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是如何把两个女儿送进哈佛的? [2012/02]
- 家有数学尖子,要不要数学跳级? [2017/01]
- 孩子没有领导力,怎么办? [2017/01]
- 初中爬藤的一些建议 [2014/12]
- 十年级的夏天要做的事真多,怎么安排? [2016/12]
- 十年级的夏天要做的事真多,怎么安排? [2017/05]
- 规划上美国名校的要素 [2014/09]
- 低头推娃与抬头看路(图) [2015/04]
- 一席话后,他不再疯电子游戏了 [2014/11]
- 爬藤八卦图 (上名校常见的八途径) [2015/03]
- 高中选课的纠结与艺术 [2019/03]
- 练习SAT短文的“八股”妙招 [2014/09]
- 破冰之旅:华生领导力创造力全国组织成立 [2015/07]
- 修理孩子说脏话和厥嘴巴的几招 [2014/10]
- 哈佛两姐妹的家教概述 [2012/02]
- 《哈佛两姐妹》家教秘诀之二: 用团队精神建设家庭 [2012/02]
- 爬藤:药物说明书[收藏版] [2014/11]
- 《哈佛两姐妹》家教秘诀之三:助人为乐 利人利己 [2012/02]
- 打破虎妈的迷思 做一个平衡的父母 [2013/03]
- 《哈佛两姐妹》家教秘诀之六:学习刻苦,讲究效率 [2012/03]
- 虎妈现象对华人社会的影响 [2012/02]
- 《哈佛两姐妹》家教秘诀之五:把握方向,自由发挥 [2012/02]
- 《哈佛两姐妹》家教秘诀之四:因才施教,发挥特长 [2012/02]
- 菁英教育又一章[转载] [2012/02]
这里我介绍我们借用西方文化精华中的团队精神来建设家庭的一些经验。它虽然不是家庭建设的全部,但却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谈到团队精神,中国人往往把它看成洋人的专利。其实不是这样,一旦我们把西方的团队精神与中国人重视的家庭观念相结合,它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念、空洞的口号。而是人人可行,行之有效的一把家庭教育利器。
学习团队精神,我们从家庭做起。 在孩子小时,我们和孩子一起玩,做项目。有困难了,大家一起讨论,问题解决了,一起击掌高呼“Team Work ”(团队)。明明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轻易自己解决,也让孩子参与,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 久而久之,家庭也就成了孩子心目中的一支团队。孩子成了团队的一员,而不是家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
团队精神,使得孩子们办事时为自己着想的同时,也关心他人。在两姐妹的成长过程中,她们不止一次地为了团队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像姐姐为了妹妹安全上垒放弃进军全国化学决赛机会,妹妹为与姐姐同进退,不当校刊主篇。
家庭团队的建立, 使得我们在孩子长大一些后能做到谁有困难,有需要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起讨论探索,可以凝聚全家每一个人的智慧和特长于一人身上,去出击、去竞争。 想想看,一个人凝聚几个人的力量去出击,他成功的机率是一人单打独斗的几倍?
在我们与很多的家长的接触中,有些家长对他们的十几岁孩子表现出那么的无力和无奈。尽管他们有知识,有能力在孩子需要时可以帮孩子一把。可是孩子总是以个人隐私为由拒他们于千里之外。有的母亲只能在孩子不在时偷偷地看看孩子的大学申请表格和文章,悄悄地咨询,再委婉建议。换来的还是恶言相向,那慈母的苦恼真的令人心碎。
可是回头想想,如果父母能早早地建立孩子的团队观念,建设孩子的心灵,把家庭建立成一个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团队,让孩子在逆反阶段之前就体认到团队的力量,树立团队的精神。又会是怎样呢?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人帮。团队精神不是遥不可及的理念,它不抽象。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中。它像一匹无形的千里马,就看我们是不是识马的伯乐。
为了解答家长和学生关于学习方法和升学问题的咨询,也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我们专门开设了论坛(论坛链接:http://www.ivytrack.com/hfljm),欢迎大家进来一起交流。
原创作品首发于金羊网新父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