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情一缕,北国饭店的熏肉大饼和豆浆油条 [2011/11]
- 饮食艺术的强烈震撼——北京大董烤鸭创意菜 [2011/11]
- 游子的安慰——在旧金山唐人街品港式午茶 [2012/03]
- 香椿,马兰头,清新隽永的初春乡野之味 [2012/03]
- 芝加哥海军码头华丽丽的海鲜大餐 [2012/01]
- 香港自由行美食日记—— 精致的雀笼点心 [2012/03]
- 醇浓鱼汤润如酥 [2011/10]
- 桃花流水炸虾肥 [2011/10]
- 酸甜剔透“瓦块鱼”-梁实秋笔下的经典名菜 [2011/10]
- 清蒸扇贝,鲜至无与伦比的人间美味 [2012/04]
- 腌笃鲜—笋之鲜的极致 [2011/10]
- 春初新韭,如花绽放 [2012/03]
“马兰头”
论起味觉上的痛苦,其实我个人认为,最痛苦的还并不是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吃不到,而是面对着一种从来没有任何概念的食物,光在那道听途说它是如何如何的美味,自己却干瞪眼完全想像不出它的滋味,这不是更难受是什么呢?
马兰头对我而言就是这样一种食物。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很多知名作家的作品里都会满怀深情地提到这种小小的野菜。洋溢在字里行间的,除了思乡之情,就是强调再三而又令人垂涎的“清香”二字。好像马兰头一出场,除了荠菜和篓蒿之外,别的菜就统统配不上“清香”二字了,难道真就有那么玄乎么?
也不是不想亲自尝上一尝。可问题就在于现如今很多人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菜市场的大众蔬菜都不见得能全叫得上名来,更不要说那些埋没在杂草丛中不起眼的野菜了。白读了半天名人佳作,口水都流了一地了,却无论如何也没法从野地里辨认出这“清香无比”的乡野佳人来,着实是顿足捶胸,痛苦莫名。。。
真的是没法子!本来就才疏学浅,要是问问别的朋友:“知道哪儿能挖到马兰头么?”,人家多半都是一脸茫然:“马兰头是什么?”这就更不可能知道应该到哪里去挖了。
于是马兰头就这样在记忆里“清香”了许多年,一直都无缘得见。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终于有了那么一天,菜市场上突然出现了一筐陌生的野菜。好奇问道“这是什么?”人家答曰“马兰头,凉拌了吃的”。当下心头一阵狂喜,立刻买下!这下终于可以得见庐山真面目了!!
既然卖菜的都说了,应该凉拌。于是借用了“香干拌蒿子”的做法,如法炮制,味道想来应该不会错!
不过这次用的是“熏干”,外表有一层烟熏的味道,很香。要说熏干这个东西,基本上是百搭不厌,炒香芹,炒蒿子杆,炒油菜,炒菠菜,炒豌豆尖。。。简直是愿意炒什么就可以炒什么,真是不服不行。
做法简单至极。马兰头洗干净用开水焯一下,切成细末,和同样切碎的熏干拌在一起,加上盐和香油就可以了。不过,少许加一点点糖和醋(一定不要多),还会有意外的惊喜呢!
野菜野菜,吃的就是这个质朴的山野风味。一试之下,果然是满口清香,余韵无穷!这个滋味,哪里是那些工业化栽培出来的蔬菜可以比得了的呢?
憧憬了那么多年之后,“清香”这两个字,终于从书本里走了出来。小菜配上清粥,那个中滋味,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
要是也想吃,不妨到自家后院去找找看哦!~~~
“香椿“
前两天刚刚过了春分,春天的六个节气已然过去了三分之二。
不过遗憾的是,外面仍然没有一点春暖花开的迹象。北京的春天,一向短暂得出奇。四月份花才开,五月份就匆匆进入夏天了。要想抓住春天的气息,还真不如到菜市场去好好转转才是。
嫩绿的荠菜已经上市了,春笋,鲜蚕豆也都纷纷登场,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当然了,无论如何也不能缺了这个主角——香椿!看起来其貌不扬,吃起来却齿颊生香的香椿树的嫩芽。春天清新味道,全都包含在里面了!
用开水烫过之后,红粉佳人就只好乖乖地变成小家碧玉了。
切碎了,打入两个鸡蛋,加上盐和一点点葱花,搅匀了下锅细心煎熟就是。
嘿嘿,外酥里嫩,异香扑鼻,馋死人不偿命啦!!!!
不过,就香椿煎鸡蛋一种吃法又怎么可能够呢?香椿还有一种更本味的吃法就是用来凉拌豆腐,极度简单,却又是极度美味,真是无论吃多少次也不会厌!或者还可以再粗旷一点,干脆就直接“凉拌香椿”直接吃!无论哪种吃法,都是一个字:香!
不管如今的农业科技再怎么发达,有些东西还是不能不跟着节气走的。虽然黄瓜西红柿大白菜之类的蔬菜早就可以四季栽培,见怪不怪,但是香椿行吗?一年不也就只能眼巴巴地吃这么几天么?
好像这世间一直都存在着这样一个真理:”越是少,越是不容易吃到的东西,就越是觉得稀罕“。尽管这东西本身也未必真的就有多好吃,多金贵。但就是馋,眼巴巴的那种馋,望穿秋水的那种馋。。。
没法子,人性向来都是如此,真的是无计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