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天道酬勤”---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2014/06]
- 酸奶中yoghurt與 kefir的區別 [2015/06]
- 東陵大盜孫殿英:我為什麼要盜掘慈禧的墓? [2014/06]
- 男人手如棉,女人手如薑 [2014/07]
- 亡國悲痛凝成的不朽詩詞 [2014/11]
-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奇事! [2014/08]
- 不能进微波炉的13样东西 [2014/06]
- 94岁德文郡公爵夫人去世,她的庄园有半个伦敦市区那么大 [2014/09]
- 中國最美的禪詩 [2014/06]
-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斗米養個仇人 [2014/07]
- 張子強為啥沒綁架李嘉誠? [2014/10]
- 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受益匪浅) [2014/06]
- 酒精(包括啤酒、葡萄酒) — 人類致癌物 [2015/04]
- 瀟灑的上海話 [2014/12]
- 上海人口中的二百五,十三點的由來 [2015/02]
- 梁實秋:饞不是罪 是有品位! [2014/11]
- 美國雞腳上的毛 [2014/11]
- “血色月亮” HK可看到,属大凶之兆! [2014/10]
- 英語翻成的上海話 [2015/04]
- 因為你心中沒有別人----余秋雨被拒租 [2014/09]
- 滬上一代美食家沈京似 [2015/02]
- 老鼠掉進了米缸 [2015/03]
- 粵語中的“水”字 [2015/01]
- 只要你不開口 [2014/11]
- 中國點鈔機的悲催 [2014/11]
- 博士 [2014/11]
- 一个流浪的人,一只流浪的猫 [2014/11]
- 您說對了! [2015/03]
“和尚”一詞,純由西域語言的音轉而來。在印度,通稱世俗間的博士為“烏邪”,到了于闐國則稱和社或和闍(Khosha),到了中國則譯成了和尚(見《寄歸傳》及秘藏記本)。所以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
因為佛教徒都崇尚和為貴。佛教認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其根源歸咎於各種欲望。因此,為了擺脫痛苦,必須寡欲,必須進行修行,忍受人間的一切痛苦。因而,佛教的人生處世哲學是主張一切調和。“和”即忍耐、服從。“和”,是佛教徒所崇尚和必須遵守的,以“和”為“尚”,即是稱職業佛教徒為“和尚”的緣由。
“和尚”原來是從梵文出來的,它的意思就是“師”。和尚本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才能夠稱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稱的。這個稱呼並不限於男子,出家女眾有資格的也可以稱和尚。但是後來習俗上這個字被用為對一般出家人的稱呼,而且一般當作是男眾專用的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