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谁给父母在美买过医疗保险 [2012/09]
- 魅力重庆——武隆天坑(一):地底有什么 [2013/09]
- 被诅咒的红提琴——观电影《红提琴》( The Red Violin) [2013/05]
- 《何以》为什么这么红? [2015/08]
- 从北大女生的悲剧说起——女孩们该怎么办? [2019/12]
- 魅力重庆——好耍又好吃的磁器口(二) [2013/08]
- 爱情如是说(十二)——大结局(下) [2013/05]
- 健康的感情 [2019/12]
- 天上掉下只小小鸟 [2012/04]
- 魅力重庆——磁器口的文化(三) [2013/08]
- 2012北京-让我们荡起双桨 [2012/07]
- 魅力重庆——磁器口的耍事(一) [2013/08]
- 爱情如是说(十二)——大结局(上) [2013/05]
- 魅力重庆——武隆天坑(三):天坑之下有桃源 [2013/09]
- 魅力重庆——芙蓉山上芙蓉洞,芙蓉山下芙蓉江(一) [2013/08]
- 【水浒新传】燕青听书悟前生,柳生拍案水浒传(上) [2015/01]
- 克鲁尼还是有演技的——观电影《后人》(Descendants) [2013/04]
- 读《<黄帝内经>现学现用》 [2012/10]
- 手术,做还是不做? [2012/09]
- 游泳池里的小乌龟 [2012/04]
- 人性的礼赞——观Sarah's Key(一) [2013/04]
- 2012北京-后海的涮羊肉 [2012/07]
- 爱情如是说(番外)——聂琴的一天 [2013/04]
- 2012北京-烟袋斜街(上) [2012/07]
- 爱情如是说(打酱油的后记) [2013/05]
第一次看到马家辉的形象是他在《锵锵三人行》里做嘉宾,和窦文涛、朱天文一起谈胡兰成其人其文。据说马因为惯写尖刻时评,人称“贱嘴马”,但那一期节目在朱天文女士面前还是很有分寸的,该说的意见还是在说,但说的上颇有风度,本来朱天文也是他给帮着约来做访谈的。
百度百科里的马家辉真是个妙人,据说少年时常在香港大排档吃早餐,身后就是打打杀杀的黑社会,“从此心底一直根植着江湖情怀”,“最爱背诵的诗句是‘为女死,为女亡,为女走入杂差房’。可惜个子长得不高,又瘦又白又深度近视,终究与黑社会无缘。”——难道只有长得像周润发、梁朝伟、刘德华那样的才配混黑社会?马后来迷上李敖,研究李敖,先去台湾念大学,后去美国念硕士、博士。最有趣的一个的故事叫“马家辉的抉择”:“江湖传说马家辉当年有过一次痛苦的抉择。两件好事同时降临:一是和舒淇演对手戏,一是主持龙应台的演讲。实在决断不下,他去征询朋友意见。朋友都说:那还用问吗?!马家辉误会了朋友的凛然正气,去主持演讲了,多年以后大家还在替他惋惜,否则,今天《色·戒》真没梁朝伟什么事。”——估计马的内心小人后悔得顿足捶胸,马太矜持微笑点头,内心吁气擦汗。
《恋繁花——序一本迟到了十八年的美丽散文》一开篇,马即交代十八年前就有出版社想给林青霞出书,负责个案的编辑是个好作家,“认定林青霞在华人影坛是‘美丽的代名词’,所以打算从一个较高的审美视域而不仅仅是‘从影回忆录’之类的八卦猎奇角度去理解、诠释她的生命经验,书内文章由林青霞亲撰最好,由专人代理亦行,底线是该书的关注焦点乃生命路途上的幽微细致而不仅仅是水银灯下的炫目花边。”现在这本书晚了十八年,马认为“这虽然是一本迟来的书,却必是一本超越当初构思理想的书,理由是林青霞在过去十八年积累了更曲折深厚的生命经验,先为人妻、再为人母、影坛暂别、父母离世……十八年间她饱尝了人生路上而不仅仅是舞台布景的风云色变,她拥有了源于血肉的剧本出于肺腑的台词责无旁贷的戏份,她是监制亦是导演更是演员,个中深刻蚀骨自非昔时岁月所能比拟。”
马在序言中说,“亲自提笔是重要的。因为精准。你的喜怒你最懂,决定用哪个字词跟世人见面,不会有人比你更有资格发言。文类形式亦是。当你告诉读者‘这是一本自传’,所有人都会对内容的完整及记忆的完备产生了既定的预设,作者亦有责任承担这种预设,所以必然失去自由。散文则属于另一类回忆坐标,毋需系统,不限时序,读者和作者皆可随心所欲地在文字场景里游移漫步,写其所写,阅其所阅,互不相欠。”马关于自传和散文的比喻通俗易懂:“写自传如盖房子,大门走廊客厅饭厅露台厨房厕所寝室统统有个理之所当的相对位置,结构严密,含糊不得,稍为失序即觉有异,但以散文承载回忆则像培植一座私人花园,栽花种草尽是女主人的性情抉择,花草的品种与布置皆由女主人说了算,不存在什么合不合理的争辩空间。”
马对《窗里窗外》的阅读理解是:“无论把笔触指向何时何事何处,林青霞其实都在或明或暗地追问事情为何变得这样以及假如不是这样又到底应该变成哪样。因此,与其说林青霞在向读者重述记忆,不如说她在为自己重整记忆;生命经验的积累毕竟够多了,她不止是在recalling,她还在re-positioning;她不止在记事,她还在理解、诠释,并且不断叩问事情背后的可能意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