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孩子回中国读书的故事(上)-尝试中国普通小学的挫折教育 ... [2013/04]
- 无法找关系或砸钱开后门 华妇用假住址为孩子申报名校被揭露 ... [2013/04]
- 陪孩子回国读书的故事(下)-如果你想毁了你的孩子,就把他送到中国人办的“国际学校 ... [2013/04]
- 谁在保持中国文化?看看这些精美无比的刻印篆章 [2012/07]
- 小伊越来越美丽,成龙越来越丑陋 [2013/01]
- 惊见1989年天安门广场的事写在加拿大的教科书中 [2012/04]
- 加拿大,教我如何不爱你 [2013/07]
- 他们像一群猪一样 被驱赶着上了手术台 [2012/05]
- 前夫的关怀也温暖 [2012/01]
- 毛泽东是中国千年大忽悠 [2012/07]
- 只要刘霞没解放 习李政改无指望 [2013/01]
- 我的父亲 [2011/11]
- 来看村姑推销自己 - 请看为什么您要投我的票 [2012/08]
- 从中国和美国的办案不同看出什么叫民主 [2013/07]
- 我有鉴别好人坏人的试金石: 尊重生命 [2012/03]
- 这里真有五毛,这里有真五毛 [2012/06]
- “逢中必反”的论调可以休矣 [2012/03]
- 是什么让陈光诚生活的世界如此的黑暗? [2012/05]
- 没有六四镇压,中国也许早已实现了新闻自由 - 加新闻工作讲座在国内因六四被取消的 . ... [2012/06]
- ”装”的时代 [2012/06]
- 儒学真的救不了中国 - 回应赌博客有关儒学跟普世价值观没有冲突的说法 ... ... ... [2013/03]
- 贝壳村惊现文革式“大字报” [2012/06]
- 村姑保卫毛主席的光荣事迹 [2012/10]
- 台湾人离我更近了 - 读Zephyrus博友对中国政治的观察和感想的博文有感 ... ... ... . ... [2012/06]
最近跟网友切磋学英语的窍门。我最诚恳的一句话是:培养语感。
中国人学英语是真的了不起。什么样的难关不能克服?托福考满分的也不是新闻。国内现在更是到了全民学英语的地步。铺天盖地的英语培训学校和课程,可让象新东方这样的商业性培训机构赚足了钱。而且现在学英语条件同当时我们学习时不可同日而语。听力,声像,外教都是唾手可得。但是我知道,那些会研究考试题的考试机器们拿了奖学金来到海外,连最简单的英语会话也磕磕巴巴地表达不清。还有不少人,觉得自己的英语讲得挺流利,可是跟普通讲英语的人(不是少数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从事跟中国有关的专家沟通时),别人很难听懂他们的话。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长期(或在很大一部分学英语生涯中)学的英语是非英语学者编的,因而不是真正纯粹的英语,或活的英语。(我前几年在国内教了一年英语,教过不同年龄不同学校的学生,有权发发言。)一般的人没有受过同英语是二外的人沟通的培训,一般也没有耐性听你结结巴巴的说些很浅薄的寒暄话。还有更少的一部分人,包括学英语专业的,当然能应付社交会话,也能进行所熟悉领域的话题的交谈,但是,要让他们再进一步达到同说英语人士完全无障碍地沟通的地步,那就不是一两天能做到的。写英文同理。这要求你有深厚的规范英语的语感,才能运用起来就像行运流水那样挥洒自如。
说到此,我想起多少年前我及我的同事们的无知。我有个同事,被单位派来加拿大接受培训,在多伦多居住了一年。第二年,我们也被荣幸地派来了。我们兴冲冲地去见她,我们都心想,不知她现在英语说得有多好了。结果见到她时,大失所望。怎么她的英语还是那么臭,最拿手的就这么一句"...something like this." 一致认为她一定是光顾着打黑工,不好好学英语。从此瞧她不起。现在,自己比她呆的时间多了多少倍,可还是常常说话惹儿女惊叫,生活上的小单词也要请教他们。才意识到当年是多多少少冤枉人家了,自己是多么无知。这是项长期艰苦的脑力劳动啊。这是因为,要达到纯熟无疵的程度,那已不单是仅仅语言技巧问题,而要更多地融进和深入到使用英语的文化生活中去熟悉他们的语境,生活常识,习俗,价值观,文学艺术等等,才能较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具体地说,你的规范英语语感。你才能在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话。
所以,学英语的语法,是学英语的低级阶段,也是技术上能掌握的阶段,可以刻意规划学习时间的阶段,一旦基本语法过了关,想要有朝一日或尽快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就不是一日之寒了。对于移民来说,应该说是个终身学习的问题。
当然,说个笑话(其实也不是个笑话),有一个方法是最有效的。那就是找个英语是第一语言的生活伴侣,那,不过两三年,就修炼“圆满”了。可是,这不是普遍现象啊!已经生活在英语国家的移民,提高英语的机会还是比比皆是,毋庸赘言。在中国,可以通过多读原著,多听广播,和多看英语人士主持/演出的电视和原版电影来实现。那么说到读文学作品,在生活节奏如此快捷的时代,一定要挑拣精品作品来读。这个道理很简单。能写字的人千千万万,平庸垃圾文字也成堆成车,我们没有时间赔上我们宝贵时间来欣赏这些东东(赶时髦一下)。就像我们不让自己的孩子多吃垃圾食品一个道理。不但钱花了,还会对身体有害。那么,乱读平庸低级趣味的英语,也会让你沾染上低级品位而不自知。如果在原语言人士面前,班门弄斧,不是白跌自己的价吗?
