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朝忽觉京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转贴一) [2012/12]
- 葡国单身华人的性事(一) [2012/02]
- 强大的中国为什么要害怕一个女人的声音? [2013/01]
- 男人为什么要找情人?(二) [2012/01]
- 从四个贪官母亲的凄凉生活看官场的险恶,谁之过? [2016/09]
- 男人为什么要找情人? [2012/01]
- 单身女人档案:秋莲的奖品(18+) [2012/02]
- 葡萄牙华人同居现象浅析 [2012/01]
- 从四个“慈善家”看他们的慈善动机,扒下“中国慈善家”的外衣 [2016/09]
- 我见过的海外中文报纸 [2013/01]
- 从四个党校毕业生看中国官员的素质,谁之过? [2016/09]
- 乒乓国手叶明辉在葡萄牙的日子 [2012/02]
- 在欧洲以牌为生的华人 [2012/02]
- 关于幸福与性福的话题 [2012/12]
- 第一次亲密接触 两万次点击回报 [2012/01]
- 为了一个“强大中国” 中国人民究竟失去了什么? [2012/12]
- 道德与生理哪个更重要? [2012/02]
- 区委书记不一定都是好人! [2012/11]
- 从两起校园惨案看中美两国的新闻自由和官方态度 [2012/12]
- 贫穷无法选择 母亲帮我成才 zt [2012/02]
- 新72家房客(葡萄牙版) [2012/01]
- 20小时公开定案和20年内部结案(朱令案联想2) [2013/05]
- 是谁在控制“网络言论”? 国内网络秩序一片混乱! [2012/12]
- 进村一个月,近10万次点击令我开心 [2012/02]
大多数人没有把生活提升到审美这个层次,他们认为生活就是维持生命,吃饭睡觉,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生活就是享受、赚钱,成名成家,为此甚至可以不择手段。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他们根本就不懂得审美。
人的日常生活是枯燥烦闷无限重复的,出生,长大,成熟,老去,死亡。每个人都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每一天都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我认识一位女子,来葡萄牙三年多,从未去过葡萄牙任何一个旅游景点,她出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每天两点一线,住家、餐馆,无限次重复。当她即将回国的时候,我劝她抽出一天时间去看看葡萄牙的美景,去吃葡萄牙最著名的蛋挞,然而她全然不顾,直接回到了中国。对于她来说,看葡萄牙美景和吃葡萄牙蛋挞毫无意义。只能是消耗她的时间和浪费她的金钱。
她有一个女儿,需要钱上学。她有一间拆迁房,可以换到很多钱,但是她好还是不满足,还要赚更多的钱。她不知道什么是审美生活。
另一个女子更惨。她和自己的丈夫来葡萄牙打拼了近30年,房子有了,汽车有了,钞票也有了,还有一对儿女和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当她还未来得及享受这一切的时候,癌症夺去了她的生命。她还没来得及审美的时候,生命已经停止。两个女子都没有过上审美的生活,她们只是每天重复简单机械单调的生活,也没有享受到美好的生活。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人说,只有审美的生存才是美好的生存方式。
所谓审美生存有三项可能的内涵:最浅的是对艺术和美的欣赏和享用;其次,如果你是个艺术家,可以得到创造美的快乐;最深的一层是以一种审美的优雅态度生活,最终目标是把自己的生活雕刻成一件美不胜收的艺术品。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雕刻成一件美不胜收的艺术品,但是也绝不能把生活弄得一塌糊涂,枯燥无味。过一辈子没有审美趣味的单调生活。
然而,绝大多数没有审美情趣的单调生活却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正常的生活,而那些执着追求审美生活的人反而被认为是另类,只有极少数成功人士的审美生活最后得到认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坚持过审美生活的人必须顶着压力,甚至耐得住寂寞,很多时候要学会享受孤独。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随着人们对自我意识、个性张扬、审美趣味的理解和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具有审美情趣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过单调枯燥的生活。他们不怕寂寞和孤独,但是他们害怕那种缺乏自我和没有个性的单调生活。
对艺术和美的享用是人生在世最值得去做的事情。绝大多数人每日辛苦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心劳力,忘记了这都是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生存的目的是对美的享用。生活中如果时常有美在陪伴那是一段多么快乐和幸福的时光。只有审美的生活才值得一过。
人生苦短,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生活变成审美生存,把自己的人生塑造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呢?其实,在实现上述两个目的的整个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一种身心体验,其中渗透着一系列美的享受。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