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前美国人在用什么 - 洗脸盆收集 [2019/09]
- 我对移民潮的看法 [2015/09]
- 一件小事 [2019/05]
- 川普擒鹤 [2019/02]
- 现代人大都有便秘的倾向 - 厕所史(屎)话 [2015/11]
- 中美关系正在失控,这里的华人生活在窄缝中! [2019/10]
- 10个硅谷大公司6个CEO是印度人,为何世界没有印度威胁论? [2020/04]
- 为什么大多数犹太人总是支持民主党? [2016/08]
- 星期六夜间实况(SNL)节目辱华的风波和华人表演艺术家的崛起 [2019/09]
- 为什么美国股市一直没有垮掉? [2019/08]
- 中国跟世界干了两仗了,下一仗结果会怎么样? [2019/03]
- 清明时节回国见闻 (4) - 重庆菜市场一览 [2016/04]
- 美国逐渐消失的工匠精神和史上最精美的工具箱 [2021/02]
- 与文明为敌 - 2019年起,高考政审又回来了! [2018/11]
- 最后一课 - 写在中国禁止课外补课的政策生效之时 [2021/08]
- 为什么没有归属感? [2019/06]
- 中国,一个山寨大国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超强吗? [2016/10]
- 奇惨的人生:高考上大学被人两次顶替 [2020/06]
- 从机器翻译语言说开去 [2018/01]
- 我忠实的朋友 - Trixie 的不归路 (2) [2015/06]
- NBA: 今年的总决赛势均力敌, 比分变成2:2 [2015/06]
- “印度裔正在接管美国”,对莫迪政府不是什么好事 [2021/03]
农家苦的巜你在哪里上学,你就是哪里人》写的不错,有同感。
我一直想写一写为什么中国会有籍贯的说法,搞不懂为什么连共产党这样的号称不讲传统,, 反封建宗法,要彻底摧毁旧世界的革命党,竟像狗啃骨头一样对籍贯津津有味,表现出莫名其妙的偏好。当大官的,不论是进中南海,还是进八宝山,籍贯是一定要列出来的,当然被双归,被打翻在地的时候除外。连小民百姓升学,招工,提干,无论做什么,以前都要填籍贯。在文革破四旧最凶的时候,上小学填表,籍贯和出生地也要分开填,要知道那个时候的除四旧,立四新搞得非常厉害的。那时搞不清楚什么是籍贯,老问大人。
籍贯给人的感觉,就象一条没有进化完全而留下的尾巴,和肚子里的那段盲肠,有必要留着吗?
后来,阅历多了,慢慢地心知肚明了。在文化和习俗里面,存在必有存在的道理。似懂非懂,在这里列出一些所见所闻,完全是信手拈来,想到哪写到哪。
1. 一位同事说最近对家谱很有兴趣,网上收索,终于发现世代为民的祖上原来在山东也有做到道台巡抚的,也曾阔过的。为此逢人便说,快快乐乐过了好几天。
- 评语:帮助人追溯历史,发现其中闪光的亮点,用过去的辉煌照亮现在,获得信心和快乐。
2. 革命领袖选边站队,提拨接班人时,毛主席选刘主席,邓主席选杨主席,什么把他们拉得更近?
- 评语:在革命的草创和艰难时期,需要寻求超乎信仰和同志以外的关系。这种关系更像一种家庭式的,帮会式的,或者说是血缘般的紧密团结。历史上,瞿秋白,陈独秀,或者王明虽然跟毛主席至少表面上都信马列,但他们不可能搭班子成事的。只有像彭德怀,贺龙,刘少奇这样的人才可依重,可信赖,因为除了同志这一层关系外,还有老乡或者籍贯的关系。
3. 日本软银孙正义说孙武子是他的祖先,由此他才能深通兵法,让阿里巴巴的马云辛苦地为他打工。香港船王包玉刚阔了以后请人刨了刨家谱,证明出自己是黑脸包公的孝子贤孙,难不成要去当戴着假发套的香港法官?金庸这老儿长于戏说历史 不知他是否认主归宗,说金朝的金兀术是他家的古人?莫给我说他不姓金,大家都知道他姓查名良镛。只是模仿他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贯技罢了。
- 评语:人为了成功,或者成功了,都必须要证明自己是天降大任,非我莫属,上苍拣选的。陈胜吴广起义反秦,要装神弄鬼,让狐狸半夜叫出“大楚兴,陈胜王”这样的呓语。刘邦本是一地痞无赖,为了与众不同,造出一个赤龙战白龙的神话,由是大批民众投到旗下。一言以蔽之,凡事都要讲一个正宗。籍贯帮助人确立舍我其谁的地位。
4. 一位老兄,相识多年,有天突然说“我们”大学(某著名大学)怎么怎么厉害。看着他满脸的激动和幸福感,依稀记得他说过三十多年前毕业于前不久刚被这著名大学合并的一所学校,拐弯抹角,生拉活扯,有必要去沾那点腥气?窘迫,可爱的笑容挂在脸上,看着他那从少年的英俊变到日渐发福的身体,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晕怰,一种穿越的感觉。
- 评语 稳重的少年固然可笑,轻浮的老人也很滑稽(普希金语)
5. 小平同志个子不高,名气不小。广东人说他选深圳为特区,盖因其祖上来自于广东。这连西方的传记作者都接受采纳了。可江西人不服气了,说小平一家六百多年前还在我们那山上种地呢。还有那中原之地亦不甘示弱,称,千多年前他们才从我们这块客家出去的呢!还好,同是百越之地的越南,和那个什么都要插一棒子的韩国还没有掺乎进来。可小平同志不买账,不为井岗山的巍峨和广东烤鸭的美味所动,说自己是如假包换的四川人,只爱吃火蜗,只爱爬峨眉山。
- 评语 请问,历史的原点,家族的起点,籍贯的始点,到底从哪一个时刻算起才好?
