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前美国人在用什么 - 洗脸盆收集 [2019/09]
- 我对移民潮的看法 [2015/09]
- 一件小事 [2019/05]
- 川普擒鹤 [2019/02]
- 现代人大都有便秘的倾向 - 厕所史(屎)话 [2015/11]
- 中美关系正在失控,这里的华人生活在窄缝中! [2019/10]
- 10个硅谷大公司6个CEO是印度人,为何世界没有印度威胁论? [2020/04]
- 为什么大多数犹太人总是支持民主党? [2016/08]
- 星期六夜间实况(SNL)节目辱华的风波和华人表演艺术家的崛起 [2019/09]
- 为什么美国股市一直没有垮掉? [2019/08]
- 中国跟世界干了两仗了,下一仗结果会怎么样? [2019/03]
- 清明时节回国见闻 (4) - 重庆菜市场一览 [2016/04]
- 美国逐渐消失的工匠精神和史上最精美的工具箱 [2021/02]
- 与文明为敌 - 2019年起,高考政审又回来了! [2018/11]
- 最后一课 - 写在中国禁止课外补课的政策生效之时 [2021/08]
- 为什么没有归属感? [2019/06]
- 中国,一个山寨大国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超强吗? [2016/10]
- 奇惨的人生:高考上大学被人两次顶替 [2020/06]
- 从机器翻译语言说开去 [2018/01]
- 我忠实的朋友 - Trixie 的不归路 (2) [2015/06]
- NBA: 今年的总决赛势均力敌, 比分变成2:2 [2015/06]
- “印度裔正在接管美国”,对莫迪政府不是什么好事 [2021/03]
今天我在这里想说的不是这个。 我在读这篇博客时,看到一些好玩的东西,并愿意和大家分享。这位博客作者写道,“一磅大概0.972市斤,所以。。。这排骨每斤1.43美元。按汇率1:7.1,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那么每斤排骨10.15人民币。” 大家仔细看这段话有没有问题?
明眼人一下就看出来问题的。什么问题?就是磅和中国市斤的换算率!1磅真的等于0.972市斤吗?显然作者写出以后没有发现这个常识性的错误,据他说,直到送到朋友圈,"朋友指出有误,我细算才发现:一磅等于0.907市斤。" 而且不是一个typo的错误,把小数点后几位数的位置搞颠倒了。
作者受到过多年严格的科学训练,在科研领域里从事着艰深求索的工作,这种求实的学风是值得赞扬的。否则怎么能够让科学建立在严谨的基础上呢?真的很欣赏作者的坦诚,知错就改。不要小看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数字游戏。上世纪在人造卫星轨道的计算中,NASA有科学家在国际单位制和英制系统的换算中出了问题,而没有及时发现,造成整个发射定位运行失败,这是一个很有名的例子,上学时教授讲课时专门提过的。
让我们继续看这件事情怎么发生的。一个问题是,作者怎么得出这有明显错误的换算关系的呢?他继续写道,"百度害死人啊" 。就是说他是从百度查到这换算关系的。确实,我当时马上查的时候,这错误关系确实是百度搜索显出来的第一结果, 但现在不是了。有图为证。
可以这样说,百度搜索给出的是错误结果!简直是误人子弟,连在美国当教授的都给戏弄了!搞得人家有点灰头灰脸,本来是要说一件猪肉价格的对比的新鲜事,结果事情漂移了。哈哈,面子上有点过意不去。
紧接着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么大的一个学者连这些常识性的知识都欠缺了呢?说来很多中国来的学生,不论男女,在这里多呆了几年,在这方面都不弱吧。 因为大家刚来美国时,热衷于把人民币和美元的兑换率颠来倒去,脑子跟上了油一样的灵活。当然也少不了把磅和斤谁大谁小搞得溜熟。哈哈。
我觉得,有时人要面子这不错,特别是为人师表的,越是学富五车,靠立德立言,著作等身来建立自己至尊地位的,越是把面子看得很重。据说当年一位获得著名大学UCLA最年轻正教授头衔的中国学子,CUSPEA出来的,读大学时如果得不了第一的话,那是要急哭的。可见面子在催人奋进方面是有很大的咖啡或者吗啡作用的。这位写博客的作者也是如此,他继续写道,"数学是我在高考里的所有科目的最高分。"这就是说,这换算错误绝不是他数学不好造成的,他的数学肯定是非常好的,而且他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数学时不时要发挥一些作用。这再次证明,这决不是他的错,而只能归咎于百度的错误百出,非要把这么低级错误的页面放在搜索结果的前面!
但是这小数点后面几位数值对与错的问题,本身不是个数学难题,因为每个小学生都会做这样的计算,当然更难不倒学者了。这错误,似乎是来自于生活的常识,来自于common sense,而与课堂上学来的海量知识没有多大关系。
显然作者写博客的时候对课堂外的知识没有敏感性,对从百度得到的常识性的谬误没有过脑,就是没有进行一些简单的过滤和判断。这就像家里的烟雾报警器竟然没有发现一氧化碳已经超标,不发声,不工作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到底是什么使得学者敏锐的判断力malfunctioning了呢?让我们继续看教授对这个问题的解释。
他写道,"我对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毫无概念,虽然我知道要赚钱养家,但是从来不喜欢购物。... 我们去超市时,往往是我买些零食;当太太进去买重要民生食物时,我则坐在店里的凳子上看或写东西,我们互相找到了平衡点。"注意,他别有深意地写道,当太太去买"重要民生实物"时,他在别的地方玩,这就能解释他为什么没有机会获得磅和斤换算的知识了。真的是好样的, 转弯抹角的表达方式,这细致的语调,缜密的思维,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好生令人费解。
说来说去,就是想说,虽然错是错,表面上是自己的错,但终于却是百度的错。是百度错误地引导了人犯这样的错。初看起来,这说法也站得住脚,确实如此。但仔细分析,又觉得有点牵强。为什么呢?因为度娘跟谷哥一样,是一个搜索引擎,不是Wikipedia或者说是中国的知乎,不是告诉人这词条是对或者错,它们不是百科全书。 它只是告诉读者它们所发现和搜索的结果,不能精确地告诉你那个结果是正确的。尽管百度在精确搜索上显示结果的顺序上应该做得好一些,但即便那样,仍旧不能改变原作者的错误结果。
综上所述,那就是我读这篇博文时所发现的东西。连我自己都在这么小的一个case上,随着博客的叙述深入,跟着作者的欲盖弥彰,赞同和不赞同了好几次,完成了否定之否定的轮回。最后终于得出了与作者的意愿有点相悖的结论, 真是不好意思。
需要说明,我对这位先生素怀敬佩之意,只是稍微作点无伤大雅的调侃和玩笑。只想说鸡死蚊子,死要面子,活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