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谷开来的奥秘 [2012/04]
- 老婆黑状 [2012/04]
- 几回乡梦隔如山 [2016/02]
- 妻子(二) [2013/10]
- 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三大导演批判 [2012/06]
- 拆拆抗日神剧放放马屁精神 [2018/05]
- 妻子(五) [2013/10]
- 妻子(三) [2013/10]
- 男人与女人2 [2013/04]
- 朴槿惠与毛泽东最后的对话 [2013/07]
- 夜,想起我的小猪,海阔天空 [2016/05]
- 男人与女人3——鸡同鸭讲 [2013/04]
- 闲谈清议:请放小宋一马! [2014/10]
- 女排、竞走、遗留物 [2016/08]
- 妻子(一) [2013/10]
- 共和国的沉沦(10)——文化误!甄嬛顾! [2013/05]
- 老去的娘 [2013/05]
- 我贝壳村的女友们——O姐 [2013/09]
- 男人与女人 [2013/04]
- 小人书恩仇记 [2013/02]
- 贝壳村的男人们——猪猪 [2013/07]
- 我贝壳村的女友们——无为村姑 [2012/08]
- 我有一个梦想 [2012/06]
- 历史,河儿,在这莫名其妙拐个弯 [2013/05]
- 关于发起热烈拥护纽约堂叔为贝壳村政法委书记运动的通知 [2012/04]
共和国的沉沦(9)——政治强暴文化怎么办?(下)
病枕轭
政治这巨无霸对文化施暴越久,毁灭性打击作用就显现地越强大。
首先是文化的媚俗化。记不记得前年河南洛阳发生的那起性奴囚禁案件⑴?几个年轻女子被一个叫李浩的性变态狂囚禁在事先挖掘好的地下室里。先后沦为他个人泄欲的性奴隶。整个事件当中最令人可悲的是,期间那些女子不但逐步丧失了反抗意识,还被案犯成功地洗脑!当警方拘捕李浩时,她们竟然主动袒护他。说他对她们“很好”云云。
新中国政治与文化的关系与此案中展示的逻辑惊人地相似!本为相互依存的两个载体,文化脱离开政治的躯壳可能会名扬四海、流芳百世!而当政治变得跋扈骄横、淫欲无度时,它首先会通过蹂躏、摧残文化的肉体和灵魂来寻求快感!恶行一开场,文化会觉着异常地屈辱和痛苦,继而难以忍受,会拼命反抗政治施加在自个身上的暴行!可当施虐时日越久,次数越多,手段越残忍,暴行看上去就越安全!越容易变成一日三餐的家常便饭!对文化来说,反抗不仅仅失去作用,还有可能换回更为严酷的打骂迫害,直至更加暴烈、变态的摧残。最后呢?无疑会加速它的死亡!既然反抗无效也无望,文化无处可躲,那怎么办?答案兴许只能是选择逃避和麻木自己!?
人浸润在重复上演的悲剧中越久,变得越神经麻木!失去自我!文化当然也会!思想麻痹、行尸走肉一般的文化甚至会想当然地认为:政治对它所做出的一切肆意践踏都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又合法的!至它它会在政治强暴肉体的时候,作出一副千娇百媚、曲意迎奉的姿态去讨好凶徒!令人难以置信么?看看如今国内的抗日剧,都已经发展到“骇客身形躲子弹”“凌空双手撕鬼子”⑵的至高境界了!是虚拟的抗日英雄在强奸中国民众的智慧?!还是垂涎欲滴的文化走狗在肆无忌惮地煎熬大众的道德与良知?!是政府的思想意识灌输机器疯狂运转,变着花样催眠早已经丧失了灵魂和思想的受害者们,令他们浑浑噩噩亦步亦趋?!还是政治乃雄霸天下之母,捞着真金白银就是铜头铁打硬道理?!谁管什么文化不文化?!恐怕这一切生活当中都不幸化为现实!此情此景也着实令古今中外的国人们,大开眼界之余不禁叹为观止!
其次是社会生活的高度糜烂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土壤,就孕育散发什么气味的人。文化在政治的胯下瑟瑟战抖,除了苟延残喘之外,只剩下腐烂发臭的份儿!巴金先生在他的代表著《家》中描述过一个情节:老太爷的朋友地方绅士冯乐山看中了高家的婢女鸣凤,想讨她过来作小。三少爷高觉慧正与鸣凤暗地里两厢要好,婚事临近鸣凤踯躅在觉慧面前不便相告,却又不堪忍受屈辱,只得投湖自尽。依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中借人物之口高觉慧怒斥冯乐山道:“老狗!……我要控诉!”谁要控诉?要控诉什么?上个世纪二十代末的一段屈辱回忆令巴金先生义愤填膺、拍案而起。九十年后的今天呢?中国大陆权贵富贾们的斑斑劣迹,如强暴幼女,祖孙三代、三胞胎共事一夫,集体淫乱,包养明星等等丑闻不绝于耳⑶,淫风欲火炙热神州至此,假如巴金先生泉下有知,作何感想?当如何控诉?又能控诉些什么!?
