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 女留学生车祸遇难 [2012/03]
- 74岁慈善家奥斯卡·唐迎娶美女徐心眉 [2013/07]
- 吕令子父母在波士顿与媒体见面(视频) [2013/04]
- 华人高中生选美国队 参加世乒赛成绩闪亮 [2012/04]
- 2013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夫人陈路勉励中科大学子(视频) [2013/10]
- "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唐爽访谈 [2012/06]
- 中国民族文化占据波士顿春节联欢舞台 [2012/02]
- NFL华裔球员钟家庭将亮相超级碗 [2012/01]
- 新英格兰广西同乡会举办首次春节联欢会 [2012/02]
- 波士顿厦大校友会聚餐庆龙年 [2012/02]
- 报道波士顿爆炸案 - 战地记者的31个小时 [2013/04]
- 艾克顿华人足球队元旦训练忙 [2012/01]
- 美东三地华人英文报纸登广告谴责ABC 呼吁抵制迪斯尼 [2013/11]
- 新英格兰专业人士新春盛会 展现华人政经力量 [2012/02]
- 旦复旦兮 复旦校友春节聚会 [2012/02]
- 李永打官司 [2012/02]
- 证严法师呼吁现代人要节制 "为大地减轻负担" [2012/02]
- 图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 [2014/02]
- 从黄浦江边到查尔斯河畔 – 新生代画家周明谈艺术创作 [2012/03]
- ZZ:留学生父亲和企业家儿子的访谈。 [2012/04]
演出中的于翔。(于翔提供)
12月8日,记者同亚文中心大波士顿靑少年交响乐团的黎艳婷女士到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对于翔作了访问。穿着牛仔裤、羽绒衣的于翔,看起来和一名普通的留学
生没有什么区别。刚刚20出头的小伙子有着一副好身材,说起话来非常平和低调。也许你不会想到,他就是第14届耶胡迪——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靑年组冠
军,最佳巴赫演奏奬、以及观众最喜爱奬得主。
在一个小时的访谈中,于翔回顾了他对音乐的执着追
求和目前的留学经历。作为第一届亚文中心靑少年中国曲目小提琴比赛的评委,于翔还分享了他对亚裔靑少年小提琴演奏的看法和他的评判标准。黎艳婷女士吿诉于
翔,她12岁的儿子杨乐圣一定要跟着来,一睹偶像的风采。杨乐圣练习小提琴多年,是亚文中心大波士顿靑少年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音乐天赋自幼显
于翔吿诉记者,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音乐才能。不到两岁时,还不会说话的于翔,就能够把电视上听来的歌曲一点都不走调地唱出来。天生听力超群的于翔对音
乐节奏的分辨可以准确得和精密仪器一样。于翔的父母是从河南和四川上山下乡到内蒙的知靑,他们及早发现了儿子的音乐天赋,5岁开始了学琴生涯。小学5年级
时,于翔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是当年附小该年级在全国招收的唯一小提琴专业学生。
从呼和浩特
来到灯红酒緑的大上海,于翔并没有急于融入这个大都市,而是继续埋头于学业中。由于之前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理论,刚开始的几个月感觉比较吃力。但是天生聪
颖的他很快就追赶上来,第一学期之后,于翔的文化课成绩始终是全班第一。在专业上,于翔感谢指导敎师郑靑、郑石生、和赵基阳对他的悉心培养,使他成为学校
小提琴专业的高材生。
16岁时,于翔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获得波兰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
的第2名。他说:“我参赛的理念是以比赛为媒介去和世界最顶尖的小提琴演奏者们交流,提高彼此的艺术造诣。因此,我个人较倾向于参加国际大赛,而不是频繁
参加水平参差不齐的比赛而躭误了自己的进度。”
2007年,于翔以专业成绩第一、高考分数高出
録取分数线一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第2年来到位于波士顿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于翔表示,他的留学目的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感受古典音乐。
“我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感受到浓厚的音乐氛围,同时接受全美顶尖音乐(弦乐)敎育团队的熏陶,而非单纯学习新的演奏技法。此外,波士顿特有的艺术气息和文
化底藴对自身艺术修养也造成间接影响。”
国际比赛拓视野
2010年4月15日,于翔所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冰岛雷克雅未克机场后不久,冰岛南部的火山就爆发了。厚重的火山灰一时间笼罩欧洲上空,几乎所有欧洲国家
机场都不得不关闭。在冰岛滞留3天之后,于翔在一位退休的中国外交官帮助下,被特许乘坐在冰岛火山爆发后的第一个航班。而航班抵达挪威的特隆赫姆之后还要
转乘巴士。 “前往奥斯陆的长途巴士开了将近9个小时,沿途山路非常颠簸。下车之后,我便直奔演出地,拿到最后一张入场券,”于翔回顾说。
顾不上旅途的劳累,于翔马上投入到紧张的比赛中,以无可挑剔的表演征服了评委和观众。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校报这样形容于翔的获奬情况:时隔20年,中国
人终于再次登上了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冠军领奬台。于翔那独有的极具感染力的琴声,让全世界领略了中国选手的出色表现,他的演奏深深打动了所有的评委,
轰动了整个乐坛!
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在14届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给于翔颁奖。(于翔提供)
比赛中,于翔演奏了一首高难度的波兰作曲家舍曼诺夫斯基的小提琴曲,一位观看演出的老观众留言说:“这可能是我欣赏经典音乐40多年来所看到的最杰出的小提琴表演。絶对是完美的小提琴演奏。于翔,你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天才,舍曼诺夫斯基也会为你而骄傲。”
“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在母亲去世前获得了梅纽因的冠军,”于翔平静地说。于翔的母亲于今年5月份,因患白血病在上海去世。在医院见完母亲最后一面之后
2个多小时,于翔忍着悲痛,搭上前往新西兰的航班,参加麦克希尔国际小提琴比赛。在精神恍惚的状态下,于翔仍然通过了4轮比赛,夺得第三名。
“她最后的愿望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希望我去新西兰完成比赛。 ”于翔回忆说。
钟情经典贝多芬
于翔最喜欢的音乐家是贝多芬,他认为贝多芬的音乐能直接触动到灵魂的最深处,他拥有一个异于常人的巨大心脏。当记者问到他平时最大的爱好时,于翔提到对
经典小说的爱好。他最喜欢的两本书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狄更斯的《双城记》。
“读书可以静心。现在这个社会太浮躁,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太少了。 ”此外,于翔平时还喜欢游泳和跑步。
在谈到亚文中心靑少年中国曲目小提琴比赛时,于翔表示非常高兴看到专门演奏中国曲目的比赛。小时候,于翔每年都要学一首中国曲子,比如马思聪的《思乡曲》、《夏夜》等。
“在我当评委的一些小提琴比赛中,很多选手存在赶节奏、准备不足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往往在上台时就表现得不够自信。我认为,一个好的开弓是一次成功演绎的关键。 ”于翔还指出,“演奏者永远都不要违背作曲家的意图。”
最后,记者问到他毕业以后的打算。于翔表示他将继续深造,并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完成对贝多芬全部十首小提琴奏鸣曲的演绎,并且以3场系列音乐会的形式奉献给波士顿的听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