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励之、刘宾雁、王若望的悲剧结局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0/12]
- 毕汝谐奇人奇事之龌龊女人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7]
- 刘鹤之父因一本色情日记于文革殒命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1/05]
- 北京哥们来电:习近平挥泪斩栗战书!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2/01]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老百姓同恶相济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0/11]
- 北京哥们来电:刘亚洲在押期间最新花絮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2/10]
- 毕汝谐奇人奇事之情人Z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7]
- 最新!刘亚洲生生把李先念儿媳(王六生之女)咬进去了!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3/01]
- 文革期间中法混血儿惊天大案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0/12]
- 北京哥们来电:刘亚洲哥俩同时被抓了!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12]
- 我的一位精彩奇兀的贵人 毕汝谐 (纽约 作家) [2020/11]
- 我所知道的公安部长李震之死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01]
- 许艳是不是兼职妓女?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3]
- 我的六四艳遇及善举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0/12]
- 孟晚舟案的致命要害是断送了中共权贵的后路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0/12]
- 假如谷开来与我结为夫妻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0/12]
- 刘亚洲——一个令我深度自卑的“小孩儿”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1/12]
- 文革是毛泽东为刘少奇量身特制的政治绞刑架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1]
- 毕汝谐奇人奇事之文学大师王某某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1/08]
- 中国对印战和两难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0/12]
- 警惕中国走德日军国主义道路!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01]
- 刘鹤之父刘植岩被动承受文革的悲惨结局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1/01]
- 台独和反台独都是双刃剑 毕汝谐(纽约 作家) [2021/02]
- 闲话中国共产党走向腐败的过程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3/06]
- 父亲节的思念 毕汝谐 (作家 纽约) [2023/02]
- 今日中国乃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政治逻辑的必然结果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24/02]
2007年按: 1988年, 毕汝谐利用暑期完成了<<周恩来评传>>(笔名方里,台湾水牛出版社,精装本, 列文史丛书第76 种),这是世上已知的第一部从双重人格角度剖析周恩来生平的著作, 比高文谦先生的“晚年周恩来”早了十几年! 兹命助理汪先生全文打字,以供网众参考. 全文较长,分多次推出. 第五章、长征至西安事变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八日傍晚, 包括周恩来在内的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的人员 编在一起,代号红星部队.二者合为中央纵队,由中共要人叶剑英担任司令员. 红军主力一三五军团,及红九军共约九万人,编为野战军,以朱德为总司令、叶剑英 为参谋长,王稼祥为政治部主任, 从瑞金(苏维埃共和国之首都)出发,率部突围. ----一九四九年中共立国后,官方将长征解释为“北上抗日,打日本,救中国”.这一 近似滑稽的谬说长期统治着党史研究领域,神圣不可侵犯.直到近年,方有若干党史 秀才道出真相. 第五次围剿的南线总指挥陈济棠是广东军阀,与蒋介石素有龃龉.他为保存自家 实力,对红军持明攻暗和的态度. 周恩来派干员与之秘密联络,达成君子协定.陈济棠在红军突围的行动方向上, 撤出一条二十华里的通道. 一月二十一日,一军团在前开路,三军团殿后,五军团在右翼,红九军在左翼,保护 中央机构突围.仅五天时间,红军就通过了陈济棠的防区,突破了敌军在安远、信丰 之间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 十月二十五日这天,周恩来携带贴身卫士,昂然立于信丰河边.