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朝忽觉京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转贴一) [2012/12]
- 葡国单身华人的性事(一) [2012/02]
- 强大的中国为什么要害怕一个女人的声音? [2013/01]
- 男人为什么要找情人?(二) [2012/01]
- 从四个贪官母亲的凄凉生活看官场的险恶,谁之过? [2016/09]
- 男人为什么要找情人? [2012/01]
- 单身女人档案:秋莲的奖品(18+) [2012/02]
- 葡萄牙华人同居现象浅析 [2012/01]
- 从四个“慈善家”看他们的慈善动机,扒下“中国慈善家”的外衣 [2016/09]
- 我见过的海外中文报纸 [2013/01]
- 从四个党校毕业生看中国官员的素质,谁之过? [2016/09]
- 乒乓国手叶明辉在葡萄牙的日子 [2012/02]
- 在欧洲以牌为生的华人 [2012/02]
- 关于幸福与性福的话题 [2012/12]
- 第一次亲密接触 两万次点击回报 [2012/01]
- 为了一个“强大中国” 中国人民究竟失去了什么? [2012/12]
- 道德与生理哪个更重要? [2012/02]
- 区委书记不一定都是好人! [2012/11]
- 从两起校园惨案看中美两国的新闻自由和官方态度 [2012/12]
- 贫穷无法选择 母亲帮我成才 zt [2012/02]
- 新72家房客(葡萄牙版) [2012/01]
- 20小时公开定案和20年内部结案(朱令案联想2) [2013/05]
- 是谁在控制“网络言论”? 国内网络秩序一片混乱! [2012/12]
- 进村一个月,近10万次点击令我开心 [2012/02]
一转眼,进入贝壳村快一周时间了,第一次与贝壳村亲密接触,有惊有喜,有感而发。
首先感谢倍可亲网站的大力推荐,其次感谢第一个支持我、第一个送鲜花给我、第一个写评语给我的村民,还有点击阅读我文章的所有读者们。我将不辜负村民的期望,继续努力,写好文章,大家同乐。
我与贝壳村的渊源
知道倍可亲大约是两年前的事情,一个法国朋友告诉我,有一个中文网站很好看,然后她把倍可亲的网站地址发给了我,我抽空上去看了看,哇,国内国外的新闻、政治、经济、文化、娱乐、搞笑无所没有,典型一个综合论坛。新鲜,应该是我在国外见过的最大最全的海外中文网站了。
以后我就陆陆续续的上去看看,直到一年前,我才开始天天必看倍可亲的新闻了,从那里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海外华人的新鲜故事。
知道贝壳村关注贝壳村还要晚些,在观看倍可亲网站的同时,人们不难发现网站里还有一个贝壳村,村里藏龙卧虎,政论文章观点犀利,小道消息传播飞快,情感文字柔情似水。但是村外热点事件的网友评论则是一片谩骂之声,五毛、轮子等还有更下流的文字不绝于耳。我知道,海明律师和岳东晓在桑兰事件上赚了大把的点击率。
早就在贝壳村口徘徊观望,始终没敢动进村的念头。村里人才济济、高手如云,没有两把刷子就在外面看看得了。但是,村里气氛温馨,一片祥和,极具感染力和诱惑力。平凡往事的平凡故事娓娓动听;roaming的独立见解耐人寻味;xqw63的中西对比突显差异;解滨的男女情感分析透彻;丹齐、纽约桃花、红妹子、Cristal女性作者引领潮流,老地雷能歌善舞,北美崔哥多才多艺还会说脱口秀等。(注:肯定不全面,一知半解,在这里不可能全部罗列)
听一位村友说,她宁愿免费为贝壳村写文章,也不愿意去大学教书。是什么魅力或是魔力这样吸引她呢?还听一村友说,在贝壳村随便发表一篇文章,点击率就五千以上。当然,这一定是一篇好文章或是知名的高手所写。不管怎样,读者就在那里,鼠标就在他(她)们手里,信不信由你,点不点由他(她)。更有村民比喻,能轻轻松松在贝壳村写文字,又何必累死去创建新浪博客?不是名人,没有气场,不在圈内,想在国内赚点击率没门。再说中国的种种限制,你若乱说多说,不封你才怪了。
贝壳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村民们都长什么模样?在那里说话有限制吗?疑惑和诱惑始终纠缠着我,一天又一天。
我进贝壳村的感受
直到一周前,我才鼓足勇气在贝壳村里注册了一个网名。哇,这么简单,只要网名、密码和邮箱,几分钟的时间就轻松成为贝壳村的村民了。
先把以前写的三篇文章扔进日志里,投石问路。
yulinw第一个给我支持、xqw63第一个给我鲜花、fanlaifuqu第一个给我评语。再扔三篇看看,摸石头过河。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出乎我预料,五天15篇,点击率超过2万。平均每天四千多。从未想过贝壳村的气场这么足,只有在贝壳村才能得到这么高的点击率,在世界任何一个中文网站都是不可能的(24小时内)。
首先,咱贝壳村人才济济,高手如云。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能支撑住网站的坚实骨架。其次,咱贝壳村读者文明,气氛温馨。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能使得网站有血有肉,生机勃勃,是他们保持着网站的点击率居高不下。贝壳村聚集了北美最优秀的华人精英(排除那些不喜欢网络文化的学者高人)。吸引全世界华人的眼球。高举海外华人中文网站的品牌大旗。
我曾经仰慕的大腕级人物都先后来捧场,我开心、高兴、骄傲、自豪。短短五天,全世界华人2万多次点击,足以。
我在欧洲生活了五年,从事传媒广告行业多年,记者当过,编辑做过,报纸上过,网站去过,论坛看过,写过文章近千篇,但是我的文章第一次被这么多读者阅读过,着实的高兴。同样的文章在欧华报(西班牙中文报纸)发行量3000张;葡华报(葡萄牙中文报纸)发行量500张;自己的新浪博客点击不到200。在法国华人街网站,在日志里只有两人阅读,若放在论坛里一般200-300的点击率。多大的差距呀?
华人街多数是80后90后在支撑着,严肃认真深刻的话题文章肯定不被接受,轻浮猎奇搞笑的文章大行其道。欧洲的中文报纸发行量有限,毫无反馈信息。海外华人蹩脚的论坛缺乏气场,毫无生机。
单向交流就好比暗恋、单相思,有去无回,毫无激情(指报纸)。而网络日志和论坛是多向交流,互动互助,好比两人热恋,亲密接触。作者与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相互沟通,畅所欲言(指好论坛)。而不好的论坛亦是浪费时间和精力,透支情感。
然而,世界上的中文网站网络论坛比比皆是,哪个国家没有华人?稍大一点的国家稍多一点的华人就有一个或几个中文网站或论坛,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东南亚,老华侨华人扎堆的地方,谁的气场最足,人气最旺,咱贝壳村首屈一指。谁家人才济济、高手如云,咱贝壳村当仁不让。所以,做贝壳村的村民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一周的时间不长,了解也不多,难免有些片面,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更多的感受会随时产生。
注:美国华人350万、法国华人150万、西班牙华人20万、葡萄牙华人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