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天道酬勤”---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2014/06]
- 酸奶中yoghurt與 kefir的區別 [2015/06]
- 東陵大盜孫殿英:我為什麼要盜掘慈禧的墓? [2014/06]
- 男人手如棉,女人手如薑 [2014/07]
- 亡國悲痛凝成的不朽詩詞 [2014/11]
-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奇事! [2014/08]
- 不能进微波炉的13样东西 [2014/06]
- 94岁德文郡公爵夫人去世,她的庄园有半个伦敦市区那么大 [2014/09]
- 中國最美的禪詩 [2014/06]
-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斗米養個仇人 [2014/07]
- 張子強為啥沒綁架李嘉誠? [2014/10]
- 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受益匪浅) [2014/06]
- 酒精(包括啤酒、葡萄酒) — 人類致癌物 [2015/04]
- 上海人口中的二百五,十三點的由來 [2015/02]
- 瀟灑的上海話 [2014/12]
- 梁實秋:饞不是罪 是有品位! [2014/11]
- 美國雞腳上的毛 [2014/11]
- “血色月亮” HK可看到,属大凶之兆! [2014/10]
- 英語翻成的上海話 [2015/04]
- 因為你心中沒有別人----余秋雨被拒租 [2014/09]
- 滬上一代美食家沈京似 [2015/02]
- 老鼠掉進了米缸 [2015/03]
- 粵語中的“水”字 [2015/01]
- 只要你不開口 [2014/11]
- 中國點鈔機的悲催 [2014/11]
- 博士 [2014/11]
- 一个流浪的人,一只流浪的猫 [2014/11]
- 您說對了! [2015/03]
俗話說:“女大十八變”,那麼“十八”是指“女孩子長到十八歲時會有變化”還是指“女孩子長大後會有十八個變化”呢?
顯然,這兩種解釋都不正確。
這裡的“十八”,即非專指年齡,也非確指十八個方面的變化,而是用“十八”泛指很多的含義。類似日常生活中眾多含有“十八”的詞語也沒有具體數量指代之意,如酒有“十八裡紅”;地方有“十八灘”“十八盤”;佛教中則有“十八羅漢”“十八層地獄”;人物有“十八娘”“十八姨”,音樂有“胡笳十八拍”;俗語有“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等等。
《易》:“十有八變而成卦”
在中國古代,《易經》有“十有八變而成卦”之說。另外,在中國數字文化裡,“十八”是三、六、九的倍數。而“以三為全”的觀念早就出現在中國文化史述中。《史記》載“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太玄經》有“三,終也,數之極也。”可見,“三”雖然是最小的數單元,表達的卻是最低限度的多。而“三”的倍數“九”有完整化、集大成的意思。《鶴林玉露》有“數窮於九,九者究也”,《字彙》釋“九,同糾”,即集合之意。“數”自從古代就被賦予濃厚的文化意義,在實際生活中具有雙重功能。
“女大十八變”,亦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的具體使用,源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幽州譚空和尚》中:有一女尼想開堂說法,就去問師父,師父答道:“尼女家不用開堂。”女尼反問道:“龍女八歲成佛,又怎講?”師父說:“龍女有十八變,你與老僧試著變看一看。”在《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提到的龍女是位通神善變最後成佛的神奇女子,具菩薩行,坐蓮花座,成等正覺,得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在南方無垢世界廣說妙法。
漸漸演繹到現代,“女大十八變”是指女子在發育成長過程中,容貌性格有較多的變化。大多是用來誇讚女孩越變越美麗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