所以,对愿意讲自己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人,在多看英语电视电影以外,选择好的英语小小说阅读来培养语感是个很好的途径。耐心苦读几年,等到你能欣赏人们言谈中和电视电影中的英语笑话了,那就是该庆祝的时候了。
中国人学英语是真的了不起。什么样的难关不能克服?托福考满分的也不是新闻。国内现在更是到了全民学英语的地步。铺天盖地的英语培训学校和课程,可让象新东方这样的商业性培训机构赚足了钱。而且现在学英语条件同当时我们学习时不可同日而语。听力,声像,外教都是唾手可得。但是我知道,那些会研究考试题的考试机器们拿了奖学金来到海外,连最简单的英语会话也磕磕巴巴地表达不清。还有不少人,觉得自己的英语讲得挺流利,可是跟普通讲英语的人(不是少数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从事跟中国有关的专家沟通时),别人很难听懂他们的话。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长期(或在很大一部分学英语生涯中)学的英语是非英语学者编的,因而不是真正纯粹的英语,或活的英语。(我前几年在国内教了一年英语,教过不同年龄不同学校的学生,有权发发言。)一般的人没有受过同英语是二外的人沟通的培训,一般也没有耐性听你结结巴巴的说些很浅薄的寒暄话。还有更少的一部分人,包括学英语专业的,当然能应付社交会话,也能进行所熟悉领域的话题的交谈,但是,要让他们再进一步达到同说英语人士完全无障碍地沟通的地步,那就不是一两天能做到的。写英文同理。这要求你有深厚的规范英语的语感,才能运用起来就像行运流水那样挥洒自如。
说到此,我想起多少年前我及我的同事们的无知。我有个同事,被单位派来加拿大接受培训,在多伦多居住了一年。第二年,我们也被荣幸地派来了。我们兴冲冲地去见她,我们都心想,不知她现在英语说得有多好了。结果见到她时,大失所望。怎么她的英语还是那么臭,最拿手的就这么一句"...something like this." 一致认为她一定是光顾着打黑工,不好好学英语。从此瞧她不起。现在,自己比她呆的时间多了多少倍,可还是常常说话惹儿女惊叫,生活上的小单词也要请教他们。才意识到当年是多多少少冤枉人家了,自己是多么无知。这是项长期艰苦的脑力劳动啊。这是因为,要达到纯熟无疵的程度,那已不单是仅仅语言技巧问题,而要更多地融进和深入到使用英语的文化生活中去熟悉他们的语境,生活常识,习俗,价值观,文学艺术等等,才能较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具体地说,你的规范英语语感。你才能在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话。
所以,学英语的语法,是学英语的低级阶段,也是技术上能掌握的阶段,可以刻意规划学习时间的阶段,一旦基本语法过了关,想要有朝一日或尽快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就不是一日之寒了。对于移民来说,应该说是个终身学习的问题。
当然,说个笑话(其实也不是个笑话),有一个方法是最有效的。那就是找个英语是第一语言的生活伴侣,那,不过两三年,就修炼“圆满”了。可是,这不是普遍现象啊!已经生活在英语国家的移民,提高英语的机会还是比比皆是,毋庸赘言。在中国,可以通过多读原著,多听广播,和多看英语人士主持/演出的电视和原版电影来实现。那么说到读文学作品,在生活节奏如此快捷的时代,一定要挑拣精品作品来读。这个道理很简单。能写字的人千千万万,平庸垃圾文字也成堆成车,我们没有时间赔上我们宝贵时间来欣赏这些东东(赶时髦一下)。就像我们不让自己的孩子多吃垃圾食品一个道理。不但钱花了,还会对身体有害。那么,乱读平庸低级趣味的英语,也会让你沾染上低级品位而不自知。如果在原语言人士面前,班门弄斧,不是白跌自己的价吗?
所以,对愿意讲自己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人,在多看英语电视电影以外,选择好的英语小小说阅读来培养语感是个很好的途径。耐心苦读几年,等到你能欣赏人们言谈中和电视电影中的英语笑话了,那就是该庆祝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