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是如何把两个女儿送进哈佛的? [2012/02]
- 家有数学尖子,要不要数学跳级? [2017/01]
- 孩子没有领导力,怎么办? [2017/01]
- 初中爬藤的一些建议 [2014/12]
- 十年级的夏天要做的事真多,怎么安排? [2016/12]
- 十年级的夏天要做的事真多,怎么安排? [2017/05]
- 规划上美国名校的要素 [2014/09]
- 低头推娃与抬头看路(图) [2015/04]
- 一席话后,他不再疯电子游戏了 [2014/11]
- 爬藤八卦图 (上名校常见的八途径) [2015/03]
- 高中选课的纠结与艺术 [2019/03]
- 练习SAT短文的“八股”妙招 [2014/09]
- 破冰之旅:华生领导力创造力全国组织成立 [2015/07]
- 修理孩子说脏话和厥嘴巴的几招 [2014/10]
- 哈佛两姐妹的家教概述 [2012/02]
- 《哈佛两姐妹》家教秘诀之二: 用团队精神建设家庭 [2012/02]
- 爬藤:药物说明书[收藏版] [2014/11]
- 《哈佛两姐妹》家教秘诀之三:助人为乐 利人利己 [2012/02]
- 打破虎妈的迷思 做一个平衡的父母 [2013/03]
- 《哈佛两姐妹》家教秘诀之六:学习刻苦,讲究效率 [2012/03]
- 虎妈现象对华人社会的影响 [2012/02]
- 《哈佛两姐妹》家教秘诀之五:把握方向,自由发挥 [2012/02]
- 《哈佛两姐妹》家教秘诀之四:因才施教,发挥特长 [2012/02]
- 菁英教育又一章[转载] [2012/02]
[转载自Facebook 妈妈基地]
如果送孩子进哈佛是教养的桂冠,这又是一个中国妈妈成功将孩子送进哈佛的故事,而且,不只一个孩子,而是两个!
这位妈妈写了一本新书《哈佛两姊妹》,光是看书里的摘要,就觉得这是一个充满企图心的家庭,其中亲子互动的一些情境,跟那些刻意为之的教养企图心,让我想起一个企业如何想尽办法,栽培菁英员工的种种用心。
书中写道:
「孩子成长各阶段目标,在不同阶段我们采取不同的宗旨和建立不同的目标: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我们同孩子们一起玩耍,培植亲情和互信。在玩耍中瞭解她们的个性、增强她们的团队和家庭观念、建设她们的心灵。」
「在孩子的小学阶段,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情趣和动手能力,鼓励和协助孩子多交朋友,努力适应环境,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在大自然的薰陶中学习,力求全面的发展。」
「孩子进入中学,我们协助孩子发掘自己的潜力,探索她们的发展方向,通过突破一道道难关,攻破一个个堡垒,建立她们的自信,开启她们自身的动力,为高中的衝刺奠定基础。」
「在高中,我们充分利用她们的特长,扬长避短,同她们一起拟定出一套适合她们自身特点的方案,全面出击,使得她们的智慧和才幹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散发出她们的光芒。」
这些大原则都很不错,不过,中国的妈妈无论如何都有点「虎妈」的影子。书中提到为了避免孩子沈迷「不当」的小说和「容易上瘾」的网路资源,曾经「焚烧哈利波特」「砸毁iPod」,这种激烈手法,真的还不是一般妈妈能够做到的:)
一样具有企图心的妈妈们,可以仔细研究这些如同兵法般的<家教>,想要随意一点与孩子互动的妈妈,可以从中汲取精华,择一二实践即可吧!
我想,同样身为妈妈,我也期许自己可以照著自己的原则,以爱心和纪律来教养孩子,儘管,不见得一定要进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