄酒) — 人類致癌物 [2015/04]
- 瀟灑的上海話 [2014/12]
- 上海人口中的二百五,十三點的由來 [2015/02]
- 梁實秋:饞不是罪 是有品位! [2014/11]
- 美國雞腳上的毛 [2014/11]
- “血色月亮” HK可看到,属大凶之兆! [2014/10]
- 英語翻成的上海話 [2015/04]
- 因為你心中沒有別人----余秋雨被拒租 [2014/09]
- 滬上一代美食家沈京似 [2015/02]
- 老鼠掉進了米缸 [2015/03]
- 粵語中的“水”字 [2015/01]
- 只要你不開口 [2014/11]
- 中國點鈔機的悲催 [2014/11]
- 博士 [2014/11]
- 一个流浪的人,一只流浪的猫 [2014/11]
- 您說對了! [2015/03]
時下正值葡萄採摘旺季,不少“美食達人”開始自釀葡萄酒。9月4日市民郭女士自釀的葡萄酒送檢後發現,兩次檢驗出的甲醇含量均為600mg/L以上,每升均超出國家限量標準200多毫克。這一消息讓不少釀酒達人驚訝不已,自釀葡萄酒怎樣才能避免甲醇超標?
為此,記者採訪了具有16年葡萄酒釀造經驗的專業釀酒工程師馮曉霞。她表示,從溫度、濕度以及發酵控制等方面,家庭自釀葡萄酒的現實條件均無法與精密的工業釀酒條件相比,因此不能完全控制甲醇超標的風險。
專家解讀
自釀葡萄酒為何甲醇超標?
馮曉霞從選取原料、輔料以及發酵控制等方面,分析了自釀葡萄酒可能超標的原因,“特別是加糖,讓風險更不可控。”
馮曉霞說,不管是工業釀造葡萄酒,還是自釀葡萄酒,都是通過微生物發酵而成。但兩者不同的是,自釀葡萄酒用的是附著在葡萄皮上的野生菌種進行發酵,而工業釀酒則會根據不同品種,用選育過的酵母菌進行發酵。“比如市民在自釀葡萄酒時,喜歡用巨峰葡萄,但工業釀酒是絕對不允許選用這個品種的。”原料不同,導致本身糖分等都不同,釀出來的酒自然不一樣加
溫度等會影響甲醇含量
不過,在馮曉霞看來,自釀葡萄酒的客觀條件是造成甲醇可能超標的最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工業釀造的葡萄酒在出廠檢測時,甲醇的含量都會低於200mg/L,一般會在150mg/L左右,但讓自釀葡萄酒先檢測再喝不太現實。
馮曉霞說,在葡萄酒發酵時,溫度會控制在26℃-28℃,這被稱之為最佳溫度,高於30℃或低於26℃,都有可能會影響到葡萄酒的品質和安全性。但自釀葡萄酒,無論是在溫度,還是濕度、發酵時間上,都無法做到工業釀造那樣精確。“甲醇就是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這些都不可控,自然甲醇的含量也不能控制。”
自釀葡萄酒誤區
釀酒前用水洗葡萄:在選用釀酒的葡萄時,應儘量選用皮質光滑,無傷疤的葡萄。由於葡萄皮薄,帶傷疤的葡萄滋生細菌。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用來釀酒的葡萄不要用水洗,葡萄表層自帶天然酵母,是釀酒非常關鍵的生物菌,沖洗和浸泡對發酵效果都不好。葡萄在常溫下不易保存,很容易發生黴變,如果新鮮度不高,酒中更容易滋生黴菌。
塑膠容器釀葡萄酒:在自製葡萄時,不在乎盛裝葡萄的容器。在釀造葡萄酒的過程中,葡萄不宜過度接觸空氣,否則會使得酒液氧化。對選用的容器有一定的要求,容器最好不選用塑膠容器,陶器和玻璃瓶等容器比塑膠容器的發酵效果更好。
添加蜂蜜和糖
含糖量高低決定了釀制出的葡萄酒的酒精度數。不少人為增加酒精度數,人為添加白糖或蜂蜜,以達到增加酒精濃度的目的。雖然可以達到期望效果,但這並不是正確的做法。真正用來釀酒的葡萄,含糖量都高於食用葡萄,然而糖攝入量過大,對心腦血管無益。因此儘量不要用糖,可以選擇放釀酒酵母。
很快扔掉葡萄皮:剛開始發酵時,要讓葡萄皮、果肉、果核在一起,持續發酵幾天到3周,再將上述東西分離出去,完成裝瓶、密封。
加入白酒:白酒會殺滅釀酒酵母菌,使自釀葡萄酒不能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