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前美国人在用什么 - 洗脸盆收集 [2019/09]
- 我对移民潮的看法 [2015/09]
- 一件小事 [2019/05]
- 川普擒鹤 [2019/02]
- 现代人大都有便秘的倾向 - 厕所史(屎)话 [2015/11]
- 中美关系正在失控,这里的华人生活在窄缝中! [2019/10]
- 10个硅谷大公司6个CEO是印度人,为何世界没有印度威胁论? [2020/04]
- 为什么大多数犹太人总是支持民主党? [2016/08]
- 为什么美国股市一直没有垮掉? [2019/08]
- 中国跟世界干了两仗了,下一仗结果会怎么样? [2019/03]
- 清明时节回国见闻 (4) - 重庆菜市场一览 [2016/04]
- 星期六夜间实况(SNL)节目辱华的风波和华人表演艺术家的崛起 [2019/09]
- 与文明为敌 - 2019年起,高考政审又回来了! [2018/11]
- 美国逐渐消失的工匠精神和史上最精美的工具箱 [2021/02]
- 最后一课 - 写在中国禁止课外补课的政策生效之时 [2021/08]
- 清明时节回国见闻 (3) - 重庆,重庆 [2016/04]
- 中国,一个山寨大国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超强吗? [2016/10]
- 奇惨的人生:高考上大学被人两次顶替 [2020/06]
- 从机器翻译语言说开去 [2018/01]
- 我忠实的朋友 - Trixie 的不归路 (2) [2015/06]
- NBA: 今年的总决赛势均力敌, 比分变成2:2 [2015/06]
- “印度裔正在接管美国”,对莫迪政府不是什么好事 [2021/03]
每年的春天到来的时候,有段时间这里的天, 地和四周景物都显得白晃晃的,明亮得耀眼。上周末到城外去踏春,艳阳高照,风物万千,早已是满目芳菲,繁花似锦。
又去了著名的Berry College,一所乔治亚州的私立学院。记得国内某大学的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Berry College的存在和实践与这位梅校长的论断恰恰相反,好像憋着劲在那里唱反调似的。
说它著名,不是说它有大师也,一个也没有,没有什么装门面的,连学生都是当地的土著;有点名气的专业可能都是跟当地的农业,畜牧,种植有关的。刚好去的那天,学校的Softball队在那儿比赛,去了不多的父母和亲友,没有那些整天价响的marching band和啦啦队,气氛低调而温馨,就像邻里社区的一个周末的活动。
说它有名,是这学校号称有世界上最大的校园,27,000英亩的面积。丘峦起伏的绿野山岗,一眼望不到边。它也号称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校园。是不是最漂亮,谁也说不上,那些更有名的大学,像什么斯坦福,柏克利,普林斯顿,康奈尔,威斯康星麦迪逊,等等,都不会服气。其实争这些名头没什么意思。讲点唯心,相信自己的感受就行了。这个学院的校园管理得非常好,干净清洁,一草一木都得到精心的修剪,草坪就像高尔夫course一样,绿绿的像铺到天边的地毯。这所学校的学生只有两千来人,真不知道这个学院哪来的资金来管理这么巨大的校园的。
我真的十分佩服这所百年老校的捐赠者,创建者,和管理者,为了维持这所学术方面没有名气的草根大学,一如既往,不辞辛劳,教书育人,默默地耕耘,用最高的标准来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表现出来的大气,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一个父母,像宠爱天之骄子一样爱着一个先天不足的孩子。这需要大爱和相当高的修为。通过提供优美的校园环境,他们注重培养每一个到这里来读书的人,明白读书和学习的意义,不仅仅为了挣更多的钱,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对周围世界的强烈兴趣,学会欣赏追求事物的进程,懂得与自然和平相处,踏实做人,心胸开阔,不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认识到生活的意义。这体现了平民教育和精英教育的根本区别。
整个大学空旷而显得辽远,连学生都不多见。偶尔有一些新人坐着limousine来这里,拍婚纱洋装,翘首弄姿照,好留下青春的形象,老了的时候,压一压年轻后生的威风。
倘佯在这偌大的美丽的校园里,心里宁静,两眼就到处下乡。偶然间,发现这树,就是在乔治亚州生长的树,由于雨水充足,生长得又快又高。大树一般有二三十米高,有些老树甚至高达四五十米!
