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孩子回中国读书的故事(上)-尝试中国普通小学的挫折教育 ... [2013/04]
- 无法找关系或砸钱开后门 华妇用假住址为孩子申报名校被揭露 ... [2013/04]
- 陪孩子回国读书的故事(下)-如果你想毁了你的孩子,就把他送到中国人办的“国际学校 ... [2013/04]
- 谁在保持中国文化?看看这些精美无比的刻印篆章 [2012/07]
- 小伊越来越美丽,成龙越来越丑陋 [2013/01]
- 惊见1989年天安门广场的事写在加拿大的教科书中 [2012/04]
- 加拿大,教我如何不爱你 [2013/07]
- 他们像一群猪一样 被驱赶着上了手术台 [2012/05]
- 前夫的关怀也温暖 [2012/01]
- 毛泽东是中国千年大忽悠 [2012/07]
- 只要刘霞没解放 习李政改无指望 [2013/01]
- 我的父亲 [2011/11]
- 来看村姑推销自己 - 请看为什么您要投我的票 [2012/08]
- 从中国和美国的办案不同看出什么叫民主 [2013/07]
- 我有鉴别好人坏人的试金石: 尊重生命 [2012/03]
- 这里真有五毛,这里有真五毛 [2012/06]
- “逢中必反”的论调可以休矣 [2012/03]
- 是什么让陈光诚生活的世界如此的黑暗? [2012/05]
- 没有六四镇压,中国也许早已实现了新闻自由 - 加新闻工作讲座在国内因六四被取消的 . ... [2012/06]
- ”装”的时代 [2012/06]
- 儒学真的救不了中国 - 回应赌博客有关儒学跟普世价值观没有冲突的说法 ... ... ... [2013/03]
- 贝壳村惊现文革式“大字报” [2012/06]
- 村姑保卫毛主席的光荣事迹 [2012/10]
- 台湾人离我更近了 - 读Zephyrus博友对中国政治的观察和感想的博文有感 ... ... ... . ... [2012/06]
加拿大价值观浅谈(四)
承担维护传播价值观的公民义务
作为加拿大华人,一个显著的民族群体,我们具有着一个独特的角色,不但要认同加拿大价值观,而且应该承担起积极传播加拿大价值观的公民义务,特别通过各种方式向我们的在华同胞介绍。因为这是符合双方人民利益的好事。在一个民主的国家里,国家利益既是人民的利益,而在一个专制的社会,国家利益根本不是全体人民的利益而是少数特权阶层的利益。所以,对这些人类向往的美好价值观的态度,是试验一个人的良心和良知的试金石。在加拿大的一个政府对外政策网站中,笔者摘译了以下一段文字:
加拿大人深信我们必须在国际上遵循我们的价值观。人民推崇这些价值观是为了这些价值观本身的缘故,但是他们也懂得我们的价值观和权利不会得到保障如果我们不在国际环境中遵循这些准则。加拿大不是一座孤岛:如果国外人民的权利得不到保护,加拿大人最终会在国内感到这些影响。他们懂得,我们的经济和安全利益是通过最大可能地尊重环境,人权,参政,自由市场以及法治来得到的。在哪里遵循这些,在哪里就有更大的稳定和繁荣的前景 – 反之,就有动荡和贫困之虞。对这些价值观的遵循,因此,同时是其目的本身,也是达到其它重点目的的手段。
很请楚,如果我们不能作为加拿大的一员去维护我们这些普世价值观,总有一天,这些价值观会被国内国际的腐败黑暗势力侵蚀变得残缺不全。这里,有着我们所有成为公民的中国移民的一份责任。
尊重人权不可回避
最后,谈到加拿大价值观,不能回避的是加政府对待人权问题的态度。这一问题在我们海外华人社区现在也变成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主要是慑于原居国的政治气氛。任何人,哪怕是不识字的人,都会向往享受人人平等的天赋权利。加拿大的基本价值观里处处体现了尊重人权的精神。作为一个民主政体,加拿大在保护人权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加拿大官方网站,有这样一段话阐述了加国对人权问题的关注:
人权问题是加拿大人对国际关注和行为的一个首要领域。政府认为对人权的尊重不仅是我们的一个基本价值观,也是一个在发展稳定,民主和繁荣的和平共处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起草国际人权宣言致近期包括儿童权利公约,我们都在为达成国际上弘扬人类自由和尊严的共识的起着先锋作用。我们对在国际上促进妇女儿童的权利,以及对他们在经济中的作用的关注都持有正确的赞同态度。人权将继续是一个加拿大国际援助项目的优先考量。在这一方面,加政府赞扬加拿大人权和民主发展国际中心的优异工作。
我们移民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以保护公民权利为己任的社会,应意识到我们必须在国际上也遵循加拿大价值观。人民推崇这些价值观是为了这些价值观本身的缘故,但是如果我们不在国际环境中遵循这些准则我们的价值观和权利不会得到保障。加拿大不是一座孤岛:如果国外人民的权利得不到保护,加拿大人最终会在国内感到这些影响。加拿大的经济和安全利益是通过最大可能地尊重环境,人权,参政,自由市场以及法治得来的。在哪里遵循这些,在哪里就有更大的稳定和繁荣的前景 – 反之,就有动荡和贫困之虞。对这些价值观的遵循,因此,同时是其目的本身,也是达到其它重点目的的手段。
