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

作者:麦燕萍  于 2012-4-9 01:4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移民生活|已有114评论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在英国打工的华人。由此对他们的生存和工作状况有一些了解。

可以说,当初很多人是怀着美好的憧憬来到英国,以为遍地是黄金。但是出国后,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于是就开始后悔了,但是花了那么多钱出来,哪里还有回头路可走?

客观而言,由于汇率的原因,在英国赚钱的确比国内容易一些,这可以从福建农村的别墅群看得出来,那些漂亮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海外打工者寄钱回去盖的。

可是同时,他们也失去了很多,比如地位与尊严,而且还要承受那数不尽孤单寂寞以及对乡情遥不可及的思念。尤其是近年来,英国加大了对非法劳工的打击力度以及提高了移民的门槛,他们的生活更是举步维艰。

当然,成功的例子还是存在的,一些人经过多年的奋斗,不但拿到了身份,而且还有一份事业和满意的生活。

本文真实地记录下他们在英国奋斗的足迹以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此来探讨一些问题: 出国到底值不值?如何在异国他乡寻求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采访手记(之一)

                                                               归 去 来 兮

被采访人:云姐

职务:大学教授、家庭保姆、农场工人、厨房打杂、餐馆小老板

我来自中国南方某沿海城市,大学学历,曾经在国内研究生班进修,是一所大学的哲学系副教授。2005年,为了照顾我15岁在英国留学的儿子,以陪读的身份来到了英国。

面对1:15的高汇率,我不得不找一份高收入工作来支撑儿子高昂的学费和我们在英国的生活费。通过朋友,我找到了一份家庭保姆工作,照顾两个分别是5岁和3岁的孩子,工资是150/周,做了两个月,我发现我不喜欢这种不自由的职业,而且工资上涨幅度不大。于是我又换了一份在伯明翰的农场工,具体的是在地里拔葱,工钱是计件的,平均是200/周。但是很辛苦,每天早上5点半出发,坐老板车到农场,顶着烈日,蹲在地里,一干干到下午45点,和我以前站着上课形成了很大反差,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疼,终于体会到了“谁知盘中葱,根根皆辛苦”的深刻含义。到月底一结工钱,除去吃饭和住宿费,发现收入还不如保姆。于是我又寻思着其他门路,通过看报纸,发现中国人在英国从事饮食业的最多,我就想在这方面发展空间应该会大一些。于是我依着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找了一份厨房打杂工作。

以前拿的是粉笔,现在换成了拿锅铲,重量增加了很多倍,我自感到肩上重担千斤、力不从心,刚做一周就被老板炒了鱿鱼。后来又经过了两三次被炒经历,锅铲的重量逐渐变得轻如粉笔,我就从生手变成了熟手。当然,所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尤其是一个文弱女知识分子频频变换不同的工作地点,拖着一大箱行李奔走在不同的城市之间,那种焦虑与艰辛,只有在英国工作和生活过的人才体会得出来。以前我面对的是学生,现在面对的是饭菜,多么大的角色转换!在这里,我得感谢我丰富的哲学知识,在最困难的时候所给予我的启迪和勇气,让我得以调整好心态,适应新的环境。

在厨房工作了1年,我对餐馆里所有的流程都已熟悉,手头也有了一点小积蓄,就开始琢磨着是不是应该自己创业,多赚些钱。正好有人介绍一个香港老板给我,他正物色合作伙伴一起经营一外卖租台。香港老板所做的生意是:以低价的形式租下或者买下一家店,然后将生意做起来后,再高价租掉或卖掉,以此赚取利润。我们见了面,都留下较好印象,于是就决定合作。老板凭着经验和一些关系网,和我找到了在东伦敦的一家印度餐馆,印度老板也正打算在餐馆里设一个中餐台,这样可以让经营多元化,我们一拍即合。于是香港老板、我和印度老板一起投资这个中餐台,利润三人平分。我主要是做厨房管理兼打杂、出餐。首先当务之急是物色一名大厨,我于是看报纸的应聘广告,给不少找工者打电话,让他们来餐馆见工。一福建大厨当着我们的面炒了一个士椒牛肉,味道纯正,而且他看上去比较吃苦耐劳,于是我们就请了他。我们的餐台正式开业了,但是因为没有名气,所以客户很少。