文化栖身于政治淫威下苟活的时日越久,民众对政治和文化的概念边缘就越发混淆。开始我们搞不清楚:什么是政治观点?什么又属于文化范畴?这件事是政治践踏了文化?还是文化越俎代庖侵害了政治利益?后来干脆变成一团迷雾:远离了政治的文化当呈现出怎样一番模样?甚至文化本身的样子又该是什么?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提供了精彩无比的实例。这些例子有助于我们弄清文化与政治的界限。让我们不妨先观摩学习一下。
例子一,第十七至十八回讲到贾宝玉因感念好友秦钟早折,忧戚过度伤着身子。奉贾母之命于新造就的“大观园”里游耍散心、恢复体力。不巧正撞上父亲贾政带领一群帮闲清客进园子点景。躲避不及只好一道跟了来。下面是宝玉随着父亲的脚步应对的匾额及对联。
曲径通幽处 (无对联)
沁芳,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有凤来仪,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杏帘在望,稻香村,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蓼汀花溆 (无对联)
蘅芷清方,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醾(音,图迷)梦也香。
沁芳闸 (无对联)
红香绿玉 (无对联)
这是典型的命题作文。贾宝玉虽有浓情蜜意、兴致阑珊之处,怎奈换得父亲口中“畜生”“管窥蠡测”“胡说”“岂有此理”连珠炮似的回应。其实大家伙心里明白:宝玉年少才高,却喜欢寄情于花花草草、风花雪月一类的温柔之乡。文华辞藻难免轻巧浮躁些。文客帮闲们从旁打下手,专以陈、滞、端、俗文字应对;一是看着他老子的脸色行事,二是想方设法帮衬宝玉出彩罢了。而贾政呢?有心一试这儿子究竟是神姿伟器、腹蕊兰花?还是绣花枕头、草包一个?当然了,他其实最想听到看见的,是儿子在这帮酸腐文人们面前,能尽情施展出他这个作父亲所希望的那种“学养”“才智”“品德”罢了。这算不算政治意志侵害文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例子二,林黛玉是《红楼梦》中非常有趣的一个人物。她天资聪颖、蕙质兰中。启蒙亦早可惜母亲早逝。从小没有兄弟姐妹在侧,使得她心性难免奇巧孤僻,不入俗人法眼。贾雨村教她的时候,终日心思沉湎于自己的仕途重返之道,并没有上什么心。父亲林如海中过探花文采出众,加之性情温和,对待女儿也颇多疼爱。黛玉小小年纪千里投亲,后来父亲滨西,不得不长久寄居祖母门下。小说的第三十七和三十八回讲到李纨、探春等人重结海棠诗社。黛玉作得白海棠七言律诗,后有菊花诗两首献上,现附录如下。
白海棠诗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谈诗词我提及林黛玉的成长环境与个人性格。十二金钗个个是高墙深闺中的女儿家。与世事所知较少,受政治思想的毒害也参差不一。贾迎春是个“木头”。而薛宝钗精明事理、四平八稳。写出来的诗也匠气稳健。只有黛玉不同,她的文字不仅风采卓然、灵光频现。而且大都符合她本人的心思性格。正乃所谓诗由心生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歌也好,文学也罢,大到整个文化范畴莫不如此:原来少了政治意识的倾轧毒害,文化才能够抽丝吐芽茁壮成长!而这样的文化基于人性,展示人性中的芳华,才称得上美!也才可能拥有长久绵恒的生命力!
今天“中华民族复兴”这口号一定包涵了文化事业的复兴!而想让我们的文化死灰复燃、重萌发展,对政治任意肆虐这毒疮,要痛下决心剜去沉疴才行。否则政事独大万马齐喑,复兴复兴,不过是大官僚们茶余饭后、搓脚泡汤时的一场闲谈牙慧罢了。
本文相关链接
⑴河南洛阳性奴案 http://baike.baidu.com/view/6527588.htm
⑵骇客身形躲子弹,凌空双手撕鬼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1whjwt5m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