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徐蚌會戰/淮海戰役-60周年;轉載~決定國軍淮海戰役失敗的5個生死瞬間 ... ... ... [2012/05]
- 讲讲我的大学同学现状吧 [2015/02]
- 继续往中国特色的污染大路上狂奔吧 [2015/03]
- 订机票有感 - 说一下这个大数据怎么杀熟的 [2019/04]
- 聊聊我个人对中国现状的看法吧 (Jul2018) [2018/07]
- 回国日记 - 少小离家老大回 [2019/06]
- 杂谈,凑热点,从淘宝买东西看中国工业发展 [2018/04]
- 健身的好处 [2019/03]
- 写写岳父岳母 [2014/05]
- 随便说说中文媒体这几年的敏感词控制吧。 [2020/05]
- 讲讲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实例吧 [2019/04]
- 人生感触 - 地铁上的油腻少女 [2019/10]
- 我替章子怡说几句吧 [2015/02]
- 凑个热点,说说最近的服务器主板有了中国间谍芯片事件 [2018/10]
- 2020年大选,拜登舞弊案的预测 立帖为证 [2020/11]
- 回首十年房市 - 我的十年经历 [2015/12]
- 帝国末日-全球化寡头集团对民主制的侵蚀 [2020/10]
- 中国那些被占领土一览概况表:我们去争议了吗 [2012/05]
- 1950.5.24 人民日报关于蒙古独立的社论 [2012/05]
- 女儿五岁了 [2014/12]
- 价不美物不廉 服务差 环境差的中餐馆 [2015/07]
- 携程的历史 - 兼反驳 “所谓恶意攻击祖国的”的言论 [2012/05]
前言:东西方的思维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好比说某男失恋后迁怒,杀了他的教授,东方思维是:“如果他没失恋,就不会杀人了。”西方思维是“幸亏那女的没嫁给某男,不然也和教授一起被杀了。”
这两种思维都是对的,也都不对。
思维模式的差异,最终使东西方拳法开始走向不同的领域。如果按西方的思维看唯快不破,那么就是猛练速度,比对手更快到达目的地。按东方的思维就是减少距离,比对方更快到达目的地。
我培训一批新下属时,常用一个手段,就是问对方认为自己的上限是每秒能打击多少次。有人回答1次,有人回答3次,有些经过锻炼对自己速度比较自信的人回答5次。我便拿着秒表给他计时10秒,让他尽全力高速鼓掌,自己数次数。结果是很出人意表的,一般普通人每秒鼓掌平均在7次以上,部分人达到12次以上,受训的人往往也被自己所数的次数所震撼。不相信是自己做出来的。
这个鼓掌的原理,包含了许多纯技巧上的武学至理,例如什么同动近取,截拳中途,本能出击,贴身发力等。当然,这些只是博大精深的武学中的一个局部。但人都有走极端的时候,大约在清代中后期,中国拳法在整体上就走向了这样的一个极端。
因为义士之拳普遍使用小兵器作战,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你只要手上拿一支小铁笔,用鼓掌的速度对对方眼睛,咽喉连续猛插,一般没练过的对手就铁定得死。
而如果手上没有小铁笔怎么办呢?也有办法,就是将自己的手练得坚硬如铁。这也是现代内家拳的人往往不齿的“局部力、局部硬度。”以一对坚硬如铁的手,用练成了本能的鹤啄,虎爪,手刀,拍掌等手法,每秒7~12下地对对手脸部发动多角度攻击,如果配合马步突进,实际攻击速度还能翻倍。而人体反应速度的上限是每秒反应5次(做到这点的也是神人了)。外加眼睛受到威胁时的本能躲闪反应时间,理论上几乎是1秒内必分胜负。
当双方都完全依靠“拳招”来形成鼓掌式攻击本能时,谁的招数(攻击角度次序)最能克制对方的攻击角度次序,谁就能先击中对手,一旦击中,则绵绵不绝。(如果手持武器,则一击必杀),在这种情况下,传说中的“拳招时代”就到来了。
当然,每秒7~12下只是理论速度。实际上影响攻击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为了对抗这种“闪电手”,我国拳法家也发明了很多训练方法,例如“听劲”“粘手”“擒拿”“拔根”“控距”“地堂”等。
清末,隐藏多年的战场之拳突然重出江湖,大杀三方。并不是战场之拳在街头打起来一定真的比这种义士之拳实用,而是因为“杀人时代”过去了,“比武时代”开始到来。在徒手比武中,因为前提是被对方轻攻击击中非要害部位不会死,那么战场之拳就能大行其道。
战场之拳最擅长的就是用整劲使对方的锋锐(长枪或鹤啄手,砍刀或虎爪)的攻击偏移,使对方不能连击。例如形意拳的整劲硬打硬进,八卦掌的闪击,太极拳的缠绞。这些隐藏拳法的重出江湖,为一味追求“唯快不破”的武林带来了一片新的气息。但也是真正的战场之拳,义士之拳失传的开始。当战场之拳,义士之拳用于和平年代的比武,他们就像被阉割后的动物,只能发出瞬间的光辉了。一旦有其他更适合和平年代比武的拳法出现,这些旧时代的拳法就必然被淘汰或挂羊头卖狗肉。
而除此以外,还有擅长距离控制的流派。例如大成拳和截拳道。
大成拳王芗斋公然声称“一切局部硬度的手法打法,全不足取”,他在当时也未尝一败,主要原因还是他的对手主要是古拳法,他所发明的矛盾桩也是一种专门破解唯快不破拳法的架势,重心后倾,前手远撑不让对方近身,后手和脚等待机会给与打击。这样的架势适合对抗古拳法,却不适合对抗现代拳法。
李小龙的截拳架势则是侧身对敌,用低端截踢控制距离。等待机会给与重击。这样的架势适合对抗古拳法,但也不适合对抗现代拳法。
所谓的“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以无法为有法”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用最适合环境的打法去在这个环境里打”,在散打擂台上,最实用的拳法就是散打,在泰拳擂台上,最实用的拳法就是泰拳。
在这个和平年代,最实用的拳法就是养生。如果以泡妞为目的,最实用的拳法就是跆拳道(不带I),如果想要保命,则最实用的是消除自己的一切心理盲点,让自己迅速进入环境,进入角色。
空拳老陶的拳法可以说威力一般,看老陶体型也很疏于锻炼,但是我相信很多专心练习XX拳的人打不过他。原因无它,因为他没有“心理盲点”。这个心理盲点则是专注于“XX拳”“XX擂台”的人最致命的地方。
替老陶打了一下广告,这家伙应该付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