为扩大营业额,我们决定挨家挨户派发菜单。记得最清楚的是,2007年的圣诞节,下着鹅毛大雪,我还在外面走家串户塞传单,走了整整八条街,回到家时,手脚都冻得麻木了。经过努力宣传,生意有了很大起色,最高的时候每周达到2800镑。为了节省开支,中餐厨房就我和大厨两人,我做油包、切菜码、打杂、出餐。因为原来是印度人的餐馆,我不但要和餐馆老板和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英文沟通,还要看得懂他们接的英文Order,并且翻译给不懂英文的大厨。这些对我这个半桶水英文水平的人而言,真的是一个挑战。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得以适应印度人的英语和这种环境。我们一周干七天,一年下来,都辛苦到病倒了,大厨牙疼我头疼。但是一数到厚厚的票子,我们就什么都不疼了。我又坚持干了几个月,发现身体真的是受不了,到中医诊所一检查,居然得了支气管炎。主要原因是由压力大、劳累过度和吸油烟过多造成的。当时,我所挣到的工资和利润分成已经可以勉强支付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于是,我就把店的股份卖给了合伙人,然后休息一段时间。

两个月后,我康复得差不多,香港老板又来找我,打算再一起买一家店,依葫芦画瓢,生意做起来后高价卖掉。我蠢蠢欲动,想重出江湖。正此时,国内大学给我下了最后通牒,再不回去继续执教,将按辞职处理。于是,思索良久,我还是决定回国了。

各位继续留英奋斗的战友们,我因为特殊原因提前离去,在此,希望你们再接再励,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萍语:也许很多出国的人在国内有很好的背景,来英后,面对现实,难免会产生很大的落差,关键是如何调整心态、转变观念,就象文中的教授。谁说拿粉笔就拿不了锅铲?谁说文人不可以经商?事实证明,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付出努力,任何时候都充满信心,每个人都可以成功!

 

 

发表评论 评论 (114 个评论)

6 回复 Laile 2012-4-9 01:40
沙发!
6 回复 麦燕萍 2012-4-9 01:42
Laile: 沙发!
多谢摇椅!上茶。
5 回复 往事并不如烟 2012-4-9 01:57
不是下岗我才不出来呢, 没办法.
8 回复 麦燕萍 2012-4-9 02:00
往事并不如烟: 不是下岗我才不出来呢, 没办法.
完全可以理解!如果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谁愿意背井离乡?
8 回复 往事并不如烟 2012-4-9 02:04
麦燕萍: 完全可以理解!如果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谁愿意背井离乡?
谈不上更好生活, 就是为糊口.
7 回复 麦燕萍 2012-4-9 02:08
往事并不如烟: 谈不上更好生活, 就是为糊口.
是的,明白,很多人也是为了生存而出国。
7 回复 Laile 2012-4-9 02:09
萍语:也许很多出国的人在国内有很好的背景,来英后,面对现实,难免会产生很大的落差,关键是如何调整心态、转变观念,就象文中的教授。谁说拿粉笔就拿不了锅铲?谁说文人不可以经商?事实证明,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付出努力,充满信心,每个人都可以成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以萍语自勉!
6 回复 Cristal 2012-4-9 02:10
一切为了生活……
6 回复 Laile 2012-4-9 02:11
麦燕萍: 多谢摇椅!上茶。
we 2 who & who
5 回复 往事并不如烟 2012-4-9 02:12
麦燕萍: 是的,明白,很多人也是为了生存而出国。
政府不给工作, 只得出国讨饭吃!
7 回复 麦燕萍 2012-4-9 02:16
Laile: 萍语:也许很多出国的人在国内有很好的背景,来英后,面对现实,难免会产生很大的落差,关键是如何调整心态、转变观念,就象文中的教授。谁说拿粉笔就拿不了锅铲 ...
摇椅真是俺的知己!
5 回复 麦燕萍 2012-4-9 02:16
Cristal: 一切为了生活……
是啊,生活不易!
7 回复 麦燕萍 2012-4-9 02:16
Laile: we 2 who & who
摇椅自己上!
6 回复 麦燕萍 2012-4-9 02:17
往事并不如烟: 政府不给工作, 只得出国讨饭吃!
阵痛耽误了整整一代人!
4 回复 leahzhang 2012-4-9 02:17
我在美国也做过餐馆!俺的小费也没少挣呢。
7 回复 tea2011 2012-4-9 02:17
她后来回国是对的,年龄上去后体力工作会吃不消的。
7 回复 oneweek 2012-4-9 02:17
bucuo
6 回复 麦燕萍 2012-4-9 02:19
leahzhang: 我在美国也做过餐馆!俺的小费也没少挣呢。
是吗!说明您服务好!俺读书期间,在一家外国餐厅也打过工,小费也没少赚呢!
9 回复 Laile 2012-4-9 02:20
麦燕萍: 摇椅真是俺的知己!
相信我们会有合作的那一天。
7 回复 麦燕萍 2012-4-9 02:20
tea2011: 她后来回国是对的,年龄上去后体力工作会吃不消的。
是的,说得没错。现在看来回去是对的,因为她目前工资也不低,好象还准备评教授了。以后的退休金不会少。
123... 6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9 09:2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