他已摆脱了指挥 失败所带来的短时间的沮丧和不安. 这时,蒋介石在粤汉铁路沿线布置了二十万兵力,企图将红军消灭在粤汉铁路 以东、戆江以西.周恩来接报后,命令红三军团迅速前进,赶在敌军之前攻占白石渡, 掩护红军主力通过粤汉铁路,向湘西挺进. 红军新败,士气大受影响.周恩来在急行军中,与士卒同甘共苦,令他们深为感动 .他很少骑自己的那匹黄骡子,经常将骡子让给患病的战士,或是驮武器.他利用行军 小歇和防空实际,同普通士兵拉家常,讲红军打胜仗的战史.中午大休时,他也利用 吃饭的机会回答官兵们的问题.一宿营,周恩来总要看看官兵们的营地. 周恩来经常在小油灯下通宵工作---赏阅电报,批示文件,研究敌方动态,调查行军 路线.他精力过人,从未在士兵面前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倦意. 十一月十日,红军消灭了湖南军阀何键所部两个连,攻占了白石渡.白石渡虽是小镇, 却是粤汉铁路的一个车站,是蒋介石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的重要支撑点.占领该处, 对保证军主力通过粤汉铁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红军虽然采取急行军,但由于辎重太多,所行又都是羊肠小道,因而行军速度 仍然不快;国军行军皆走大道,人多势强.双方常作同一梯形前进,由两条路线向 同一点兢进;红军若先能先到,就可以顺利通过一关,若是国军先至,则红军必须 另觅路线突进.红军由于日夜奔行,衣食给养不足,普遍感到前途茫茫,部队减员现象严重. 红军主力经湘西向滇北进军.毛泽东认为,在目前条件下,必须放弃各路红军在湘西 会合的意图,转向敌军设防薄弱的贵州遵义.这一主张被日后的事态演变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召开会议,进一步肯定了毛泽东的主张.此后,虽有由 薛岳统率的国军第二兵团在背后追击,红军仍以破竹之势进入贵州. 贵州军阀王家烈等在乌江各个渡口设重兵严密布防,封锁了所有船只,企图利用 乌江天险阻止红军前进,然后与薛岳部队前后夹击,共同围歼红军于乌江南岸. 一九三四年岁末,周恩来与朱德、聂荣臻等共商抢渡乌江之策.周恩来认为必须 于元旦突破乌江,以便迅速占领遵义,使部队能得到短期的休整.冲过四道国军封锁线 之后,红军已是疲惫之师. 一九三五年元旦,渡江战斗打响.两天里几次强渡、偷渡均未成功. 第三天上午九时许,强渡又开始了.周恩来冒雨站在江边山坡的一块大青石板上,用 望远镜观察整个战场,不时顺手拿起身旁雨伞下面的电话机指挥渡江战斗. 红军轻装战士终于以竹筏突破乌江天险,王家烈的步枪加烟枪的双枪兵纷纷溃败. 随后,红军占领遵义城,周恩来与毛泽东、朱德等中共要角骑着高头大马入城,威风八面. 遵义是贵州省的第二座大城市,商业繁荣,是南通贵阳、北至重庆的交通要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于一九三五年一月在遵义城召开.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 以及候补委员有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陈云、朱德、何克全(凯丰) 、 王稼祥;中央委员有毛泽东、刘少奇、李维汉、彭德怀,候补中委有李富春、杨尚昆、 刘伯承.另外指定出席的人员有林彪、聂荣臻、蔡树藩等以及共产国际派驻中共的 军事顾问李德(德国人,希特勒上台后逃至苏俄,又来中国充钦差大臣.是所谓“工人阶级 无祖国”也);中共闻人伍修权任其译员. 此外,还有当今中共一号强人邓小平.时任红星报主编,以记者身份列席旁听. 彭德怀起立发难,这个二十四年后在致毛泽东万言书中自称“有张飞之粗而无其细”的 职业军人,对秦邦宪、周恩来等人的军事路线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一石激起千层浪. 红军将领因深受其害,皆表示同意.朱德、刘伯承端坐无言.,持有倾向性的中立态度. 而后,毛泽东驳斥了秦邦宪为军事失利所进行的辩解,刘少奇亦支持毛泽东的立场. 毛泽东讲到激愤之处,以掌拍案,把几只茶杯都震翻了. 周恩来在中共党内斗争中素来持“风大随风,雨大随雨”的灵活态度.他随即检讨了 自己所应承当的重大责任.会议进行到第三天,开始检讨秦邦宪、周恩来、朱德三人 执行的军事路线的错误. 然后讨论改组中共中央;张闻天这位新留苏派以全票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取消秦邦宪、 朱德的最高指挥权,而由毛泽东、周恩来共同负责军事. 至此,毛泽东已成为中共中央有实无名的第一把手. 毛泽东(一八九三----一九七六),字润之.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其家庭出身为 富裕中农,其教育程度为普通师范. 毛泽东是一位起自民间的英豪,后来成为威加海内的无冕之帝王.他自幼饱读诗书, 精通历朝历代的帝王之术.他是历史上农民造反军领袖如陈涉、吴广、黄巢、李自成、 洪秀全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 毛泽东自青年时代便信仰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然而,马列 原著在当时多未译成中文,而毛泽东本人又不懂任何一种外语.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曾经实用主义地做过如此粗鲁明快的概述: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 “造反有理.” 毛泽东生长在农村,深知共产党欲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度里 夺取政权,只能走历代农民造反军的老路.于是,他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战略 设想.