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孩子回中国读书的故事(上)-尝试中国普通小学的挫折教育 ... [2013/04]
- 无法找关系或砸钱开后门 华妇用假住址为孩子申报名校被揭露 ... [2013/04]
- 陪孩子回国读书的故事(下)-如果你想毁了你的孩子,就把他送到中国人办的“国际学校 ... [2013/04]
- 谁在保持中国文化?看看这些精美无比的刻印篆章 [2012/07]
- 小伊越来越美丽,成龙越来越丑陋 [2013/01]
- 惊见1989年天安门广场的事写在加拿大的教科书中 [2012/04]
- 加拿大,教我如何不爱你 [2013/07]
- 他们像一群猪一样 被驱赶着上了手术台 [2012/05]
- 前夫的关怀也温暖 [2012/01]
- 毛泽东是中国千年大忽悠 [2012/07]
- 只要刘霞没解放 习李政改无指望 [2013/01]
- 我的父亲 [2011/11]
- 来看村姑推销自己 - 请看为什么您要投我的票 [2012/08]
- 从中国和美国的办案不同看出什么叫民主 [2013/07]
- 我有鉴别好人坏人的试金石: 尊重生命 [2012/03]
- 这里真有五毛,这里有真五毛 [2012/06]
- “逢中必反”的论调可以休矣 [2012/03]
- 是什么让陈光诚生活的世界如此的黑暗? [2012/05]
- 没有六四镇压,中国也许早已实现了新闻自由 - 加新闻工作讲座在国内因六四被取消的 . ... [2012/06]
- ”装”的时代 [2012/06]
- 儒学真的救不了中国 - 回应赌博客有关儒学跟普世价值观没有冲突的说法 ... ... ... [2013/03]
- 贝壳村惊现文革式“大字报” [2012/06]
- 村姑保卫毛主席的光荣事迹 [2012/10]
- 台湾人离我更近了 - 读Zephyrus博友对中国政治的观察和感想的博文有感 ... ... ... . ... [2012/06]
最近学校发生了一件华人家长作假为孩子报名的事,颇觉好笑。一个在列治文居住的华人家庭,一直把孩子送到在温哥华的一个私立学校上小学。今年要报名上中学时,就特别想要让孩子就读一所在华人圈里享誉颇高的中学,照说如果不是自己的校区,就得申请跨区就读。申请跨区就读要有一些原因,比如,自己的兄弟姐妹已经在这所学校就读,这种情况是被申请学校优先考虑的(也属人道吧);还有如果该校有些特殊的项目课程,比如IB项目课程等,因为要考试进入,所以就会直接录取成绩等各方面合格的学生而无论其校区;然后如果有空位,会再录取本校区的,离该校距离近的学生,最后才会考虑来自其他城市的学生。
孩子入学的事,在加拿大是不好开后门的,即使我们有听到过有大陆来的家长愿意付更多的钱来进入某所学校,可学校也没有一个账号可以接收这笔钱啊。所以这个华人家长可能考虑跨区申请被接受的可能性非常之渺小,就想了一个非常妙的办法。她找了一家住在校区内的人家,编造了一个租房契约,有那家户主的签字,然后就成了校区内的申请人了。对于校区内的孩子,学校是无条件要接受的。所以,虽然这个谁都能提供的租约文件看起来就可疑,但是也没有办法去证明其真伪。所以学校就收录了她的孩子,并且开始处理学生的档案。
当学校发函给这个孩子的校区学校要求将该生“释放”(在全省学生电子档案系统允许该生被所申请的学校接收)后,发现该生已经从电子档案中消失。后来对方学校的管理档案人员告知,这个孩子一直没有来她的校区学校就读而是在温哥华的一所私立学校上学。对方无意中透露出不解,为什么该生住在他们校区而不来他们学校就读。我们告知对方,该学生的申请资料上显示其家庭住址在温哥华!那个学校的职员后来在电话里悄悄地透露说,这个学生的母亲到学校来要求学校将电子档案中她家的地址改成温哥华的地址,说要是被温哥华学校发现她们的真实住址就遭了(却不知她家孩子的账号已经注销)。得到这一信息,我校负责招生的年轻女副校长来了劲头,就着手调查此事。可想而知,华妇所用的地址既然是在我校区内,那么该房主的孩子也应该这我校上学。校长把房主的孩子(印裔)召到办公室,问他家里有无地下室在出租,学生回说,“No”,那在2010年的时候可有人租过你家地下室,孩子回说,“No,”;那你家地下室从来有出租过吗?孩子还是说No。这下明白了,这个华妇提供的租约确实是伪造的。校长就打电话给这个孩子的父亲。
副校长结果打电话给这个房主,房主是一个印度人,房主的回答跟他的孩子可是不一样的。他得对他在租约上的签名负责啊。所以,他就硬着头皮说他家出租了地下室。副校长也是印裔的,不管她对她的印裔同胞怎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无法令这位“房主”承认事实。校长说,因为这样的造假行为,我们收录了外校的学生,我们自己校区的学生就会有上不上学的可能,这是非常不公平的。这位房主,沉默着,哼哈着,最终还是咬牙没有承认作伪租约文件。事到这一步,学校即使明知他做了假,但是也没有办法不按照法律文件上的信息处理的。所以只有认怂,就接收了这个学生,为她重新建立了电子挡案,重新申请了学生号码。
校长又使出最后一招,要正面跟那个申请学生的母亲陈述此事,电话打去没人接。到第二天下午,华妇还是回电了,可能是想赖着不回也不行。校长就说根据我们的信息,我们发现你在申请我校时有不诚实的行为,你的这种行为会对我们校区内的适龄学生造成不公平。你对你的不诚实行为有何解释?这个华妇沈吟片刻,终于说,“哎呀,这个上学的事情太麻烦了,太复杂了,我不申请你们学校了!”。就此,对这件做假事件的处理完满划上了句号。
实际上,做假的可不是这一个华妇,在各个学校,大家都心知肚明,华人家长造假的很多,因为他们太在乎上名校了,甚至从小学开始就费尽心思。那个在华人圈子里非常有名的温哥华西区小学,现在为了制止华人家长造假,已经要求家长要出示三份住址证明了,但是他们不知道,中国人向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天下事再难也难不倒中国人的。
我们从学生的资料中发现,这个房主的妻子是个华人,故推断,可能是这个华妇认识这个房主的妻子,然后,华人妻子逼着老公帮忙,中印联手,制造了这起作伪案件。这个华妇她自己太愚蠢了,本来可以轻松成功的事,自己到原校不小心说漏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