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天道酬勤”---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2014/06]
- 酸奶中yoghurt與 kefir的區別 [2015/06]
- 東陵大盜孫殿英:我為什麼要盜掘慈禧的墓? [2014/06]
- 男人手如棉,女人手如薑 [2014/07]
- 亡國悲痛凝成的不朽詩詞 [2014/11]
-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奇事! [2014/08]
- 不能进微波炉的13样东西 [2014/06]
- 94岁德文郡公爵夫人去世,她的庄园有半个伦敦市区那么大 [2014/09]
- 中國最美的禪詩 [2014/06]
-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斗米養個仇人 [2014/07]
- 張子強為啥沒綁架李嘉誠? [2014/10]
- 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受益匪浅) [2014/06]
- 酒精(包括啤酒、葡萄酒) — 人類致癌物 [2015/04]
- 瀟灑的上海話 [2014/12]
- 上海人口中的二百五,十三點的由來 [2015/02]
- 梁實秋:饞不是罪 是有品位! [2014/11]
- 美國雞腳上的毛 [2014/11]
- “血色月亮” HK可看到,属大凶之兆! [2014/10]
- 英語翻成的上海話 [2015/04]
- 因為你心中沒有別人----余秋雨被拒租 [2014/09]
- 滬上一代美食家沈京似 [2015/02]
- 老鼠掉進了米缸 [2015/03]
- 粵語中的“水”字 [2015/01]
- 只要你不開口 [2014/11]
- 中國點鈔機的悲催 [2014/11]
- 博士 [2014/11]
- 一个流浪的人,一只流浪的猫 [2014/11]
- 您說對了! [2015/03]
服用益生菌只是浪費錢?
提要:益生菌產品,當你健康時不會對你造成危害,但是同樣也不會有什麼益處;當你不健康時或許會造成危害。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它才會給你提供幫助。因此,健康人使用益生菌產品不過是在浪費錢。
近年來,從飲料、片劑到膠囊劑,各類益生菌產品大行其道,人們期望通過吞下數以十億計的活菌來達到保健和治病的目的。這種熱鬧主要來自生產商的鼓噪。據說益生菌產品在全球已經形成190億英鎊的市場。
但是,專家說:除了浪費錢外,益生菌產品對於普通人沒有任何額外好處。
生產商總是在聲稱益生菌產品有這樣或那樣的健康好處,比如,“可以説明你增強免疫系統,提高自然防禦能力”,“幫助形成自然排便規律”或“保持腸道中好細菌的主導地位”等。
所有這些說法,都被蓋上“未驗證”的大印。
有一個情況很能說明這一點:自2009年以來,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總共收到益生菌產品製造商提交的129份相關產品的健康聲明申請,迄今沒有任何一種被批准。
經過由20名國際專家小組嚴格的考核之後,每項聲明均被以同一理由駁回——“無法證實”。
益生菌標籤應該被禁用
自2012年12月以來,在歐洲甚至已經禁止使用’益生菌’這個單詞,這是為了防止某些粗心的消費者望文生義地產生“有益於健康”這個印象。
從技術上講,這意味著沒有任何產品可以作為生產商宣稱的可以帶來健康益處的益生菌產品來銷售。在目前歐洲的法律框架下,“益生菌”僅僅意味著告訴消費者產品中添加了某種細菌。
科學家們現在知道,我們每個人的腸道中都生活著數以萬億的細菌,構成了一個複雜的內部生態系統——人體微生物組群。
在健康飲食和沒有抗生素“打擾”的情況下,它們保持著很好的平衡狀態,並關係到宿主諸如感染、2型糖尿病和體重增加等健康問題。
儘管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腸道細菌的重要性,但問題是接受外來的的所謂’好’的細菌,即益生菌的補充能否幫助維持或者恢復這種平衡?
有益健康的說法未經證實
有關益生菌的科學研究被商家利用,被轉化成數以億計的市場。在我國,曾經“農村包圍城市” 的三株口服液就是一個代表。近年來,各種高大全的升級版仍然風靡全球。
商業化益生菌產品對於健康真的有好處嗎?
