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谷开来的奥秘 [2012/04]
- 老婆黑状 [2012/04]
- 几回乡梦隔如山 [2016/02]
- 妻子(二) [2013/10]
- 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三大导演批判 [2012/06]
- 拆拆抗日神剧放放马屁精神 [2018/05]
- 妻子(五) [2013/10]
- 妻子(三) [2013/10]
- 男人与女人2 [2013/04]
- 朴槿惠与毛泽东最后的对话 [2013/07]
- 夜,想起我的小猪,海阔天空 [2016/05]
- 男人与女人3——鸡同鸭讲 [2013/04]
- 闲谈清议:请放小宋一马! [2014/10]
- 女排、竞走、遗留物 [2016/08]
- 妻子(一) [2013/10]
- 共和国的沉沦(10)——文化误!甄嬛顾! [2013/05]
- 老去的娘 [2013/05]
- 我贝壳村的女友们——O姐 [2013/09]
- 男人与女人 [2013/04]
- 小人书恩仇记 [2013/02]
- 贝壳村的男人们——猪猪 [2013/07]
- 我贝壳村的女友们——无为村姑 [2012/08]
- 我有一个梦想 [2012/06]
- 历史,河儿,在这莫名其妙拐个弯 [2013/05]
- 关于发起热烈拥护纽约堂叔为贝壳村政法委书记运动的通知 [2012/04]
《二梅》写作过程中的一些讨论
病枕轭
首先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鼓励。邀请好友看我写的玩意这还是第一次。大家提出的意见、批评我本人都表示虚心接受。本文想就小说写作方法、技巧等等问题与诸公简单探讨一下。也算我对各位跟帖的集体回复。再次感谢你的参与。
长久以来写小说一直是我的心愿。但是造化弄人,足足超过二十年我没有用中文写过任何像样的东西。更别遑论长篇累牍地如此倾诉。直至去年某一时间一次因缘巧合,才使我重新拿起笔。胸中既有千言万语,落墨之际自然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小说《二梅》是我的一次尝试。其中稚嫩、疏漏种种毛病在所难免。小说本意想通过少年之眼,尝试探讨一下男孩子初萌时的心理状态。出乎意料的是,村里大部分女性朋友对内容大体上都能够接受,好朋友村姑、甜甜、小雨、雨林、阿开、莫斯菲、果姐、老阿姨、XO、地雷、夺标等等更提了不少宝贵意见。
村姑认为开始与结尾部分的内容似乎应当前后呼应更为妥帖。对麻老师的“憎恨”似乎也与二梅能跟他一起生活幸福有矛盾。前一点无疑正确,我今后会在自己的文字中注意。后一点麻老师在“我”心中面目憎恶,而跟二梅一起生活和谐好像有点情理不通,这点我还没有想清楚:是不是需要平衡一下为好?!不过我是通过“我”的眼睛来看待这个人物和他与二梅的关系的。由于“我”与二梅的特殊性,说实话“谁”跟她谈恋爱差不多都会成为“我”眼中的死敌(笑)。这两者之间好像很难统一。所以说保留故事中的这种“不合情理性”的“冲突”似乎更加为好。
小雨觉着我特别注重细节部分的描写。毫无疑问是这样的!我对文字中细腻传神的东西格外感兴趣。对空洞的过场兴趣寥寥。这可能与我平日说话啰啰嗦嗦有关(笑)。我觉的,细末至微的东西能打动人,才是真正的打动!才是真正的好东西!此一点我们俩的观点是一致的。
雨林、村姑、果姐还讲到一个有关“我”年龄的问题。大家觉着“十岁”对一个有强烈性启蒙意识的男孩子来说有些“小”。恐怕这是个人观察和感觉的问题。实不相瞒我个人首次对异性的性萌发大概也就十岁左右。当然自己意识不到这就是所谓的“性幻想”或者叫“初萌”!!我个人觉的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所以一直想写点什么仔细探究一下。
莫斯菲和老猫等等朋友可能觉着用“当兵的”、“教师”这类职业的人物作“反派”有触怒某些“禁区”之嫌。个人觉的“还原生活本身”对我这样的新手意义重大。恐怕只有力求真实,才对得起以往经历,才对得起笔下的文字。所以不想粉饰和修改生活本身。至于说触不触霉头实在没想那么多。
男性村友的回复激发了我强烈的兴趣。总裁判、qxw66、晓临等等对小说的结构、整体布局、段落联系、人物塑造、逻辑关系等等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容小子一并抱拳感谢答复。其中晓临提到的二梅的心里描写应建立在全事景而不是内事景基础之上。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在我的文字中表现的比较突出。有的时候特别想说自己的心里话,忘了起码的逻辑人物关系。“我”不能代替“她”想问题!也不能代替“她”思考!对吧?这一点我今后会注意。
至于小说结构性问题,几位朋友可能年长过我,喜欢平实、合理、起伏跌宕一步步展开式的剧情。这属于个人的欣赏习惯,我会仔细考虑各位的意见以加后文。还有就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及其安排的问题,由于涉及的话题年代久远,细节部分也不是材料十分充足。所以情节变得单薄难以一步步展开。
总的说我非常感谢朋友们的批评和指正。我会在今后的文章、小说中不断磨练和设法提高自己。当然了,还是欢迎你随时跟帖评论。小子这里洗耳恭听。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