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天道酬勤”---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2014/06]
- 酸奶中yoghurt與 kefir的區別 [2015/06]
- 東陵大盜孫殿英:我為什麼要盜掘慈禧的墓? [2014/06]
- 男人手如棉,女人手如薑 [2014/07]
- 亡國悲痛凝成的不朽詩詞 [2014/11]
-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奇事! [2014/08]
- 不能进微波炉的13样东西 [2014/06]
- 94岁德文郡公爵夫人去世,她的庄园有半个伦敦市区那么大 [2014/09]
- 中國最美的禪詩 [2014/06]
-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斗米養個仇人 [2014/07]
- 張子強為啥沒綁架李嘉誠? [2014/10]
- 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受益匪浅) [2014/06]
- 酒精(包括啤酒、葡萄酒) — 人類致癌物 [2015/04]
- 上海人口中的二百五,十三點的由來 [2015/02]
- 瀟灑的上海話 [2014/12]
- 梁實秋:饞不是罪 是有品位! [2014/11]
- 美國雞腳上的毛 [2014/11]
- “血色月亮” HK可看到,属大凶之兆! [2014/10]
- 英語翻成的上海話 [2015/04]
- 因為你心中沒有別人----余秋雨被拒租 [2014/09]
- 滬上一代美食家沈京似 [2015/02]
- 老鼠掉進了米缸 [2015/03]
- 粵語中的“水”字 [2015/01]
- 只要你不開口 [2014/11]
- 中國點鈔機的悲催 [2014/11]
- 博士 [2014/11]
- 一个流浪的人,一只流浪的猫 [2014/11]
- 您說對了! [2015/03]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最新研究顯示,用米飯取代麵食有利於健康。
如同豆腐腦應該吃甜的還是鹹的一樣,吃米與吃面孰優孰劣也一直是網路上爭論的熱點。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官網獲悉,該校醫學院一位元研究者的最新研究顯示,用米飯取代麵食有利於健康,也助於控制體重,其中糙米或者黑米效果更好。
研究稱,隨著近年來高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的普及,米飯在西方國家變得越來越不受歡迎。但這可能是對大米的誤解,該研究試圖扭轉這一趨勢,其呼籲為了實現健康飲食,澳大利亞人應更多食用糙米或者黑米。
這一研究的發起者阿德萊德大學醫學院博士史祖敏(Zumin Shi,音譯)稱,傳統觀點認為大米等澱粉類食物會導致體重增加,但其實造成差異的是其中碳水化合物的品質。過去10-15年中進行的多個大型研究顯示,米飯吃的越多,對體重控制的幫助反而越大,血壓升高和血脂異常的風險也會越低。
史祖敏表示:“現有的證據充分證實,用大米代替麵食,將對健康帶來益處。如果食用的是糙米或者黑米,而不是白色大米(精米),則益處更大”,因為未精製的大米保留有一些重要成分,如穀物和麩皮,而精製過程破壞了顆粒的內核結構,並去除了膳食纖維和其他必需的微量營養素。
不過史祖敏也承認,有研究顯示米飯吃多了可能會導致血糖升高或罹患糖尿病等。而米飯的另一益處是其血糖指數(GI)是可以改變的:在煮好飯後將其放入冰箱冷卻,第二天時這些米飯的血糖指數就減少了。對於那些擔心食用米飯後血糖增高的人而言,這是一個解決方法。
這不是大米與麵食的差異第一次成為研究焦點,今年5月,著名科學期刊《科學》發表封面文章,分析水稻種植與稻米種植對中國南北方地區的影響。研究稱,在種植水稻的南部,人們更加相互依賴,而在北方小麥種植區,人們更加個人主義。研究認為,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中國南方離婚率低於北方,而北方發明專利數多於南方”。該項研究在中國引發較大反響,也引起不少爭議,被指科學性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