歐洲食品安全局認為,迄今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這種說法。該機構發言人說,EFSA拒絕了2009年以來所有提交的有關益生菌的健康聲明。
主要原因是在多數情況下,這些微生物“缺乏足夠的特徵”,這意味著品種和菌株不清楚,而這一點對於生產商的具體產品是“至關重要”的。
生產商聲稱的如“健康腸道、增加總體幸福感、增強身體的抵抗力”等效果,表述含糊,無法進行科學評估。
最為重要的是,很多說法缺乏“足夠高品質的人體研究’證據的支持。
“好”細菌未能達到腸道
上個月,倫敦大學藥劑學院研究人員對於八款益生菌產品(包括5種膠囊或粉末製劑和三個液體產品)的檢測結果給予該行業以致命一擊——膠囊和片劑所含細菌在未到達腸道之前已經在胃內被胃酸殺死了。相對而言,液體產品被認為可以有相當數量的細菌能夠順利地到達腸道。
但是,研究人員解釋說,他們並沒有對益生菌的功效進行評估,而是僅僅對於細菌能否到腸道內進行了檢測。“在那之後,誰知道會發生什麼?”
服用藥丸不會有幫助
如此說來,人們購買和使用這些沒有經過官方認可的證據支援的、並希望獲得定義模糊的健康上的好處,只是在浪費金錢嗎?
利物浦皇家大學醫院的腸道相關疾病專家喬納森•羅德斯教授說,“腸道細菌與健康之間複雜的關係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認識,改變腸道細菌可能對健康產生影響”。
他指出,到目前為止,益生菌只在極少數特定病例中被證明有緩解作用。
最近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的一項由加拿大科學家完成的大規模系統分析涉及84項研究報告,超過10000名患者的國際試驗的結果。
結論是:“在一般情況下,益生菌有利於預防和治療胃腸道疾病。”
但問題是,只有某些細菌,對於極少數的非常特殊的疾病,諸如艱難梭菌感染和強大(廣譜)抗生素導致菌群紊亂引發的腹瀉才能產生影響 。
對於普通人,“以防萬一”為基礎的服用益生菌產品不可能獲得多少好處。
亞伯丁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微生物學家則警告說,“如果你是健康的,益生菌產品不太可能給你帶來任何傷害,而且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能會有一些好處,比如你使用了廣譜抗生素。但是,如果你已經不健康 – 尤其是如果你有某種胃腸炎症 – 這可能意味著風險,即益生菌可能讓你更糟,而不是更好。”他在2008年主持完成的一項研究中拋出一個著名的觀點:“在任何情況下使用益生菌都是不可取的”。
一組荷蘭研究人員進行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試驗,試圖研究益生菌能否防止患者頻繁遭受這種致命感染。結果,在給予6菌株“聲譽無瑕疵的益生菌”構成的混合物後,16%的患者發生死亡,而對照組死亡率為9%。
益生菌產品有點類似於維生素補充劑,正常飲食的健康人完全可以通過飲食獲得足夠維生素,完全無需通過補充劑來額外補充。
益生菌也是一樣的——如果你是健康的,也就是說沒有證據證明你的腸道菌群失衡,那麼你可能不需要益生菌。
科學家的分歧
總體上,益生菌行業內部的科學家堅稱有足夠的證據來支援他們有關益生菌有益健康的說法,歐洲食品安全局拒絕批准這些申請是沒有道理的。
而更多的獨立科學家則不認同這種說法。
什麼情況下益生菌有效
吞服數十億計的細菌已被證實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是有説明的,這些主要涉及腸道健康方面,包括隱窩炎、幽門螺桿菌感染、艱難梭菌感染和服用強力抗生素關聯腹瀉。
倫敦國王大學醫院研究者給186例患者服用一種被稱為Symprove的液體益生菌飲品,經過12周治療與安慰劑相比,它減輕了患者的疼痛程度。這項研究在今年早些時候發表在《消化系統藥理學與治療學》雜誌上。
綜上所述,對於健康人而言,服用益生菌產品並不能提供額外的健康好處;很多產品中的細菌並不能到達腸道;益生菌只有極少數菌群失調情況下才能提供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