脑子里跳出一个问题:没有抽水机帮助,这水要从树的根部输送到顶端,怎么弄上去的,这不逆天了吗?这问题显得无聊,是不是?莫名其妙,连问都不应该问?这树长在那里多年,从小生下来就看见树,几十年过去了,从没问过为什么?你到底想过这样的问题没有?这个现象你不觉得违背已知的常识吗?
活了这么大,这是第一次问这样一个早就该问的问题。从自己的生活常识可以知道,水要被送到几十米这么高的地方,如果用人工去做,那我们需要用抽水机把河里的水抽到山上;如果你住在几十层的高层建筑里,除了水要从高高的水塔送出,到了你的楼下,如果水压不足,还需要专门的压水机把水加压送到顶层。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已经说了,水不能自己从低处往高处流,除非有外力做功。以下是荷兰艺术大师M. C. Escher1961年的作品,“水往高处流”。当然这是一种视角的欺骗。

要知道,树是植物,不像动物,没有一颗心脏。大家知道人的心脏相当于一个水泵,一个抽水机。它把血液挤压输送到人的每一个部位,包括皮肤表层;人体最高的地方是头部。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心脏,血液就不能克服重力而被送到大脑和其它地方,人就会很快死亡。心脏靠收缩舒张来提供动力,这是非常重要的。心脏强大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机能是否健康。人不能长得太高大。太高了,心脏如不能把血供应到大脑,器官就会死掉。除了人类,自然界大多数动物,像狗,猫,老虎,狮子,牛羊等等,都不是直立行走的,而是四脚着地,身体是水平的,就是为了降低身体各部位相对于心脏的高度,让心脏能够容易,快速,有效,长期地提供服务。而人类是直立的,站起来了,眼睛能看得更远。这是以增加心脏负荷为代价的。有人说,高大的人,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心脏会有更大的负荷。心脏就像汽车的零部件,随着使用年龄的增长,有出毛病的时候。像姚明这样的高体型的运动员,特别要注意维持心脏的良好运作。否则后果堪忧。
很多植物,包括树木,朝天长,跟人一样,直立的。为什么不像狗猫这些动物那样,顺应大自然,也横着生长,降低能耗?我以为,因为植物需要阳光以合成养分,它们必须争得更多的阳光,所以直直地往上长。水分是从树的根部吸取,没有人一样的心脏,怎么从根部运水到顶部?关于树木怎么运水,从现象来看,树本身就是一个抽水机,大树是大抽水机,小树是小抽水机,各有各的机制,大同小异。它们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形成一套克服重力,把水从根部送到很高的地方的系统。如果人能搞懂树怎样运送水的机理,那么很有可能制造出不用耗能的新装置,可能不可能?
回到家后,上网查了一下,还真有人问这样的问题,而且好多年前就问了。到底怎么送水上去的,目前存在好几种学说。
一种说法,把这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归因于“根压“:树的根部某种离子的浓度与周围含水土壤的浓度有差异,因此水被压入树干。这种说法有点牵强,实验表明,靠这种浓度扩散把水送到几十米的高度,似乎不可能。
另一种学说认为树干中存在着大量垂直的管状的纤维,水的物理张力和水在管壁受到的吸附力,形成了著名的毛细现象,导致水往上升。这种说法似乎成立。但人们诘问,就凭着一种力,能够把水送到几十米这么高的地方吗?实验指出,可能只有几到几十厘米的升高。
还有一种学说,就是所谓的蒸腾(transpiration)效应:树叶要蒸发掉百分之九十的水分,而只有百分之十的水分被用来进行光合作用。这大量蒸发掉的水分弥散在周围的空气中,由此而造成的压力的差异,引起水分沿着树干树枝不断地从下到上的运输,来补充树叶失去的水分。这可能吗?
网上有人问他的教授这个问题,教授说,这现象本身是那样amazing,难说的清楚。只有造物主知道!
显然,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似乎并无定论,尽管有人言之戳戳,说他的说法是真的,但怎么证明?
我的问题是,光有理论和假说还不够,实验室里面能不能直接模拟这三种机制,证明哪一种能够自然地,无需任何外力,真正把水送到几十米高的地方?如能,那就是真理。现代技术已发展到这么先进的地步,难道这模拟就是这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