中国目前也在推崇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我们海外的华人,同国内同胞血肉相联,心气相接,我们已然享有了目前这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的保护,应该尽自己一份力量,让母国的社会也能更快的进步,更多的同胞也能尽快得到更多的享受到人的基本权利。正如许多有识之士所言,保护公民基本权利才能让社会走向和谐;实行了民主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和繁荣。在一个社会贫富差距极大,官员大谋私利,媒体舆论不敢发声,百姓被处处鱼肉的社会,靠政府喊破嗓子,靠一台台粉饰太平的靡靡歌舞,也是营造不出来一个老百姓能感受到的清平盛世来。和谐要靠一个公平的社会制度(包括司法的公平),自由的言论环境,互相尊重的人际和社会关系,健康的文化生活,爱护人民的政府。所有这一切,都只能从保护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做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权”问题。我们只有在系统地认识了加拿大这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才能更请楚地认识到为什么加拿大在国际上坚持和维护人权价值观是这么重要和正确。
长久以来,很多人由于旧有观念的影响,总以为经济是压倒一切的衡量一个社会的标准,总把经济发展作为唯一的或最重要的目标。从几十年灾难和动乱中走过来的中国人,确实渴望在丰衣足食之后,追上国际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渴望富足的生活。但是,这种渴望到最终只是满足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标准,而且,只有那一部分人富了起来,而广大的底层百姓却要承受诸多不公平的待遇,那就要想想这个社会有了什么问题。那么我们生活在较先进社会制度中的人,至少应该同我们国内的同胞沟通,介绍我们身处的社会的优异方面,提高人民的维权意识,只有人人都能有了理直气壮要求自己的基本权利,而进一步全力维护自己的人权,动手铲除反人民,反社会,反道德的精神垃圾和不良制度,这个社会才能一步步走向进步,走向光明。到那时,作为心系祖国的海外华人,难道我们不会为同胞们过上了更加快乐的生活而为他们衷心喜悦吗?
调整心态 享受新生活
也有一些人,当年放弃了优越的专业和工作环境,来到加拿大这个异国他乡。由于语言和其它问题,再也无法重拾往日辉煌,再也无法获得在原居国的社会等级,失落感严重,无法融入新的社会,沈浸在抑郁中不可自拔,即使生活在天堂般的加拿大,也无法欣赏她的美好。总在衡量着移民的“失”与“得”中不可自拔。和这些问题也同调整自己的人生观有关系。我们中国的社会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不论王室平民,传统上都是有着“望子成龙”的心态。虽然文革时期,大力宣扬“革命工作不分贵贱”,但是,社会现实却教导着人们什么是“贵”,什么是“贱”。乃至“经济”发展到现今的地步,已经在重温封建社会那种“笑贫不笑娼”的社会心态。
确实,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失去了往日的社会地位,而且将永远不可能重新得到。这对把根拔起,移植到新的土壤的人生大调整也是可预料和正常的。这个“失”应是预料中的事。不应把自己看作是“牺牲品”。而应该点算自己用这个“失”所换来的东西。对我个人来说,也有一个失落感严重,惶惑不安,为生存博命,无心融入新社会的过程。可是我却常常看到在这里,有很多普通人,只是在超市做收银员,可是浑身却洋溢着快乐和自信;而我们一些同胞,哪怕是找到了一份固定工作,也会觉得工作太不上档次,或工资不高,或无法彰显自己的实力而感到太不起头,无法快乐,充满自卑。这样的心情是太辜负了加拿大的大好河山了。我也曾有过这种太多埋怨的移民生活。在经历了人生艰难坎坷,洗净铅华,不再计较名与利之后,却欣喜地发现,一个快乐的生活就在眼前。个人的价值观在加拿大基本价值观的沁润中,渐渐得到调整。开始感受到这些加拿大价值观的美好和珍贵。当一个人从心里认同她所生活的国家的价值观并自愿地遵循着这些价值观的时候,难道她的生活还能不愉快吗?而愉快地生活不就是人人终生所追求的吗?
实际上,在了解了加拿大的基本价值观,特别是多元文化这一价值观之后,你就会更加欣慰地感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多么接近理想的人类社会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每个加拿大人都应该遵循的基本价值观,才有了保全你个人,你原有社会的信仰,习俗,风俗的可能。因为多元文化这一价值观念的主旨就是要在共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发挥这些差异所带来的新的智慧和创新机会。所以才有了我们能身在温哥华,还是吃着中国餐馆,上中国市场,说中国话,读中文书,上中文学校的自在生活。而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凝聚力和实力就是这个宽容人道的社会所得到的回报。(完)
参考网站:
http://www.cic.gc.ca/English/citizen/look/look-02e.html
http://www.international.gc.ca/foreign_policy/cnd-world/chap5-en.asp
http://www.cic.gc.ca/English/citizen/look/look-02e.html
温哥华南面的菲沙河 (无为村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