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朦朧的慾望(That Obscure Object of Desire) [2012/01]
- 《巴伦》(伊朗电影,2001年) [2012/01]
- 《陈查理在歌剧院》(电影故事之二) [2012/01]
- 《别离》(伊朗影片,2011) [2012/01]
- “高校录取”在美国 [2012/04]
- 洛杉矶话剧《绝密》在中国 [2012/02]
- 《午夜幽会》(陈查理电影故事之一) [2012/01]
- 《覆灭》(德国影片,2004) [2012/01]
- 《我的名字叫可汗》 [2012/01]
- 陪审员遴选记 [2012/04]
- 傅抱石画展在纽约 [2012/02]
- 看《悬崖》有感 [2012/01]
- 电影《卡蜜尔和罗丹》(1988年) [2012/01]
- 荒谬的“致敬之作” [2012/01]
美国洛杉矶剧院的写实剧情剧《绝密》去年11月在上海国际当代戏剧季亮相,随后又在北京、广州等地演出,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反映媒体与军方关于泄密之争的舞台剧《绝密》( Top Secret ),描写1969年之初,美国国防部完成了一项关于美国干预越南这一历史的绝密调查(后来被称为“五角大楼文件”)。两年后,文件被泄露到了《纽约时报》。正当尼克松政府用法院命令来防止《纽约时报》泄密之时,《华盛顿邮报》介入了这场论争。《绝密》对《华盛顿邮报》决意刊登绝密调查这一事件提供了内在视角,探讨了在政府力保国家机密、报刊让公众知晓重大事件的责任和法院在面对出版自由遭到政府权力压制时所扮演的角色这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演出该剧的洛杉矶剧院(LATW)成立于1974年,是美国最先进的广播戏剧公司。该剧院在美国国家公共电台,以及国际范围内的英国广播公司、美国之声、加拿大广播公司和其他电台广播剧目,独立地将直播戏剧带给了成千上万的听众。这个曾获得多个奖项的公司每季度也在洛杉矶演出一系列戏剧,且每一次都大获成功。
对于《绝密》这样一部题材敏感的话剧的在华演出,剧院是小心翼翼的。演出制作人,剧院主任苏珊·罗温博格在洛杉矶一场讨论会上透露,他们很低调地把该剧列为美国历史类别提出申请,并用好莱坞电视剧明星来宣传,但演出许可仍是等到最后一天才拿到。但中国观众反应的热情却出乎意料。苏珊说,在上海演出一星期,八千座位场场满座,《蜗居》作者六六与众多粉丝一起捧场,还亲自到机场接机送花。剧中饰演报纸编辑的演员史坦博格说,在北京大学演出的时候没有暖气,演员一边演戏一边偷偷擦掉鼻水,观众们裹着大衣围着围脖,却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让他非常感动。史坦博格还说:"演到举杯庆祝打赢官司,一位编辑说到为无法替自己发声的小人物赢得胜利干杯,观众席突然爆出大声欢呼 ,这是我在美国没见过的反应,真是令人难忘的一刻。"
编剧柯文是洛杉矶南加州大学传播学院的前主任。他对这次到中国巡演感到基本满意。他认为以“担心发生不可预知情况”为由临时取消在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原定的演后讨论会,应该只是低层官员的决定,因为在上海以及北京其他剧场的演出后,他还是有机会跟许多中国年轻人讨论剧中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的原则。
《绝密》的在华演出也引起国际媒体注意。《美国之音》记者2月4日撰文说:“中国的新闻自由程度经常被评为全球倒数第几名,另外也不时传出有人因为泄露国家机密被判刑坐牢,到中国演出《绝密》这样的戏剧无疑对中国政府来说是相当敏感的。”“ 演出引起的反响出人意外。中国观众对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的原则表现了强烈的兴趣。”
洛杉矶剧院演出的《绝密》中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