6. 记得刚来美国时,住在十几家人共用一个厨房的穷学生公寓里,每天排队等烧饭的时候,大家在那里胡天海地,见识了不少从历史的大场面里走出来的人。一位爷说,在下不才,是某朝某代嫡亲的皇孙,往回看千年,大家还不定能看到吾皇妻妾成群,山呼万岁的场面呢。而今皇子我满血复活,飘洋过海,学点夷技,他日回国,好复辟大宋江山。在下现在学的是农业,就是为了黎民百姓有饭吃,有衣穿,不让宋江、方腊再聚众造反,不让梁山好汉再聚啸山林。你等这些布衣之后,能与我共用御厨,实在是你们三生有幸啊,怎么可以与我争抢炉灶,还不快快避让?陛下一席话,落到实处,我们无不诚惶诚恐,悄然退避三舍。只有一个人嘴里嘀咕,皇帝的子孙又怎么样,那朝代离得也远了一点,人家清朝爱新觉罗氏的后裔,多少还得一个政协委员当当,你在国内时可有人请你去商议国事? 哈哈
- 评语 找到自己的归属,要成为赵家人,要乘龙腾雾,还得要利于乘时。就是老骥伏枥,要再创佳绩,也得靠自己去折腾。靠故人的声威,来提升自己的地位,有点乏力。
总而言之,我以为,讲籍贯,
× 在国内,讲的是人情,看重的是关系。几乎每一个人都生活在那一张无形的,无所不包的网里,人们在里面像蜘蛛一样忙乎着,吐着丝,编织着这张致密的网。人们在上面爬行,幸福,并痛苦着。除了亲戚,朋友,同学,战友,老乡,姻亲之外,籍贯能为这天罗地网再增加一维,去罩住更多的人和事,为什么不呢?
x 人们需要籍贯这样不可捉摸,似有若无的东西,来慰籍自己贫乏可陈的现实,逃避现实生活的苦逼。在我们所剩无几的质感面前,增添哪怕一点点优越感和喜感。
x 凡事都要讲一个传承,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个洞。籍贯就是这一理论的伸延。国人讲究的,不外乎一个体面,一个脸面。其行事为人,不外乎一个用字:凡事只讲有用,为我所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变陈为新。这一点,小到黎民百姓,知识分子,达官贵人,大到经天纬地之才,莫不如此。我无事时也要拿起锄头一锄一锄地挖,总嫌自己太过渺小,乏善可陈,如能寻找到任何曾经辉煌过的蛛丝马迹,难能不喜出望外?
x 人们看重籍贯,不仅仅看重那个爷爷的爷爷的出生地,其实更看重的是那个爷爷的爷爷的出人头地,看他是否真正地阔过。如果他没有为宗族增光添彩,提他又有何用?再者,如果自己的列主列宗实在是清汤寡水,篾条穿豆腐,提不起来,那么扩大收索范围,看看周围邻里邻居,乡里乡亲,是否有一门五进士,十里两状元,教育孩子,也好有一个激励的榜样。
1. 你妈是哪里人,你就是哪里人。父亲是重要的,但母亲跟孩子有太多亲近的时候。据说犹太人根据母亲的族别决定子女属于哪个种族。我以为怎么估计母亲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2. 十八岁以前,你在哪里生活,你一般就是哪里人。诚然,大学是一个人成为社会属性人的最重要阶段,但是那仅仅帮助准备你自己怎么面对这个世界,这大学赋予你更多做professional job的技能,你的行事为人在那里会有所改变,但是它很难改变你的基本性格,而性格是决定你是哪里人的基本要素。不是吗?举个例子。朱德,陈毅,还有邓小平等等,很早就离开家乡,进军官学校,留德留法,到处鬼混,人生的大学他们不能说没有读透,但是我发现,这几个人都是四川人,他们身上表现出同一个四川人的特征,那就是喜欢到处放炮,大嘴巴,城府显得很差。陈毅当外交部长,喜欢乱说,那是出了名的;邓小平文革中那些暴露出来的挖苦风凉话,被四人帮逮到了好多;以前以为朱德是个老好人,后来读了点文革十年史,发现他也是那张嘴,老揭老毛的短,惹得老毛一肚子的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