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前美国人在用什么 - 洗脸盆收集 [2019/09]
- 我对移民潮的看法 [2015/09]
- 一件小事 [2019/05]
- 川普擒鹤 [2019/02]
- 现代人大都有便秘的倾向 - 厕所史(屎)话 [2015/11]
- 中美关系正在失控,这里的华人生活在窄缝中! [2019/10]
- 10个硅谷大公司6个CEO是印度人,为何世界没有印度威胁论? [2020/04]
- 为什么大多数犹太人总是支持民主党? [2016/08]
- 星期六夜间实况(SNL)节目辱华的风波和华人表演艺术家的崛起 [2019/09]
- 为什么美国股市一直没有垮掉? [2019/08]
- 中国跟世界干了两仗了,下一仗结果会怎么样? [2019/03]
- 清明时节回国见闻 (4) - 重庆菜市场一览 [2016/04]
- 美国逐渐消失的工匠精神和史上最精美的工具箱 [2021/02]
- 与文明为敌 - 2019年起,高考政审又回来了! [2018/11]
- 最后一课 - 写在中国禁止课外补课的政策生效之时 [2021/08]
- 为什么没有归属感? [2019/06]
- 中国,一个山寨大国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超强吗? [2016/10]
- 奇惨的人生:高考上大学被人两次顶替 [2020/06]
- 从机器翻译语言说开去 [2018/01]
- 我忠实的朋友 - Trixie 的不归路 (2) [2015/06]
- NBA: 今年的总决赛势均力敌, 比分变成2:2 [2015/06]
- “印度裔正在接管美国”,对莫迪政府不是什么好事 [2021/03]
现在人们对于那些励志文章,大家都有点审美疲劳了。很多人已经对所谓的心灵鸡汤甚至产生了条件式的反应, 说教堂里牧师们在讲,长老们也在讲;公司里经理们在讲,同僚们也在讲;网络上微博大V们在讲, 自以为是的公知们在讲;不胜其烦。现在有了微信,那就不管你愿不愿意,每个人都在给你灌水,讲他们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荒趣野闻,讲他们自己喜欢的事和想法,洋鸡汤,土鸡汤,有些还加了自己的猛料,补药或者泻药,样样都给你呈上来,这么多营养和糟粕,想不胖都不行,想不生病都难。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讲究健康和养生了。
我一直都说微信是新新时代男人们的电话煲。大家都知道戴安娜公主美丽动人, 高贵大方的一面,而不太为人所知的另一面是她特别喜欢跟闺蜜们泡电话煲,一泡就是一两小时。恭喜大家,跟戴妃看齐了。
不管你是否愿意听别人在那里侃,其实你跟别人没甚区别,你也想侃。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欲望,或者说想有人听的欲望。每个人都想说话而且想别人只听不说,怎么办?篡改一句俏皮话,那就是,说自己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于是抢夺话语权,并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变得重要。从宏观来说,人民日报是这么做的,CNN也是这么做的。从个人的体会来说,不论你在公司project会上,或者是在中午与同事共进午餐的时候,甚至在教会查经的逐字逐句中,话语权总是显得微妙。有时有修养的绅士们都会揭下面具,成为了独霸讲坛的黑旋风李逵,动不动就是三板斧,见人杀人,见佛杀佛,容不下哪怕一根针;还有那些平时巧笑倩兮的淑女们也会褪尽红妆,变成了钢刀在手的一丈青孙二娘,黄蜂尾上针,针针见血,必欲致人于死地而后快。一时间口沫乱溅,嘶声力竭,一浪高过一浪,个个都是仲尼再世,颜渊复生;有时我好生羡慕星期天讲道的牧师,就他一个人说,唯我独尊;此时此刻,稍有不慎,一颗唾沫星子会变成引起世界大战的火星。一场混战下来,大家占尽口舌之快,酣畅淋漓,浑身通泰。大战的结果,当然也不会是平分秋色。久而久之,舌战群儒的,成了雄辩家;出口成章的变成了演说家;能说会道的变成了道德家;言必称神的成了牧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成了预言家;动不动就在沉思的变成了思想家;擅于扮猪吃象的变成了经理;善于画大饼的变成了构架师;颠倒黑白,死能說活的变成了推销员;滔滔不绝的,变成了布道人;什么都懂的,成了爱因斯坦二世;说一不二的,变成了工程师;不言不语的,变成了木讷;急不能言的变成了结巴;从不参言,以免口舌之祸,一味只做听众的,一定来自独裁国家。
幸运的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技术为每个人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便利和平台,那就是Internet。在那里每个人有公平的准入权。只要你想说,你就能说, 还能大庭广众地说,开诚布公地说;不管别人想不想看或者听,你的见解,你的倾诉,都不会被埋没或被遮挡。一句话,就是你能自说自话。在那里,没有地位尊卑,你不需要把话语权交给他人。你把你的所思所想,你的喜怒哀乐,明细地罗列出来,放在那里,是垃圾,是明珠,不是你来评说,而是由你的读者来择取,来定夺。就像你在卖货,兜售得掉不,那完全看有没有人感兴趣了。有时你的感悟,你的慨叹,来自于你的独特的经历,独特的环境 (不像唐骏的经历那样随时可以借鉴,可以重覆),不写下来,太可惜了,谁说里面没有真金白银哪。每个人的修为不一样,对人对事的认识和反应也变得南辕北辙。要知道,一个人很少能清楚地知道并能恰如其分地描述自己的弱点的,这就像人所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着的人一样,骄傲使人总在遮掩自己的局限性。认识到人性的弱点,有意识地阅读他人就变得弥足尊贵。花一点时间去走进他人的世界,兴许还能借椟还珠呢。
作为他人所写的读者,我一直在试着品出其中甘苦,也就是去粗取精,滋养自己幼小的心灵。当然,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吃不消太多的junk,要涨死的。启动像Google一样的search机制,还是一个尚待解决的大难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