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谁给父母在美买过医疗保险 [2012/09]
- 魅力重庆——武隆天坑(一):地底有什么 [2013/09]
- 被诅咒的红提琴——观电影《红提琴》( The Red Violin) [2013/05]
- 《何以》为什么这么红? [2015/08]
- 从北大女生的悲剧说起——女孩们该怎么办? [2019/12]
- 魅力重庆——好耍又好吃的磁器口(二) [2013/08]
- 爱情如是说(十二)——大结局(下) [2013/05]
- 健康的感情 [2019/12]
- 天上掉下只小小鸟 [2012/04]
- 魅力重庆——磁器口的文化(三) [2013/08]
- 魅力重庆——磁器口的耍事(一) [2013/08]
- 2012北京-让我们荡起双桨 [2012/07]
- 爱情如是说(十二)——大结局(上) [2013/05]
- 魅力重庆——武隆天坑(三):天坑之下有桃源 [2013/09]
- 魅力重庆——芙蓉山上芙蓉洞,芙蓉山下芙蓉江(一) [2013/08]
- 【水浒新传】燕青听书悟前生,柳生拍案水浒传(上) [2015/01]
- 克鲁尼还是有演技的——观电影《后人》(Descendants) [2013/04]
- 读《<黄帝内经>现学现用》 [2012/10]
- 手术,做还是不做? [2012/09]
- 游泳池里的小乌龟 [2012/04]
- 人性的礼赞——观Sarah's Key(一) [2013/04]
- 2012北京-后海的涮羊肉 [2012/07]
- 爱情如是说(番外)——聂琴的一天 [2013/04]
- 2012北京-烟袋斜街(上) [2012/07]
- 爱情如是说(打酱油的后记) [2013/05]
“我们的生活似乎在代替我们过日子,生活本身具有的奇异冲力,把我们带得晕头转向;到最后,我们会感觉对生命一点选择也没有,丝毫无法作主。当然有时候我们会对这种情形感到难过,会从全身冒冷汗的噩梦醒过来,怀疑‘我是怎么过日子的?’”
余德慧在《<西藏生死书>的冥想 》里说,“因为接受死亡太难,所以《西藏生死书》就成了提醒的暮鼓晨钟,每天床前读几页,可以作为‘成住坏空’的警觉。可是,在警觉中,我们慢慢有了改变,首先我们很奇妙地看到自己做的事情,在隐隐约约之间有种脱离,在任何事情忙完之后,秋云、夕阳、街头的霓虹灯静静地在眼前流泄,即使在白天也有一种夜晚的心情。
……中年之后,人要开始有行脚的感觉,而不是紧紧守住已经拥有的事物。这并不是指事业或成就,而是精神意识。
……中年行脚意味着离开,到远方去。我们要开始在精神上出门,去看那些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事物:生老病死。‘生’是喜悦,也是受苦的起点;老即将至,无名恐惧念念如是;病的缠身,却是修练;死亡则是一片茫然的处所。”
袁琼琼在《冥界通关手册》中说:
“《西藏生死书》是在一个前提下写作的,就是轮回观。是在相信‘人类有肉体之外的生命,死后依然存在,并且有知觉’的信念下,这本书才有意义。
……这本书可以视同《西藏度亡经》(即《中阴闻教得度》Tibetan Book of the Dead)的解说。《度亡经》公认难解,除了内中充满宗教专有名词外,也由于它在谈论一个我们经验以外的世界。在那个领域中,疆界不是以空间或时间做区分的。亡者进入的这个境界里,时间是短暂到一弹指,又同时恒长到无限;空间是广袤到不可思议,又同时狭隘到不足方寸。写作者虽已将所谓的‘中阴’过程规划成我们能了解的‘七七’,但真正的死后世界要远比这复杂得多。
……而《西藏生死书》把它通俗化,不但用现代人能了解的字句做解说,还辅以符合现代思想观念的演绎。另也不乏一些‘推广’辞句,告诉大家研究这本所书,不但可以知道如何死,更可以启发人如何生。常人爱说‘死’是一了百了,本书告诉你:死不但没法一了百了,死得不好,非但是丧失了解脱的‘权益’,连下辈子也会过得不好。在‘临终关怀’逐渐受到重视的现在,《西藏生死书》提供的是心灵层面的安慰。它笃定的告诉你:‘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由于死后尚有生命,这本书就有点像新生入学手册。即将‘入学’的人最好读一读。尚未‘入学’的,也不妨提前开始学前教育。
……我们对死亡之国知道的比外太空还少。太空船出了大气,还有些照片、陨石带回来;但是没有人,即使那些声称死后复生的人,也从未有任何证物留作纪念。所有可以证明它‘是’的,也同样可以反证它‘非’。
但是人类的谜题不止死亡一项,不能因为我们在现有的学理上无法确认,就否定它的存在。……如若我们可以因此学到安详的死,或许会懂得如何从容的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