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朝忽觉京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转贴一) [2012/12]
- 葡国单身华人的性事(一) [2012/02]
- 强大的中国为什么要害怕一个女人的声音? [2013/01]
- 男人为什么要找情人?(二) [2012/01]
- 从四个贪官母亲的凄凉生活看官场的险恶,谁之过? [2016/09]
- 男人为什么要找情人? [2012/01]
- 单身女人档案:秋莲的奖品(18+) [2012/02]
- 葡萄牙华人同居现象浅析 [2012/01]
- 从四个“慈善家”看他们的慈善动机,扒下“中国慈善家”的外衣 [2016/09]
- 我见过的海外中文报纸 [2013/01]
- 从四个党校毕业生看中国官员的素质,谁之过? [2016/09]
- 乒乓国手叶明辉在葡萄牙的日子 [2012/02]
- 在欧洲以牌为生的华人 [2012/02]
- 关于幸福与性福的话题 [2012/12]
- 第一次亲密接触 两万次点击回报 [2012/01]
- 为了一个“强大中国” 中国人民究竟失去了什么? [2012/12]
- 道德与生理哪个更重要? [2012/02]
- 区委书记不一定都是好人! [2012/11]
- 从两起校园惨案看中美两国的新闻自由和官方态度 [2012/12]
- 贫穷无法选择 母亲帮我成才 zt [2012/02]
- 新72家房客(葡萄牙版) [2012/01]
- 20小时公开定案和20年内部结案(朱令案联想2) [2013/05]
- 是谁在控制“网络言论”? 国内网络秩序一片混乱! [2012/12]
- 进村一个月,近10万次点击令我开心 [2012/02]
看了老地雷的陈年往事《男声小合唱促成了我的姻缘》后,又听了男生小合唱《鼓浪屿之波》,情景交融,浮想联翩,不由得想起我大学时代的一些陈年往事。
那时改革开放全国第一次统一招生,我们一拨年龄相差巨大的同学聚集在一个班里,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是相同的音乐爱好很快就把我们几个“臭”味相投的男男女女拢在一起。那是一种神奇的魔力产生的巨大磁场,谁都无法逃脱这个磁场的引力。
依稀记得那是1980年初,三男三女每天晚上聚在教室里唱前苏联歌曲、印尼歌曲等外国民歌二百首。老歌本被翻旧了,手抄本被翻破了。《卡秋莎》、《小路》、《共青团员之歌》、《草原骑兵》,还有蕴含着俄罗斯经典文化主题的《伏尔加船夫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卡琳卡》,那优美的旋律、多彩的歌词、深邃的意境让我们陶醉其中。《山楂树》中有歌声轻轻荡漾在黄昏的水面上,暮色中的工厂已发出闪光的浪漫,《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有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偷偷看着我不声响的爱情,《红莓花儿开》表达了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这首歌也是电影《幸福生活》的插曲。当时的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印尼歌曲《宝贝》百唱不厌,《星星索》、《船歌》、《划船曲》、《哎哟妈妈》和古巴歌曲《鸽子》等让我们陶醉在怀旧的浪漫情调里。
最年长的李哥39岁,别看他年纪大,但是他绝对不缺乏音乐细胞,他的女朋友在中央乐团。排行老二是29岁的小提琴手张明,他是一个浪漫多情的种子。我当时23岁,青春年少,对电影歌曲情有独钟。女生老大26岁,部队大院长大的姑娘。老二25岁,知识分子家庭熏陶。最小的女生才20岁。年龄跨度19岁。
奇怪的是,我们六人虽兴趣相投爱好相近,但是最后都各自成家,我们之间没有一对男女檫出爱情的火花。尽管当时小提琴手与大姐二姐有点意思;我与大姐似近似远,朦朦胧胧;最后毕业都各奔东西。回想起那个青涩的大学时代,有太多的美好记忆深深烙在心灵深处。
另一个值得回味的是中央电视台《新星音乐会》给我们的冲击。当时刚刚流行双卡收录机,邓丽君等港台歌曲风靡一时,中国的流行歌曲还没有形成,《新星音乐会》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我们空空荡荡的大脑,一股脑地涌进来如此光怪陆离的音乐形象,让我们每一天都充满了对新事物的憧憬与渴求。
记得那天晚上,我们六人聚集在电视机旁,突然听到苏小明的《军港之夜》、郑绪岚的《太阳岛上》、朱明瑛的《回娘家》、王静的《美丽的心灵》,李默的《彩云归》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新歌横空出世,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情绪撩拨起来了。整个晚会把我们给陶醉了,当时我担任录制任务,整整两盘磁带我爱不释手,天天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的听歌。
当时参演的歌手有朱明瑛、苏小明、郑绪岚、远征、吴国松、王静、李默和任雁等8位青年歌唱演员。《新星音乐会》的时代意义是宣告新中国流行音乐诞生。
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在听和唱《新星音乐会》的歌曲,反复吟唱中外电影歌曲。女生老大喜欢电影《柳堡的故事》里的插曲《九九艳阳天》,我喜欢电影《刘三姐》、《芦笙恋歌》和《五朵金花》等雷振邦的歌曲。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和《怀念战友》也是雷振邦的作品,每当听到那种新疆塔吉克族风味的激情弦律和革命浪漫主义色彩交织在一起的崇高意境,让人久久不能平静。小提琴手喜欢前苏联的电影歌曲等。通过歌曲我们彼此可以熟悉和了解对方的爱好兴趣和个性情调。
也许是彼此都太清楚的看到了对方的需求,优点和缺点都无处躲藏,也不必躲藏,所以才各自友好的相处了四年,但是这四年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李哥给我们带来一支当时刚刚翻译和流行的新歌《邮递马车》,我们都很喜欢。那种期待和等待邮递马车传递信件的心情,似乎在每个人心里悄悄的蔓延。
唱着唱着,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眼就过去,现在回想起30多年前的往事,心情依然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