三国演义、水浒传、孙子兵法等等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 自遵义会议后,周恩来便呕心沥血地辅佐毛泽东,甘为助手;这一方面是他对于 中共最高领袖的位置并无奢望,另一方面,是他从挫折中认识到,毛泽东的土办法 较之留欧留俄派的洋货色更适合于中国的国情. 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九日,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上,为了跳出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 的包围圈,红军先后四渡赤水,取得了战略转移的胜利. 周恩来不幸患了肝脓疮.作为总政治委员和党的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有一副担架, 但他却很少使用,有时则让给其它伤病员.这与置身险境仍贪图舒适的某些中共高级 领导人适成鲜明对照. 在长征途中,为周恩来抬过担架的人当中有杨立三,后来成为负责后勤的将军.中共 立国不久,杨立三病逝,周恩来参加他的葬礼,并亲自抬棺.这说明周恩来在某些情况下 是以德报德的君子. 一九三五年五月初,中共红军到达寻甸县的河渡坝子.这里离金沙江只有二百八十 多里路.经过数月来的机动作战,国军追兵已被红军甩在后面. 中央红军三万多人,靠六只小船渡过金沙江,然后将渡船全部烧毁,令国军追兵望 金沙江兴叹而莫奈其何. 红军渡过金沙江后,又以盟誓结拜等江湖手段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向川西方向挺进. 经过二十多天的急行军后,红军来到天险渡口----大渡河边的安顺场. 上世纪中叶,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蒋介石欲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国军飞机曾在大渡河上空散发传单.红军派出十八勇士(中共立国后,其中一人犯有极其 严重的错误,故改称“十七勇士”),飞夺泸定铁索桥,周恩来急令红四团占领该处,红军乘胜 向西北挺进. 六月中旬,红军进抵四川边境宝兴县属的大绕碛.这里是雪山地带的起点. 周恩来与普通士兵一样穿着单衣,踩着齐大腿深的积雪奋力爬山.高处缺氧,气候多变,、 红军爬过雪山,却损失了不少兵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曾写下如此轻松、惬意的诗句.然而, 这并非红军长征的真实写照. 中央红军翻越了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后,于一九三五年六月十四日抵达 川西懋功地区,与张国焘、徐向前所领导的由鄂豫皖突围至当地的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六月二十六日,中共政治局在两河渡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 方针的决定,指出: “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 川陕甘苏区根据地.” 一、四方面军共约九万余人.毛泽东与张国焘争夺最高指挥权,意见相左.周恩来等坚定地 站在毛泽东一边. 七月尾,两股红军来到四川松潘西南面的毛儿盖.中共中央决定在这里进行休整、筹粮, 准备通过草地. 张国焘自恃人多枪多,不愿居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之下,遂另立中央,召开中央全会,并被 推选为该中共中央总书记. 张国焘电告毛泽东,新中央不接受旧中央的命令,但是在军事方面仍然保持合作. 从此,中共中央一分为二.两个中央各行其是. 这时,周恩来因操劳过度病倒了.他连日发烧,昏迷不醒.当时红军药品奇缺,只有 止痛片和退烧药.贴身卫士轮流从山上搞些雪块化成冰水,浸湿毛巾给他冷敷. 草地是一个水草丛生、渺无人烟的荒凉地带.那里到处都是水,大部分的水分散出 腐草的气味,有毒,不可饮.草地上没有真正的道路,只有在侧根互相连结土质比较结实 的地方,人才可以走过去.草地的天气变化无常,时而烈日当空,时而冰雹骤落. 国军认为红军不敢冒险横跨草地, 必将东出四川. 然毛泽东出敌不意,剑走偏锋,过草地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 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的中央红军排除万难,终于通过了草地,又打下了天险腊子口, 越过了六盘山,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抵达陕北吴起镇,与刘志丹、高岗、习仲勋 等人领导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初至陕北,毛泽东、周恩来部中央红军仅一万多人,与刘志丹高岗的人马相若. 强龙不压地头蛇.毛泽东等起初对刘志丹、高岗等恭敬备至,日久则另做它图. 毛泽东玩弄权术,对刘志丹等先擒后释.,使之服服帖帖. ---在毛泽东时代, “陕北救中央”是一种令毛泽东恨之入骨的论点.他对陕北出身的 中共高干始终心存警惕.一九五四年,毛泽东联合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整肃高岗, 迫其自杀身亡.一九六二年夏,毛泽东又利用一部小说“刘志丹”整肃习仲勋(国务院 副总理兼秘书长),曰: “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周恩来对习仲勋冤案未作政治上 的表态,仅于事后婉劝其“不要有一念之差”而已.
©Boxun News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
©Boxun News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所有栏目和文章由作者或专栏管理员整理制作,均不代表博讯立场